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闽南人吟出唐诗“原声大碟” 更能读出平仄韵律

qz.fjsen.com 2013-12-06 11:40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二 古语痕迹

与众不同的发音与上古汉语语音一致

据王建设教授介绍,闽南话在语音方面,既有上古语音痕迹,如“飞肥饭放缚/芳浮”等字母读〔p/p‘〕,“猪橱朝陈竹逐/虫程”等字的声母读〔t/t‘〕,“骑”〔k‘ia24〕、“徛”〔k‘ia41〕、“蚁”〔hia22〕、“寄”〔kia41〕等字还保留上古歌部读音(古无轻唇音、舌上音);也有中古语音现象,就闽南方言的韵母和声调系统看,应该说是基本保留了中古音系的特征,如六个辅音的尾齐全,〔am〕(庵)、〔an〕(安)、〔a〕(翁)——〔ap〕(压)、〔at〕(遏)、〔ak〕(沃);完整保留古汉语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如阴平:军〔kun33〕;阴上:滚〔kun55〕;去声:棍〔kun41〕;阴入:骨〔kut5〕。

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林华东教授在《闽南方言与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一文中认为,闽南方言中保留了具有典型特征的古音古词和古汉语语法特色。上古汉语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这些重要的语音现象还都保留在闽南方言中。例如,在闽南话中,“痱”、“房”、“浮”、“饭”等字读b、p声母,不读“f”声母;“朝”、“竹”、“丑”、“抽 ”、“治”、“赵”等字读d、t声母,不读“zh、ch”声母。闽南话的这种发音与上古汉语语音是一致的,没有经历中古时期这方面的语音演变。在韵母和声调方面,闽南方言保留了完整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较好地继承了中古音系的特征。

三 古词留存

“阿兄”、“阿母”称呼语曾经盛行于汉魏六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出现了一部著名的文言志人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它以当时的方言俗语来刻画和表现魏晋人物的言谈举止和精神气度,语言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王建设教授在《〈世说新语〉选译新注》中利用泉州方言来解读《世说新语》,结果发现,《世说新语》与闽南方言(尤其是泉州话)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联系。

就人称代词而言,“我”“汝”“伊”(《世说新语》中最重要的三种人称代词),还有用作近指代词的“者”、“阿堵”,用作远指代词的“许”等,闽南话至今沿用。就称谓系统而言,“阿瓜”“阿龙”“阿兄”“阿母”这些曾经盛行于汉魏六朝的称呼语,今天在闽南仍不绝于耳。

此外,介词“著”,概数词“所”,量词“过”,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否定副词“未”,这四个独具特色的魏晋口语词,至今仍为闽南话的常用口语词。如闽南方言的“未”与古汉语的用法一样,可放在句末,表示询问语气。例如《汉书·外戚传》中有“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而现代泉州话中有“来未(来了没有)”的说法。

闽南方言中还保存着大量唐代古语,如词缀“阿”“生”;代词“者”“是物”“伊”“底”;名词“栽”“百年”“门扇”;量词“丛”“过”;动词“趁”“促”“斗”“放粪”“解”“彭亨”“撇”“候”;形容词“彻”“簇簇”“恶”;副词“第一”“伤”;语气词“无”“也”等。这些都可以在古籍中和现代闽南语中找到相印证的例子。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