在希望的田野上——破解“谁来种田”命题
东里村大量荒废的山陇田
人去田荒 留守老人耕不动的土地
陶潜《归田园居》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千百年来,不断撩动着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壮年外流,如今的乡村,虽仍可见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但却已无人开荒南野际,相反,耕地逐渐荒芜……
日前,记者来到闽中屋脊戴云山下的德化县赤水镇东里村,一个常住人口仅有百余人的村庄,折射泉州部分偏远山区土地无人耕种的现状。
78岁老人的四亩田 无人帮忙多数抛荒
已是冬日,过了农忙的季节。几名妇人在房前屋后的菜地里摘菜、施肥。午后,78岁的陈为汀在邻居的召唤下,一同来到老支书陈为业家中喝茶,聊起的仍是近期村子里的大话题:撂荒抛荒的山垅田,将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租给种粮大户。
“当然好!非常支持!”陈为汀一家有七八口人,按照人均6分地算,他家有三四亩田地。十年前,陈为汀未曾想象过这些田地会有撂荒的一天,“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以前恨不能一人多分一点田来种”,陈为汀和妻子靠着种田养大了孩子,孩子又培养了孙子……后来,儿子们为了给孙辈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村子去了县城或城市工作、生活,留下年纪渐长的陈为汀和老伴,守着老家,守着这几亩田。
陈为汀家的田,有些在附近,有些在稍远的山坳里。“现在只能在附近的田种点粮食,远一点的,走不动啰!”早在十多年前,陈为汀就放弃耕种山坳里田地,“种了粮食常被野猪拱了,而且付出劳力多,收成又比平地里耕种的少。”其实最主要的是,没有人能够帮忙。每年春耕秋收,陈为汀都只能和老伴两人下田劳作。
陈为汀和老伴还养了些鸡鸭,在房前屋后的菜地里种时蔬、地瓜,“多少种一点儿,不图赚钱,就是自给自足,再给年轻人带回城里补补身子”。
1200人的村庄 仅120位老人留守
陈为汀的情况,并非个例。东里村的老支书陈为业介绍,东里村有1200多名户籍人口,然而留在村里仅120多名老人,“他们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但年事都偏高,几乎在60周岁以上”。在东里村,农民依旧依靠最传统的技术种植水稻。
今年67岁的陈能选,将离家较远的部分田地租给人家当鱼塘,专心打理好家门口的五亩田地,他说,这五亩田里,有三亩是亲戚的,“他们有的老了种不了,有的在县城不回来种,为了不让农田荒废,就把地给我种了”。
陈能选的两个孩子都在县城,每年春耕秋收时回家帮忙,“能回来帮忙已经很好了,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在外赚不到钱,也不会想回家种田”。
“‘70后’不想回家种田,‘80后’不会种田,更不别提‘90后’了……”经过十余年城市化的影响,东里村的老人似乎逐渐接受了农田荒芜的事实,但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他们,想到逐渐废弃的农田,仍有不舍,所以他们还在劳作,“只要还干得动,就继续种点田……”
上千亩耕地 在种仅200亩
东里村在海拔1856米的戴云山脚下,车子穿梭在山间,可见一大片一大片平坦的田地俯卧于溪边、山脚;跨过平坦的田地,越往山里去,是一层层的梯田,田的面积或大或小,然而,田里不见残留的水稻头,只有疯长的野草……
东里村的村主任陈能强介绍,山坳里的层层梯田,就是被撂荒的山垅田,“仅和戴云村相邻的这片山垅田,就有200亩”。
老支书陈为业告诉记者,除去山垅田,村里还有近800多亩耕地,但现在仍在耕种的不足200亩,“好一点的田种水稻,差一点的就种地瓜,边远的田都荒废了,仅房前屋后仍在耕种”。
撂荒耕地的新生 打造观光农业
这几天,东里村的村两委们忙着挨家挨户征求山垅田转租的事情。原来,前不久,泉州市农业局曾组织沿海种粮大户到德化考察山垅田现状,一名种粮大户相中了赤水东里村的部分撂荒耕地,希望承包下来,打造新型观光农业。
“荒了十几年,现在能荒田再利用,这是好事儿啊!”村头村尾,人们聊起这事儿都十分赞同,“一方面荒地不浪费了,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东里村还特别提出,若要承包山垅田发展观光农业,承包方应优先考虑、聘用本村的村民。
据老支书陈为业、新主任陈能强介绍,征求意见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98%的村民都举手通过。
68岁的村民陈鸿良向记者表露了心声:谁知道我们这一辈人离开后,还有没有人愿意继续耕地呢?如果没有,这些田地不是浪费了吗?如能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令荒废的田地再生,也是回报土地的一种方式。
【镇长谈农耕】
镇长心头大事 让田地不再长草
赤水镇处于晋江源头,上游的水流至此处后分成两条水系,一条流往尤溪,一条流往德化县城。占据地理优势的赤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自种时蔬,这些时蔬属高山时蔬,自然生长期较长,味道更加清甜。赤水镇镇长陈正忠透露,也正是这些优势,促成了晋江的种植大户前来投资该镇废弃山垅田改造项目。
陈正忠是八年前来到赤水镇镇长任上的,几乎从那时候起,如何让逐渐荒废的田地重生,就成为他的心头事。据其介绍,赤水镇有村民1.8万人,然而在家人口不及4000人,多数为留守老人,而赤水镇耕地总面积为12038.42亩,现抛荒撂荒的耕地近3000亩。
“田地荒芜的情况,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的。”陈正忠表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赤水镇的在种耕地面积一年年缩小,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成为耕地上的主要劳动力,受限于渐长的年龄、渐弱的身体,他们逐渐放弃了较远的、不易耕种的山垅田,只在家附近耕作。
赤水镇面临的情况并非个例,随着德化县“大城关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留守家中,农田逐渐荒芜。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寻找解决方式。
“土地流转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陈正忠表示,此次东里村山垅田被承包转租一事,就是多年来努力的一个突破,他希望能以东里村为试点,探索土地流转发展观光农业新模式,以东里村辐射整个赤水镇,实现农田的再利用。
【部门声音】
鼓励复垦山垅田 计划改造2.4万亩
日前,泉州市政府出台7条措施鼓励山垅田复耕,加强抛荒治理,恢复粮食生产。计划2015年至2018年,全市完成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2.4万亩。
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振荣介绍,山陇田主要为一小丘一小丘的山地,“一只青蛙能跳三丘”,由于面积小,山垅田不适宜进行机械化操作,复耕难度比较大。为此,泉州市将整合多项扶持措施,包括加强以机耕路、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山垅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山垅田集中区域倾斜,鼓励实施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计划每年完成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0.6万亩,每亩补助3000元。
土地流转是解决山垅田抛荒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省级财政对流转100亩以上抛荒山垅田承包经营权每亩补贴100元的基础上,各地财政将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联网信息平台和山垅田流转项目库。对承租20亩以上山垅田复耕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市级财政从扶持粮食生产专项资金中予以奖励。
鼓励使用小型农机提高耕作效率,防控野猪危害,开展山垅田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害和野猪危害造成水稻损失率30%(含)以上50%以下的,每亩理赔240元,50%以上70%以下的,每亩理赔320元,由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负责理赔。
【名词解释】
山垅田是山区水稻田的主要类型,是指位于丘陵或山间较狭窄的谷地上的农田,一般是三面环山,由垅谷顶部顺天然地势向较开阔的河谷洋面呈扇形展开。
前景看好 种粮大户“抢”种耕地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在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下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益。
找地!找地!找地!哪里有大片的农地?
近几年来,随着种粮效益的提高,种粮前景看好,种粮大户们的种粮积极性逐渐提高。记者注意到,沿海县市出现种粮大户“抢”地种的现象。
“没有足够多的土地,种粮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就上不去。”晋江陈埭镇洋埭中和种养场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为福建第一种粮大户的林和杰如是说。
种粮大户们将目光瞄准了山区,那里,有着大片甚少耕种甚至撂荒的土地。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或是解决种粮大户们无地可耕的一把“钥匙”。
种粮大户林和杰 潜心土地深耕40年
54岁的林和杰是泉州乃至全省都有名的农民。种田40余载,他先后六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15岁那年,林和杰初中毕业就在老家晋江陈埭镇洋宅村开始种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晋江陈埭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少村民告别土地,有办工厂的,有下海经商的,反倒土地没人问了。林和杰看到土地撂荒挺难受,一些办企业的村民就把土地交给他来耕种,还借钱给他作为生产成本。1985年,林和杰创办了中和种养场,承包了村里43亩水田。1989年春天,他又向村里承包了86亩水田。
1994年,当地政府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弃农经商的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把耕地集中给种田能手承包。精明强干的林和杰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高峰时流转承包的土地面积达3000多亩,是名副其实的全市最大种粮户。
挨家挨户流转土地 村官转行成新农民
人家“下海”经商,他“下田”种粮。
他是李锦成,晋江磁灶镇洋宅村村民。去年12月底,他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近两年来,他承包的土地达1800多亩,平均每年可为市场供应粮食17万余公斤、蔬菜290万余公斤。
“我是不小心踏入了这片土地的。”李锦成说,在2009年进军农业前,他已从事运输业10多年。那一年,他作为晋江市磁灶镇洋宅村村委会主任,发现村里不少农田撂荒。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村委会挨家挨户做工作,把各家的土地流转出来。原计划土地流转成功后,再承包给外面的种粮大户。然而流转出来的数百亩土地没有大户愿意承包耕种。
最后,李锦成找到村里的三位企业家商量,大家一拍即合,组建成立晋江协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家出资承包下这片土地,他负责土地日常经营管理。就这样,李锦成从一个运输个体户华丽转身为“新农民”。
如今,李锦成种植的土地面积近2000亩。
规模化农业前景好 种粮大户四处找地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有意进军农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林和杰说,农业走规模化经营更会出效益,土地,成片的土地成为稀缺资源。
2015年刚开始,林和杰的种养场耕种的土地却减少了。在晋江,他的土地从1000多亩减少到400多亩;在惠安承包的2000亩土地,由于当地有人提出要耕种,他也退出了500亩。林和杰把目光投向南安、德化等地,“一两百亩效益上不去,我打算再承包1000亩。”
李锦成也在寻找土地。在耕作5年之后,他今年将不再承包村里的500多亩土地。“租金太高了。”李锦成说,一位浙江种粮大户以每亩1320元/年的租金承包了这片土地,5年前他承包的价格才430元/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土地更值钱了。”
最近,在泉州市农业局的组织下,李锦成同晋江的几位种粮大户去了一趟德化,相中了当地1000多亩山垅田。此外,他所在的协力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还到江西流转了3000多亩耕地。
另一位全国种粮大户吕芳助则前往三明承包了1000多亩的土地。加上在晋江的1000亩,他承包的土地也达到了2000亩。
【部门声音】
三成承包耕地已流转 种粮大户超过1500户
泉州市农业局经管站负责人介绍,早在2003年,泉州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文件,通过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或林权管理机构,规范土地(林地)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推进了泉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截至2014年11月,泉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66.4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0.35%;承包地流转涉及农户35.07万户,占实行家庭承包农户的31.98%。
目前,泉州拥有粮食、蔬菜、茶果、畜牧等规模经营面积15.2万多亩;其中种粮大户1523户,承包面积11.57万多亩;承包山地茶果规模经营实体4500多个,面积38万多亩。通过土地流转,全市形成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48万亩,其中10—50亩的规模经营总面积26万亩,50—100亩的18万亩,100亩以上的2万亩。
经管站负责人也指出,农村田块分散的现状不利于流转。对承租人而言,为取得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协商,常常因个别农户不愿意转出造成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和成本。
【名词解释】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以出租、入股、互换、转包等形式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
返乡创业 “粮二代”田野耕耘梦想
种粮大户林锦轮家的种养场仓库中停放着一台台大型农用机,年轻人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更容易上手。
明天,谁来种田?
在人们感叹耕作后继乏人时,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回到乡村,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理想有担当,有文化有技术,既熟知田间管理市场营销,还能熟练操控大型农用机械、农用航空器等,他们或是有种粮传统的“粮二代”,或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以实际行动来告诉人们:明天,我们来种田。在田野播撒希望,收获梦想。
不妨,一道去看看,这些以“粮二代”为代表的新农民群体,他们如何种田。
“粮二代”当农场主成种粮大户
晋江陈埭洋埭村的林锦钟、林锦轮兄弟大学毕业后都回乡当了农民。他们的父亲是曾六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的林和杰。哥哥林锦钟2007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回到自家农场干活,林锦轮大学上的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他2009年毕业后也从父亲手中接棒,投身农业生产,仅三年即捧回“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殊荣。
1月16日上午,在晋江陈埭镇洋埭中和种养场办公室,林锦轮讲述了务农“心经”。此前一天,他还刚刚获得泉州“乡村好青年”称号。
“回乡当农民,不仅同学们不理解,就连我自己当初也不太愿意。”林锦轮说,他和父亲都曾有过考公务员的想法,但当时农场扩大规模,在惠安开发了1500多亩土地,急需人手。林锦轮常帮父亲干活,有田间管理经验,熟悉农田作业模式,所以他从学校出来就直接回家种田。
“大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比较强,对于一些农业机械化设备比较容易上手。”林锦轮在农场的第一份工作是开拖拉机,农场里常用的谷物烘干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他一学就能操作,然后手把手教给其他农民。
回乡几年来,林锦轮父子种植规模从1000多亩扩大到近3000亩,农业机械化程度从80%提高到90%以上,年产稻谷300多万斤。2012年,时年24周岁的林锦轮成为最年轻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这孩子十分勤快,每日起早贪黑干农活,是个做农业的料。”看到儿子林锦轮勤勤恳恳耕耘土地,林和杰十分欣慰。
科技种田有乐趣 何乐不为
林锦轮的朋友圈还有好几个“粮二代”。经他介绍,记者采访到了另一位具有相同家庭背景的种粮大户吕建波。提起田间作业,播种、插秧、施肥、收割,28岁的吕建波说得头头是道,俨然已是资深农民。的确,吕建波高中毕业即回到父亲农场帮忙,至今快十年了。
吕建波的父亲吕芳助也是大名鼎鼎的种粮大王。1985年,南安人吕芳助到晋江承包土地,创办了陈埭芳惠农场。此后二三十年来,他提供的粮食达2000多万公斤,因产粮多、贡献大,三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吕建波从小跟父亲在农田干活,耳濡目染,对种田有基础有感情,他考虑到现在已是科技种田、规模化作业,加之政策扶持力度大,农业发展前景可观,因此高中毕业后就义无反顾回农场当农民。“同学都说现在哪有年轻人种田的,种田又苦又枯燥。但哪个行业不辛苦呢?而且,种田其实也挺有乐趣的,每天都要跟好多动物植物打交道,既热闹又长见识。”
吕建波还透露,他们家的农场近期前往三明承包了1000多亩的土地。“加上晋江这1000亩土地,如果到时这2000多亩地种起来还游刃有余,将继续扩大规模。目前,我们主要考虑种植优质大米,提高稻米质量,做出自己的品牌。”
回顾十年辛苦种田历程,吕建波说,他不曾后悔过。
鼓励引导青年才俊做新农民
“年轻人才是农业的希望。我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建议,我们要鼓励青年才俊回乡种田。不然几年以后,当我们这一辈农民老了干不动了,农田谁来种?”林和杰说。
林和杰有多个身份,除了是洋埭中和种养场负责人和晋江陈埭镇洋埭村党支部副书记外,他还是晋江市种粮专业户协会副会长。他经常参加各类农业专题会议和讨论会,他注意到,与会的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农民,甚少见到年轻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他说,当下,政府要有意引导、鼓励青年才俊返乡,到农村发挥聪明才智,把农业做大做强。
李锦成也认为,种田要后继有人,必须培养更多“粮二代”。几年前,他的儿子李灿民参加高考时,他就鼓励孩子报考四川农业大学,尽管儿子后来选择重庆大学,但此后几年来,李灿民一直是李锦成的帮手。
李灿民现是重庆大学研二学生,寒假早早回家协助父亲进行田间管理。尽管还没正式从事农业,但李灿民已能熟练掌握农用机械,指导雇工使用现代农用机。在校期间,他就有意加强对农业的学习和了解,经常查阅相关农业资讯,了解学习美国农场的管理模式,并和父亲交流分享。“爸爸种田有经验,但不会使用电脑、互联网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我们年轻人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双方的不足。”
大学生返乡创业或成趋势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粮二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生正投身于农业。还在上研二的李灿民表示,他不排斥明年毕业后回归土地,当个新农民。在他看来,农村农业有着广阔天地和光明前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将越来越大。“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回归农村,科学种田。”
80后年轻人吴志超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名代表。2009年,他和大学同学合作,开始经营位于南安向阳乡的慢山庄农场。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慢山庄倡导的就是回归自然的慢生活。”慢山庄发起人之一的吴志超介绍,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觉得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太快,就连生产节奏也快了好多,导致果蔬肉蛋质量堪忧。2009年,吴志超和大学同学承包了一块土地,养家禽、种菜种粮,刚开始还只是自给自足,紧接着有亲戚朋友找他们买土家鸡、自家菜,慢慢地他们做起了生意。
后来经朋友介绍,他们到南安向阳乡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命名为“慢山庄农场”,秉承纯天然、无污染的理念,他们开始规模化养殖家禽、种植水果蔬菜。此外,在清源山上,他们还有一处占地10多亩的慢山庄农家,着重发展观光体验式农业。
如今的慢山庄已成为市民好去处,闲暇时间可在这里放慢脚步,种种田、采摘果实、追赶鸡鸭,回归土地、回顾大自然。吴志超说,这就是他当初想要推广的理想状态。
【部门声音】
鼓励大学生 回乡搞农业
“现在种田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农业亟需年轻人来发展。种田政府有补贴,年轻人种田,补贴力度要更大。”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振荣介绍,鼓励大学生回乡发展农业,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并且给予诸多奖励。
泉州市农业局经管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一些原来的农业专业大户扩大了经营规模,新的专业大户不断涌现,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其中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科技人员等成了租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资经营农业的一股新生力量。
政府着力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市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55家,家庭农场136户,成员总数156000人,带动农户31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3.5%,联结基地面积67万亩。合作社为农户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农产品21亿元,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
合作社从合作组织的形式看,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农村种养大户发起兴办,即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的是龙头企业领办的,即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的是村委会领办的合作社,即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的是农业科技部门参与合作创办,即科技示范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的是营销大户领办的营销大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等等。
【名词解释】
家庭农场是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