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之路

2016年,晋江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4.24亿元,同比增长7.8%。2017年,这座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民营经济大市,迎来践行“晋江经验”第十五年。15年来,这座城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晋江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

 资  讯 

“晋江之路”刷屏朋友圈 晋江市直部门加油干

即时 | 2017-03-22 15:29

“晋江之路”刷屏朋友圈 晋江市直部门加油干

改革创新助力转型升级 永葆“晋江经验”生命力

东南网3月22日讯(晋江经济报记者 庄诗莹 蔡明宣 陈海勇 蔡斯洵 陈维曦 齐玉波 阙杨娜 林心怡 董瑞婷 吴清华)日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全面梳理了“晋江经验”提出的15年来,晋江不断创新发展的辉煌实践。报道一经刊发立刻刷爆了“朋友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点赞。

报道里提到的关于晋江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案例和经验,更是让晋江市直相关部门为之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这是对晋江广大干部的鼓励与鞭策,我们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创晋江新奇迹。

实施创新驱动

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晋江市商务局局长蔡文卿看来,“晋江经验”很鲜明的特色是坚守实业、改革创新、政企互动。他说,纵观整个发展历程,每到发展的关键时期,晋江都能充分发挥“政企互动”这个法宝,结合各个阶段的发展实际,强化改革创新,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建设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各类服务支撑,鼓励和保障企业坚守实业、坚守匠心,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晋江市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践行“晋江经验”,蔡文卿表示,晋江市商务局将通过招商选资攻坚行动、商贸名城打造行动、电子商务提质行动、现代物流跨越行动、外经外贸拓展行动这五大行动,推动晋江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晋江品牌的国际化。未来的晋江,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助推下,将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化,将在转型升级中大胆求索、用国际化视野壮大自身实力,让“晋江经验”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践行好‘晋江经验’,就是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郭浪滔说,进入经济新常态,面对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创新驱动成为“做实”实体经济的第一要务。

郭浪滔认为,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突围的四个方面备受关注。“加”: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全力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培育和挖掘传统产业新增长点。“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以及降低企业用气成本。“乘”: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品牌创新,助力传统产业从供应链端、产品端、销售端等各大领域进行全面升级。“除”: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等作用,探索推动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事务适当“放手放权”。

坚持民生优先

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看了报道,为之振奋,晋江大有可为。近年来,晋江教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晋江市教育局局长陈建生表示。

他说,2012年春季,晋江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高中免学费政策,这比福建省整体实行早了5年。2012年秋季,晋江在全省率先实现中职公办学校学生免收三年学费,比省定目标提早了2年。从那时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在晋江公办校就读的学生已经全部免交学费,这无疑是晋江市委、市政府 “改革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执政理念的最好体现。数据显示, “十二五”期间,本级财政教育支出和各镇(街道)投入教育资金均实现逐年增长。此外,晋江教育还有不少亮点,如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入学问题。

“看了报道,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多年来,晋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卫生计生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人口素质的关键一环,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不少短板,需要我们持续发力。”晋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纪刚宏说,近年来,晋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优先,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接下来,晋江卫计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晋江市医院迁建等医疗项目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和“510卫生育才 工程”,并持续深化与树兰医疗合作,支持社会资本兴办优、精、专医疗机构,鼓励对接高端医疗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健康晋江”,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加说,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很振奋,同时也感到压力和责任。农业农村是晋江创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急需补的短板。“在农业方面,我们将大力抓好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项目攻坚着重抓好九十九溪、安海五乡、东石片区田园风光建设。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新亮点。深化农产品安全合格县创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以创建最美乡村为抓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城市建设“晋江样本”

晋江市住建局局长蔡逸卿表示,“晋江经验”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该篇报道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实事求是,在品质城市建设方面用了不少笔墨,是一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文章。

蔡逸卿说,下一步,晋江市住建局将继续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助力晋江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以“赛事申办”为契机,“项目攻坚”为推手,“三产跃升”为载体,深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提升“晋江经验”新内涵。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加快海丝申遗点周边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石结构房和危旧房改造;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跟踪落实各方面优惠政策,探索长效机制;着力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晋江市规划局局长许礼义表示,近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不断发展前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晋江奇迹。比如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城建提速、城市提质的策略,实施了16个组团(片区)更新改造,推进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产业平台等一大批项目建设,致力于解决城市化落后工业化的问题,并从中丰富为民建城的“晋江经验”。

许礼义说,报道中提到了品质城市,这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晋江市规划局将更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加快推进城市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持续提高城镇化建设品质。下一步,晋江市规划局将不断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推进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通过“规划”这支画笔,实现城市“宜居”的愿景,通过“规划”,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打好“生态牌”

跑出“加速度”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林志雄表示,生态晋江是“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之一,一直以来晋江都把“生态立市”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通过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晋江全域33条流域综合整治、清洁能源替代、生态补偿修复等重点工作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他说,下一步,晋江市环保局将以严监管促转型,通过司法联动、专项执法、严格排放标准等高压态势倒逼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以严治水还水清,通过网格化监管、污染源销号、试点流域实时监测等措施不断改善流域水质;以严控气现天蓝,通过淘汰燃煤锅炉、大气联防联控、集中供热供气等手段不断改善大气质量。同时将坚持治理和修复两手抓,持之以恒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家园。

晋江市市政园林局局长王清龙说,作为晋江的干部,在成绩被肯定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近年来,晋江在发展过程中着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全市一城”理念,不断探索完善环卫保洁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整体面貌明显提升。接下去,晋江将一方面抓好市区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提升,另一方面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以落实村级环卫保洁“六个一”机制为抓手,规范环卫作业标准、完善队伍设施、常态考评督查,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让群众住得更舒心!

“这次《人民日报》对‘晋江经验’进行报道,是对晋江建设发展的一个充分肯定,作为一名‘见证者’和‘参与者’,备感自豪、深受鼓舞。”晋江市水利局局长柯发音表示,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部门,晋江市水利局将以“晋江经验”提出15周年为新契机、新起点。下一步将更新理念,生态治水,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推动河道整治自然化、生态化;创新机制,统筹治水,健全水流域治理领导机制,构建市镇村三级五层河道管理责任体系;多措并举,安全治水,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预案、队伍等体系。


注入文化因子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柯国林认为, “晋江经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晋江人民积极探索的实践之路、发展之路,这条道路走得昂首阔步、勇往直前,是离不开凝聚在海内外晋江人血脉当中的“晋江精神”的支撑,也是离不开根植于晋江人这一群体中的文化特性,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精神品质是晋江人的人文印记。

柯国林说,我们将认真按照“晋江经验”的总结要求,着眼于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发展目标,主动呼应城市发展、市民对文化体育事业产业提出的更高需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的事业、产业发展,培育文体品牌、赛事和项目,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体育品质,为丰富发展“晋江经验”注入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

晋江市旅游局局长许紫竹表示,报道中提到“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就是全面发展,晋江的发展确实是全方位、可持续的,历届党委政府都是直面问题、补上短板,注重建设品质城市中各项事业的均衡。这当然也包括旅游业,现在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台阶。“晋江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是拼出来的,而我们的旅游其实有资源,在经济转型的现阶段,晋江旅游业机遇非常好、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将倍加珍惜,拼搏创新,推进‘旅游+’,完善产业链,面向国际化,打造目的地,让游客‘引得进、留得久、玩得好、还想来’,努力把晋江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海丝首邑、让人留恋的乡愁故里。”

党建引领

为创新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这次《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对晋江党的建设特别是非公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令全市党员干部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底气。”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非公企业工委书记庄东航表示,非公党建经验是“晋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民营经济起步阶段,晋江就同步思考探索在非公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建设。近年来,晋江市委审时度势提出“把非公党建做成现实生产力”的工作理念,适应企业集群发展形势,推进区域管理,创新项目化运作机制,像抓经济一样抓党建,着力破解一系列非公党建发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非公党建的生命力在于作用的发挥,晋江按照中央“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的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帮助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党员标杆生产线”“红色提案委”“党员项目领办制”“色彩车间”“先锋班组”等党员模范案例蔚然成风。庄东航说,对于表现突出的党员,我们把“只要干得好,就一定会用得好”理念延伸到非公企业,去年换届共有126名党员当选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

庄东航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传承好经验、好做法,找准非公党建与地方产业布局、企业发展阶段需求相适应的机制、模式和方法,创新“二带十”链式反应和“党建+协会+人才”党建模式,探索以园区为重点的非公企业党建和以行业为牵引的社会组织党建新经验,构建符合党建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推动发展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继续在这片非公党建热土创造新的非公党建“晋江经验”。

[评论]“晋江经验”为县域经济发展树立标杆

即时 | 2017-03-22 11:21

“晋江经验”是晋江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思想宝库,“晋江模式”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之一。可以说,晋江是我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参考样本,在发展实体经济、产城融合等方面为其他县(市、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评论]“晋江经验”诠释实体经济发展真谛

即时 | 2017-03-22 11:20

2016年,晋江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晋江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就,就是秉持“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长期践行“晋江经验”,立足于实体经济发展,坚守实业,做好最核心、最擅长的事,推动主业转型、升级、前进、做强。

夜访闽南创客:挑灯夜战创未来

即时 | 2017-03-22 07:58

夜访闽南创客:挑灯夜战创未来

3月8日,在福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设计师李仲林在为产品拍摄素材。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新华社福州3月2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邰晓安 董建国)福建晋江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最近30多年来,晋江人靠着“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精神,将晋江打造成为“中国品牌之都”。如今,晋江人是否还保持着这份创业的初心与激情?记者连日夜访了晋江多个创业园区,走近创客们的打拼生活。

夜色如彤,春雨朦胧。深夜十一点,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里依然灯火通明。

挑灯夜战的李仲林放下手上的工作,热情地邀请记者喝热茶。李仲林是从广东来的“新晋江人”,依托晋江庞大的食品产业,专门为这些传统企业提供设计和包装服务。

“晚上干扰少些,思维会更清晰,所以我们常常零点后才开始工作。”李仲林说,当前食品产业竞争激烈,企业更需要拼创意、拼款式。这对守旧的企业是压力,但对富有创新力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很好的机遇。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月8日,在福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创业者张小超(前)深夜仍在与同事探讨产品设计方案。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虽然已是深夜,工业设计园的“纸匠”公司里也是灯火通明。

有几位员工正围着台球桌打球。“做文创有时候绞尽脑汁没想法,就得放松一下。”公司的张小超说,“我们是以环保再生纸为材料,自主开发环保纸玩的创意品牌。”

记者在它的办公区域看到,纸凳子、纸楼梯、纸玩偶,随处可见让人惊叹的纸制创意产品。

张小超说,创意市场是“蓝海”。短短几年,“纸匠”已经迈过初创期;如今,公司每年都推出上百种新品,并利用互联网构建起立体经销渠道。

“拿纸家具来说,与生产传统家具不同,公司一有新设计就能在几小时内生产出成品并进行修正,不需要再开模。家具所用的再生纸能防水、阻燃、承重,环保而实用。去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几百万元。”张小超说,“对我们这些创意产业来说,灵感特别重要。现在我们团队晚上也工作,就为了捕捉每一个创意灵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月8日,在福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创业者张小超从纸制创意产品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与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一街之隔的海峡青年创客坊里,李靖也在忙碌着。从瑞士回来的他,很快被闽南浓厚的创业氛围所感染。“最开始我以为只有自己这么拼,但在创客坊里,我凌晨三四点在电梯里不止一次碰到其他创业者。”李靖说。

他运营的10人电商小团队还不到一年,“我们的目标是分三步走,希望从单纯帮传统企业销售产品,发展到为‘社区+电商’的大平台。”

深夜一点多,记者看到大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简称:大允设计)负责人陈谋添还在微信上与客户交流。“刚谈了一个服装企业的客户。”陈谋添说,以前传统服装行业都是先设计再搞订货会,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行不通,可能产品还没有出来就已成旧款。

正是基于新思维,大允设计如今和传统服装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为企业提供服装设计、服装智能化等服务。新的合作机制,推出了发热衣服、可定位衣服、有落水自救功能的羽绒服等创意十足的产品。

“我们挑灯夜战,就是要只争朝夕,用创意来开辟一条新路。”刚刚从传统行业离职的创业者陈茂盛说,虽然当前许多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转型压力巨大,但只要敢闯敢拼,未来依然光明。(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月8日,在福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设计师李仲林在工作间隙休息时还不停用手机联络业务。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各界人士:传承“晋江经验” 再创“晋江奇迹”

即时 | 2017-03-22 07:35

晋江各界人士表示

传承“晋江经验” 再创“晋江奇迹”

东南网3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江津 姚煜娟) 连日来,晋江政企各界、海内外乡贤、基层群众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探讨如何进一步传承“晋江经验”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晋江要牢记总书记的叮嘱,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传承“晋江经验”,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加全面发展之路。

连续23年领跑全省县域经济的晋江,迎来“晋江经验”十五周年。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到晋江调研,总结形成“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个关系”的“晋江经验”,从此成为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3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

20日上午,晋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晋江经验”的重要内涵。晋江市各级各部门表示,要围绕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何“紧抓实业、全面发展”、如何“持续在新福建建设中扛旗领跑”、如何“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寻找“再上新台阶”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能够实实在在推动当前工作及长远发展的成果,进一步传承好“晋江经验”,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目前,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让创新驱动成为做实实体经济的第一要务。”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郭浪滔表示,晋江传统产业正处在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阶段,围绕服务传统制造业实施供给侧改革,晋江将从做强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分工、引领产品创新、促进降本增效以及深化渠道变革等五方面重点进行产业突围。

“传承‘晋江经验’必须注重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晋江都把生态立市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晋江市环保局局长林志雄表示,下一步将以严监管促转型,坚持治理和修复两手抓,持之以恒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家园。

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柯国林认为,要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的事业、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体育品质,为丰富发展晋江经验注入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

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庄东航表示,非公党建经验是“晋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要找准非公党建与地方产业布局、企业发展阶段需求相适应的机制、模式和方法,创新“二带十”链式反应和“党建+协会+人才”党建模式,构建符合党建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企业家是“晋江经验”的直接创造者。企业家们表示,要深刻领会“晋江经验”内涵,率先在经济新常态下闯出新路子。

“坚守实业,做好最核心、最擅长的事,推动主业转型、升级、前进、做强。”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说,恒安、安踏、特步、柒牌、劲霸等都是几十年坚守实业,所以现在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虽说大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晋江的企业都能适时地跟着市场的变化,把产品做到极致。他认为,实体是永远有市场、有前景的。

安踏的奋斗历程是“晋江经验”的生动体现。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认为,“晋江经验”就是不断超越、永不止步的精神,晋江的民营企业家敢拼会赢,将用实践丰富“晋江经验”。

“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做企业,该快当快,该慢则慢,面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转型的挑战,晋江人要展现出韧性和智慧策略。”特步集团总裁丁水波说。

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总裁蔡金垵表示,将充分抓住“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国际化视野加快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助推晋江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接连几天在朋友圈刷屏的“晋江经验”,引爆晋江海内外乡贤的自豪感。大家表示,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副理事长施永昌表示,如今,国家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东南亚是重要区域,晋江要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参与其中,海外的乡亲也热切欢迎家乡人来到侨居地。海内外晋江人携手,家乡一定会更好。

北京晋江商会会长吴明生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商会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多宣传晋江,打响知名度,让国际社会多了解晋江。

山东省晋江商会会长李德凤说,商会将继续推动会员之间的交流和鲁闽经济合作,引导会员多回家乡投资兴业,一同为家乡发展助力。

老家在江西的杨洪在晋江青阳街道曾井菜市场经营海产,他当初被晋江爱拼会赢的精神所吸引,如今看到晋江经济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激动地说:“事实证明,选择来晋江发展是对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家住内坑镇白垵村的王先生真切地感受到15年来晋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坑近年来出现了众多志愿者公益团队,他们用点滴行动,把一双双援助之手伸向需要帮助的人,传播爱和正能量。”

曾埭村主任黄维满告诉记者,对“晋江经验”最大的感受是晋江人敢想、敢做、实做,认真做、科学地做、用心去做,这个传统要发扬。

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秘书长杨怡鑫认为,“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就是全面发展,而改革创新就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创协会要以全新的创造力汇聚千年的想象力,推陈出新,弘扬晋江文化。

泉州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晋江经验”具体措施

即时 | 2017-03-21 09:21

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晋江经验”的具体措施

本报讯 (记者 朱娟娟)3月2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人民日报》3月18日关于《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文章,就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晋江经验”,抓好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作出安排。市委书记郑新聪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政府副市长,晋江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认为,新时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意义十分重大。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系统总结了“晋江经验”的丰富内涵,极具前瞻性、战略性,为晋江、泉州实现新一轮跨越指明了方向。“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是引领泉州乃至全省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标杆,对当前理解、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荣誉感,把它转化为压力和动力,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好地适应、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更加奋发有为地克服当前各种困难挑战,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成效,不断赋予“晋江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会议强调,“晋江经验”所取得的新成就,是在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引领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不断丰富和实践所积累的。新时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扑下身子抓落实。要切实树牢“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刻领会“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所蕴含的真谛和要义,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驰而不息地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驰而不息地抓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驰而不息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驰而不息地抓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勇于担当、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要扎实推进“五个泉州”建设,把握全面发展核心内涵,激发改革创新核心动力,在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上下功夫,在推进国家级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综合保税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和县域改革试点等方面下功夫,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上再创佳绩。

会议强调,新时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快重点领域探索。晋江要扬鞭奋蹄,各县(市、区)及全市上下要勇当先锋。要坚守实体经济根基,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大力倡导“专注专精实业”“工匠精神”的创业文化,做大做强制造业。要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发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本身的创新,认真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等工作,更好掌控技术研发、核心制造、产业装备等关键环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存量,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正在转和有望转的企业朝好的方向分化;调优增量,加快集成电路、中国芯谷、精细化工、智能装备等龙头项目和园区落地建设,促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规模。要加快走新型城镇化路子,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入探索“产城融合、大城关、特色新市镇、美丽乡村”等模式,努力创造经验。要继续探索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步步深入、标本兼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个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巩固提升全国非公党建联系点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可学可复制的典型。

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旗帜鲜明讲政治,扑下身子抓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推进各项既定工作的落实,决不辜负上级的期望,决不辜负人民的期盼,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泉州应有的贡献。

晋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紧抓实业全面发展

即时 | 2017-03-21 08:20

十三届晋江市委常委会召开第30次(扩大)会议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紧抓实业 全面发展

东南网3月21日讯(晋江经济报记者 齐玉波)昨日上午,十三届晋江市委常委会召开第30次(扩大)会议。晋江市领导刘文儒、张文贤、洪于权、林仁达、陈晋永等参加会议。

会议学习《人民日报》关于“晋江经验”头版头条文章,传达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在泉州市委常委会上的讲话精神。

3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文章指出,“晋江经验”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是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晋江经验”的最大特色是实体经济,核心内涵是全面发展,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晋江之路就是全面发展之路。

会议指出,当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七下晋江视察调研,总结形成的“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个关系”的“晋江经验”,是推动晋江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15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省和泉州市的正确领导下,晋江大力弘扬“晋江精神”,凝聚“晋江力量”,不断创新丰富发展“晋江经验”,奋力开创“晋江奇迹”。

会议要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晋江要更加感恩,牢记习总书记的叮嘱,继续开拓进取、不懈努力,推动“晋江经验”不断创新、持续发展;要更加珍惜上级的关心与支持,更加珍惜晋江人民的共同努力,更加珍惜历届晋江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并把这些转化为晋江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更加冷静,清醒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动能转换、金融风险防控、稳增长、生态环保、社会安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持续在“新福建”“五个泉州”建设中扛旗领跑、引领发展;要更加努力,牢树“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泉州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大战略”“136攻坚行动”和“七大品质提升工程”,全力打好“三个年”战役,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要抢抓机遇,理清思路,主动谋划,推动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报道为契机,紧扣“续写晋江经验新篇章、再创晋江发展新奇迹”主题,围绕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何“紧抓实业、全面发展”、如何“持续在新福建建设中扛旗领跑”、如何“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紧密联系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一场大讨论活动和务虚会,尽可能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寻找“再上新台阶”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能够实实在在推动当前工作及长远发展的成果,把“晋江经验”的报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会议指出,“晋江之路”就是全面发展之路,就是创造奇迹之路。站在“晋江经验”15周年的新起点,晋江更要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抓实业、全面发展,把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总结创新“晋江经验”紧密结合,把上级的信任重托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奋力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加全面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要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持续抓好经济运行、项目攻坚、生态环保、金融风险防控、社会安定稳定等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方块要认真梳理各自领域的成绩、做法和经验,不断总结完善提升,科学谋划新一轮发展,拿出十二分的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力争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做出更大贡献。

常扩会后还召开常委会,研究了中共晋江市委2017年工作要点。

海内外乡贤热议“晋江经验”:我骄傲我是晋江人

即时 | 2017-03-21 08:18

我骄傲 我是晋江人

——海内外晋江乡贤热议“晋江经验”

东南网3月21日讯(晋江经济报记者 阙杨娜 陈维曦 庄诗莹 林文婧)18日,“晋江经验”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让海内外500万晋江人为之欢欣鼓舞。海内外游子纷纷表示,家乡强大了,他们在外打拼也更有劲,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这是晋江儿女的骄傲

“得知这一消息,非常激动,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这是属于晋江儿女的一份荣耀和骄傲。”澳门晋江青年联合会会长陈冰冰说,离开家乡已多年,没想到如今晋江的发展如此迅速,处处充满机会。如今,《人民日报》对家乡晋江的15年发展做了详细的综述,不仅详述了之前的情况,还总结了现今的发展,肯定了晋江的成绩,让他们不仅加深了乡情,更加认识到晋江是一个发展迅速,并且相当有潜质和机会的城市。这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他们也更加坚定了打拼之心,希望有朝一日能返乡继续发展!

澳门晋江同乡会副会长王长庆在看完报道后说,晋江是创造奇迹的地方,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15周年,这个时候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这样一条报道,是对他们的鼓舞和肯定。“报道中提到‘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我觉得这确实是‘晋江经验’最核心的地方。”王长庆说,看完报道发现,“晋江经验”还包括它在生态、社会、文化和党建方面的经验,这让海外乡亲更加了解家乡,也让他们倍感骄傲自豪。

“我们都看到啦,我们晋江籍的华侨都很振奋啊。其他地区来菲律宾的华侨都来祝贺我们,像在过年一样。”菲律宾庄严宗亲总会理事庄阿君看到报道后心潮澎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庄阿君用诗句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他表示,《人民日报》的报道就像一股春风吹过,必然让晋江更生机勃勃,迎来发展新机遇,也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乡亲们越来越幸福,期待着有一天落叶归根。

“这几年常常关注晋江的发展信息,看完这篇报道,更是感受到,晋江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及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超乎想象,身为晋江人,我感到骄傲,期待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香港晋江社团总会青联会主任卓金鹏表示。

在“一带一路”中再创新辉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晋江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都在全国县级市的前列。可以说,聪明能干、敢冲敢拼、和谐团结的晋江精神是海内外晋江人的遗传基因,因此晋江被中央媒体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相信以后晋江还会更优秀、更杰出,为‘一带一路’做出更辉煌的贡献。”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庄前进表示,这是海外华人华侨的骄傲和自豪,希望家乡未来建设进一步提高品质,打造国际品牌,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其实晋江的民营经济体系也存在不少难题,但所谓迎难而上,敢为天下先,激流勇进方显英雄本色!这就是晋江人,他们爱拼、敢拼、善拼,是时代的弄潮儿。”香港晋江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常务顾问施文诞说,在新形势下,晋江人将再次奋勇争先,充分利用海外数百万晋江人的巨大优势,在新一轮“一带一路”经济浪潮中再创辉煌!

“这几天,我们都在传播这个好消息,朋友圈都刷屏了。”北京晋江商会会长吴明生用欢欣鼓舞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作为县级市,能得到中央媒体高规格的报道,证明我们闯出了具有特色的晋江发展之路。吴明生说,现在晋江正在大力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丰富“晋江经验”,自己虽身在异地,但也愿意多为家乡建设出份力,过两个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商会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多宣传晋江,打响知名度,让国际社会多了解晋江。

虽身在海外,但不少海外游子通过新媒体等渠道了解到这个信息,对家乡的发展成就深感自豪。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副理事长施永昌表示,这么多年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海外乡亲都看在眼里。“如今,国家正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东南亚是重要区域,晋江要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参与到其中来,海外的乡亲也热切欢迎家乡人来到侨居地,我们会牵线搭桥,海内外晋江人携手,家乡一定会更好。”施永昌建议。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5年来,“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每到发展的关键时期,晋江党委政府都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坚守实业。

厦门原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副会长李丽金说,过去晋江的中小企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的“重模式”已不适合发展,而今已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晋江传统企业的管理要升级,尤其是产业升级是当下重中之重,要采用经济节约型发展模式。只要多引进“轻模式”的创新模式,升级实体经济的发展,晋江充满机会。

“从这个报道中看出,晋江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服务意识。也正是因为有党委政府为企业指路,为民谋福祉,在此大环境下,大家自然而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晋江出谋划策,所以,在我看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福州市晋江商会会长姚铭锋说,以鞋服等传统制造业为支柱的晋江在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紧抓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加强两地交流助力家乡发展

“15年来,晋江不断探索、不断用实际行动丰富着‘晋江经验’,用‘不竭动力+实力+努力’一次次打破常规,创出‘晋江之路’,作为晋江人,我特别自豪。纵观过往,晋江的发展是在一次次紧抓机遇中实现华丽升级的。不放过任何一次机遇,我觉得这要归功于晋江人血液里的善拼敢赢精神,更得益于晋江党委政府的前瞻思维和为民理念。”山东省晋江商会会长李德凤说,商会将继续着力推动会员之间的交流和鲁闽经济合作,多回家乡投资兴业,一同为家乡发展助力,为家乡人民幸福出力。

陕西晋江商会会长黄天明说,晋江和陕西今后可以在新兴产业上有更多的合作。因为陕西的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很有优势,晋江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令人瞩目、潜力无限,两地有很多经验做法及资源都是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合作的。“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支持家乡晋江的建设,多多将一些项目和资源引回家乡,拉动晋江与陕西的经贸合作关系,为晋江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做贡献。”

武汉晋江商会会长李和协说,看着晋江企业家们以一个个成功的故事,一幕幕创业的传奇,提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诠释和续写着“晋江精神”“晋江经验”,在鼓舞人心的同时,也“倒逼”自己不断创新、不停止奋斗,这样才能融进“大部队”,回馈养育家乡。“家乡取得的成绩让我们感到骄傲,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我们也计划将在外地成功的创业经验带回晋江,多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也希望商会能够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大家多奉献爱心,以此回报家乡。”

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

即时 | 2017-03-20 16:55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

 

晋江企业家眼中的“晋江经验”

即时 | 2017-03-20 16:50

晋江企业家眼中的“晋江经验”

实体经济是传家宝 创新引擎再发力

东南网3月20日讯(晋江经济报记者 施珊妹 李晓明 柯国笠 吴道淼 曾小凤 蔡明宣 王文通)

坚守实体下的敢拼会创

《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引发了晋江企业家对于“晋江经验”的热议。

在中国利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诚初看来,晋江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文,“敢拼”成就了今天的品牌之都。除了中国梦,还要有晋江梦、企业梦、自己的梦。“晋江之梦落实得较好,不是只停留在喊,而是付诸实践。”胡诚初说,不局限于“小富即安”,晋江敢于挑战和超越自己,追求积极向上、好且要更好。不断找不足、不断出发,这事实上就是“晋江经验”的根本。

安踏的奋斗历程,是“晋江经验”的生动体现。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认为,“晋江经验”就是不断超越、永不止步的精神,晋江的民营企业家敢拼会赢,用实践不断创造、丰富着“晋江经验”。

“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2016年,晋江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1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许多人都想获取晋江企业家们成功的“密码”,拼搏精神早已成为贯穿晋江企业家身心的血液,而这也成为“晋江经验”的重要部分。

特步集团总裁丁水波告诉记者,“晋江经验”是晋江发展的总结,实际上也是包括特步在内的众多晋江企业在多年发展中,顽强拼搏、诚信经营、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方向的最好总结。“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做企业,该快当快,该慢则慢,面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转型的挑战,展现着晋江人的韧性和智慧策略。”

在建陶行业,亦是如此。华泰集团能从一个家庭作坊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成为福建省建材行业龙头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的就是“爱拼敢创”。福建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良说,“爱拼敢创”是“晋江经验”的核心精神。

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体现在企业家在各种新平台上的尝试,泉州市勾勾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斛辉对“晋江经验”有着别样的解读。他说,“晋江经验”就是在新的趋势和新时代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作风。

以电商为例,晋江传统产业通过拓展电商这个新兴渠道,销售量实现了新增长,诸多品类在全国销量第一,尤其是运动鞋、休闲皮鞋、食品、母婴等多个行业。淘宝、天猫、京东、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一批大卖家当中都有晋江电商企业的身影。可以说,“晋江制造”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了“货通全球化”。

新的历史机遇期,“二次创业”潮流涌动,晋江企业家却始终坚守实业。在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总裁蔡金垵看来,“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15年来,晋江政企合力,牢牢守好“实体经济”这一“传家宝”,每到发展关键时期,晋江党委政府总能在第一时间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坚守实业,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晋江民营企业紧盯实业不松劲,投身实体业链条各个环节,做专做精。

坚守实业,做好最核心、最擅长的事,推动主业转型、升级、前进、做强。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表示,晋江企业家们真的非常坚持,安踏、特步、柒牌、劲霸等都是几十年坚守实业,专注在自己行业里越做越好,所以现在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龙头。虽然说大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但晋江的企业都能适时地跟着市场的变化,把产品做到极致。实体是永远有市场、有前景的。

“把实体发展好了,才能促成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第二产业的支撑,靠什么去发展第三产业呢。”在许连捷看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定位非常准确,且每个阶段的适时引导非常英明。从原来的“三闲”起步,即闲资金、闲房子、闲劳动力起步,家庭作坊式的规模上来了,然后就开始创品牌,晋江的中国驰名商标,可能是全中国县级市里最多的。后来又引导股份制改革,到资本市场融资,有今天这么多上市公司也是政府引导的。如今晋江引入的一些产业和机构,也都是在为实体企业服务,来弥补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研发创新的不足。


不断创新中的自我变革

新时期,晋江依然是福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和最具活力的地区,“晋江经验”的内涵也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

所谓“不进则退”,企业也一样,不发展就会落后,就会一年不如一年,到最后逐步失去市场。和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一样,晋江的产业发展从以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到现在在创新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今,创新驱动正作为推动经济升级的引擎持续发力,引领晋江从“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升级。大批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抢占技改、研发、创意、营销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加重视工业设计、金融创新、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提升作用。

吴国良表示,这几年,政府对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年上升,产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华泰深切地感觉到建陶行业的生存压力。建陶行业如果不改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局面,不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势必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在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华泰集团越走越坚定,在行业率先使用清洁能源,TOB陶板的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无独有偶,利郎也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升自我。“日子难过时也是企业最好时机,这样才能发力超越自己、超越对手。”胡诚初说,利郎近年也在自我总结,从“把产品生产出来供向市场”到“通过零件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设计更多产品,从而带动销售提升”,以更高的性价比和创新力赢得了市场。

前日,人民日报一版头题刊发的长篇通讯《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在晋江企业家的朋友圈“霸”屏了。

不少晋江企业家纷纷点赞并转发此文。“晋江这座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民营经济大市,迎来践行‘晋江经验’第15年。15年来,这座城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晋江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作为晋江人,我为之骄傲。”福建七匹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永伟便在转发时如此说。

晋江企业家,是改革开放敢拼的先行者,创业创新智慧的开拓者,市场经济靠前的引领者,“晋江经验”最直接的创造者。新时期,晋江企业家提前感受到新常态的压力,不断丰富“晋江经验”内涵,率先在新常态下闯出了新路子。时代在变化,“晋江经验”却依然闪亮,晋江企业家正在续写晋江民营经济新的发展篇章。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的龙头企业,安踏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营业收入破100亿元(人民币),且是中国首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运动品企业。“我们创新的商品贡献利润超过60%。”丁世忠表示,2015年,安踏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成本的5.2%,研发占比较上一年度增加0.9%,为行业第一。同时,安踏在美国、日本、韩国设立多个研发设计机构,通过组建国际化的研发设计团队,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安踏依靠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跑步、篮球的高科技设备,包括弹力胶、能量环、远红外保暖科技和防泼水科技等。此外,安踏还与富士康合作,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出安踏跑步APP及安踏智能跑鞋。

丁世忠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安踏始终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发展战略,创新求变,开拓进取,发扬工匠精神做好每一双鞋子和每一件衣服,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运动需求。安踏积极落实以消费者为导向、以市场地位为目标、以贡献者为榜样、以创新为生存之本的‘安踏之道’,通过并购、合作的形式进军海外市场,打造世界级的民族品牌。”

科技创新成为许多企业新时期的共同选择。在产品创新的路上,晋工机械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积极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先后承担5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在2016年上海宝马展,晋工机械展出全球最大吨级石材叉装机JGM791FT50KN,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展客商的眼球。

“产品创新是制造业应该做的第一步。”雨中鸟总经理王翔鹏告诉记者,这几年雨中鸟在产品创新上,积极导入工业设计元素,通过开展海峡两岸大学生工作坊、工业设计大赛等,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雨中鸟这几年也通过引进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减少用工成本,提高效率。

“晋江经验”的发展模式,是内源性改革的典型,即通过社会自身力量创新产生变革。恒安便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变革。近期许连捷多次出发前往全国各地,参与新的经营模式的推行。许连捷表示,尽管自己已经60多岁,但要拿出30多岁的精气神,重新回到企业变革前沿,现在的恒安更像回归初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恒安更需创新变革。


政策环境的“保驾护航”

企业改革创新如火如荼,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解难题、破制约的唯一出路在改革;只有释放改革红利,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推出,促进了晋江速度、质量、效益协调统一。

通过与哈工大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顺利在晋江成立,研发中心与陶瓷、食品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效提高了企业自动化水平。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资源,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创新载体加快推进。

良好的政企互动是“晋江经验”的金字招牌。晋工机械总经理柯金鐤说,晋江党委政府总是对企业适时引导,政企互动良性。晋工机械组建一支以党员部门骨干为主的“项目申报服务队”,推动党的政策在企业落实,协助企业申报各级项目扶持政策及项目建设报批工作,至今共为企业申报项目近80个,争取政府扶持资金超2000万元,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作为一家紧随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盼盼食品集团充分享受到良好政企互动所释放的红利。蔡金垵说,15年来,我们坚守产品优良品质,紧跟市场步伐,大胆开拓创新,匠心打造、精益求精,从小作坊成长为一家拥有17家分公司的集团企业。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又迎来创新发展的好时机。盼盼食品将充分用好用活用足“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政策,以国际化视野加快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传承好“晋江经验”,助推晋江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为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更多话语权,晋工机械也按照国家战略,加紧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早在2015年,晋工机械便与印(尼)中(国)商务理事会举行隆重的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以此为依托,晋工机械将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热潮,全力拓展晋工印尼市场,助力印尼基础建设发展。对此,经过多年的布局,晋工的国际市场版图逐渐立体呈现:印度,是晋工机械国际化的首站,产品备受客户认可;在越南,晋工机械颇受欢迎,已成为海外市场开发样板;在莫桑比克,晋工机械开始扎根……

在王翔鹏看来,政府引导和企业自身发展共同配合,促成今天比较好的局面。政府的号召决定了城市的定位,正确的定位决定了经济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人“以点带面”地来发展实体经济。而未来这也将为再续“晋江经验”新辉煌注入动力。

“这么多年,勾勾手做电商的方式与‘晋江经验’的精髓是不谋而合的。”斛辉指出,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勾勾手以企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收集客户数据资源,结合文创与科技、时尚等诸多主流元素,制造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逐步形成勾勾手自己的专利池,为品牌搭建竞争壁垒。

在提升电商企业造牌力的同时,勾勾手在人才战略上也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做法。斛辉指出,晋江文创电商类人才紧缺,勾勾手通过制定近2000项的电商标准操作准则并每周更新一次,来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晋江在人才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创建了适宜人才的环境、营造了很好的氛围,为企业纳才留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

即时 | 2017-03-18 11:43

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

记者 蒋升阳 赵 鹏

2016年,晋江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4.24亿元,同比增长7.8%。

2017年,对晋江更是意义不凡:这座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民营经济大市,迎来践行“晋江经验”第十五年。天蓝水绿,人和业兴,15年来,这座城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晋江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

世纪之初的探索和总结

200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新的十字路口:“9·11”事件引发世界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深度融入全球化体系;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发展该怎么走?改革向何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引人深思。

也是在这一年,晋江市首次跃入全国百强“前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初现。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在调研中,习近平总结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思路,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晋江经验”,由此提出。

两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将此调研思考整理提炼,撰写成《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他在文中提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晋江经验”从此成为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

2011年,福建省委在晋江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深刻学习领会“晋江经验”的精神实质。对照“晋江经验”提出:谁在解放思想上领先,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

2014年,福建省委在晋江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现场会,提出学习推广晋江新型城镇化经验。

2016年8月,新一届晋江市委按照“晋江经验”的内涵,为晋江未来描绘出一幅“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新蓝图。在这张蓝图背后,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晋江: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市、海丝战略先行区……

世纪之思,引领时代之潮。“‘晋江经验’是指引、推动晋江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晋江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紧抓实体经济不放

“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实体经济在晋江蓬勃发展,推动乡村快速进入工业化阶段。中国社科院将此定义为“晋江模式”,与其时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广东模式”并称为“中国四大模式”。

“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烟囱比电线杆还多”……多则多矣,然而“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富则富矣,却是“低端竞争,富而不强”。

在“晋江经验”指引下,15年来,历届晋江市委和市政府牢牢守好实体经济这个“传家宝”。每到发展的关键时期,晋江都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坚守实业。2005年出台首部专项针对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鼓励品牌立市,安踏集团因此获得上市扶持资金。据统计,2010年以来,晋江累计兑现经济发展扶持资金58亿元。在政策鼓舞下,晋江的民营企业紧盯实业不松劲,投身实业链条各个环节,做专做精,全市传统产业配套率远高于其他地区,既提高了整体产业生产率,又降低了行业运营成本,“中国伞都”“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14个“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相继落户晋江。

2012年以来,晋江市委积极探索,致力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先后建成创意创业创新园、高校科教园等5大创新载体。引进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4个院士工作站,49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皮院、中纺院、中食院、哈工大等晋江分支机构先后与晋江制造企业合作实施超百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借力“中国制造2025示范市”政策,以纺织服装、制鞋、食品、建陶、纸制品为代表的晋江优势产业技术装备,已全面赶超国际同业水平,一批企业具有知识产权专利。到2016年底,全市已拥有先进数控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超2.4万台(套),规模以上企业数控化率提升至近40%。全市累计有59家企业参与了97项国家标准制修订,77家企业参与了125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到2016年,晋江已建成纺织服装、制鞋2个千亿和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5个百亿产业集群;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0家,安踏集团还成为国内体育产业中首个营收百亿集团。晋江拥有驰名商标42个、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达46家。全市GDP总量中,来自实体经济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全面发展成核心目标

“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就是全面发展。为此,晋江积极承担起2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不断大胆突破、主动作为,推出一批率先于全省和全国的改革实践。

改革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晋江以“金改实验区”为依托,放大红利,创立“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下设“智能装备”“互联网+”“创新创业”3只子基金,引导投向当地的集成电路、石墨烯等新兴产业。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投资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目前已占到晋江市实体产业的近20%。

致力于打造品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晋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成为全国试点。产城融合、以城带乡、以产兴城,2012年以来,晋江累计实施省、市城镇化项目500多个,完成投资近800亿元;全市统筹,城乡一体,2016年,晋江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14,福建为1∶2.40,城乡差距日益缩小。

建设生态晋江成为自觉追求。623家石材加工企业集体退出,66家皮革加工厂整合成4家规模化皮革企业,建陶企业全部使用天然气替代;实施全流域治理,33条河流一河一长,建立污染源销号机制;探索环保部门与公检法部门联席会机制,成立法院生态法庭、检察院生态资源监察科、公安局生态资源治安中队实行专案专办……2016年,晋江年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6%;33条河流中的22条消除了黑臭,4条达到Ⅴ类标准。

面向全球实现开放发展。15年来,晋江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力推企业走向国际化。2016年,恒安集团布局海外营销中心,设立洲际生产基地;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000万欧元,投资西班牙足球经纪公司BOY;安踏集团开展品牌并购战略,入股日本“迪桑特”公司……据统计,目前晋江已有上百家制造企业直接在海外设厂,参与全球化分工,“晋江品牌”正在代言“中国制造”。

全力做大民生福祉。晋江每年把60%以上本级财力用于民生建设,并在全省实现“七个率先”:率先实行新农合跨省异地结报;率先实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率先把治安巡逻队配到村一级,“两抢”案件从日均17起下降到0.5起;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110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享受30项市民待遇;率先实行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免学费,每年有4万名学生受益;率先实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

党建发挥政治优势

“晋江发展之所以又好又快,党建起了关键作用。”2016年10月29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将六中全会后的首场宣讲调研地选定在晋江。“‘晋江经验’强调的就是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必须要依靠党的领导。”

1998年,优兰发集团正式建立党组织,2010年升格为党委。而助推其成为国内行业领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秘诀”,就是它有一支“党员科技攻关团队”——创造出国家发明专利6件。这个团队的核心,正是集团党委书记甘木林。2013年优兰发集团党委将多年的非公党建经验整理为《优兰发公司党建工作标准》,这部《标准》成为全省首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同年,优兰发集团获评晋江市唯一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实践证明,越是发展步入关键阶段,党建统揽功能就越发凸显;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党建引领作用就越发鲜明。据统计,晋江市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06个、党员6571名,恒安、安踏、361。等知名企业,同时也是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

晋江,既是蓬勃发展的创业之城,也是非公党建工作创新的热土。全国首创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职称评聘办法及非公党建党务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诞生于此。晋江将企业党组织书记按一至五级评聘为市级“非公党务工作者”职称,实行任职准入、分级激励,并开创“区域化党建联盟”模式,以点连片,以片成面,在同频共振中凝聚为党建共同体。同时,晋江强化政治激励引导,将企业党建作为全市非公经济人士评先评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的前置条件。

晋江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一线锻炼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的用人机制。2010年,晋江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开建梅岭组团。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万多,晋江实行党员干部挂钩镇(街道)和村(社区)、挂帅城建组团和重点项目制度,从市领导到村干部,人人有职责、个个挑重任,仅用55天就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创造了“新晋江速度”。

党建工作铸就了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争先、不甘平庸”的精气神。2017年3月,晋江市委正式制定《全市干部一线工作考核制度》,提出“只要干得好,就要使用好”。

从“晋江经验”到转型升级:创新转型 产业优化

即时 | 2016-07-13 08:42

从“晋江经验”到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转型 产业优化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国军 刘益清 通讯员 姚煜娟)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的地方之一,从1994年开始连续22年领跑福建县域经济。晋江市去年实现GDP162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5位。

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分别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晋江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和走出了一条被人们称之为“晋江模式”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并要求全省学习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要在做大做强企业、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努力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对我省提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要求,其中“产业优”是一个重要内容。“产业优”是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这更向全省发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员令。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包括晋江在内,全省上下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致力创新驱动,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构筑平台,促进融合,着力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朝着“产业优”的新福建建设目标扎实向前迈进。

一以贯之,绘就产业发展蓝图

“‘晋江经验’是晋江、泉州也是福建的一笔巨大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对这一经验进行总结、创新和发展,并用以指导晋江、泉州和全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

晋江是福建改革和发展的缩影。晋江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十分天下有其九”,民营企业始终扮演着经济腾飞的领军角色。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晋江调研时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泉州也是福建的一笔巨大财富,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对这一经验进行总结、创新和发展,并用以指导晋江、泉州和全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同年8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将“晋江经验”总结为六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7次赴晋江考察调研,在肯定、剖析“晋江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了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

10多年来,我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运用“晋江经验”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省县域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的目标。

2011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晋江召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要求学习推广晋江经验,培育有作为的企业家群体,打造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创造有利于企业和项目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随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谋划了我省县域经济5年发展目标。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优则地区优,产业强则地区强。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如何迈步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2014年1月的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尤权指出,必须把做强做优产业作为重点,通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做大增量、优化结构。很快,我省在20个产业领域中筛选、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谋篇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产业发展战略新格局。

2015年4月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省委书记尤权奔赴各地,与企业家座谈,就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7月,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确立了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元以上;电子、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分别超过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排放指标进一步下降。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福建蓝图已经绘就。今年初我省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提出着力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品牌企业和十亿级品牌产品,建成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与此同时,制定“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省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四个专项规划,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添火加薪。

从政府到企业,从干部到群众,全省上下围绕这张蓝图,攻坚克难,迈步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的跑道上。


优化布局,加快动能接续转换

“对福建加快发展的期待,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是实现“产业优”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我们对福建加快发展的期待,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为此,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前瞻性眼光把项目规划好,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出路、要效益。”

适应经济新常态,福建亟须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要动力。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准确把握发展目标和路径:通过龙头带动、做大增量、实现结构调整优化,保持比全国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

由此,一幕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戏在八闽大地响亮唱起。各地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利用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围绕建设项目、培育企业、发展产业、打造基地、塑造品牌,优化布局,着力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协调、优化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制造模式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主导产业跨越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为建设新福建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除了抓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外,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加快布局一批优质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龙头带动,促进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我省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

在福清,总投资300亿元的京东方生产线项目工程7月初刚封顶,预计明年二季度投产。去年10月开工的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将填补福州行业空白,推动显示器产业由终端制造为主向全产业链生产转变。

在莆田,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迁建项目正抓紧推进,一座亚洲单体产能最大、全球设备技术领先的世界级啤酒工厂不久后将拔地而起。百威英博雪津产业园总投资28亿元,第一条60万吨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出酒。

在厦门,总投资62亿美元的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经过一年多建设,第一座晶圆厂已经开始试产流片,预计12月正式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为12英寸晶圆5万片,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在上杭,军民融合项目太阳电缆不久前竣工试投产,达产后可年产20万千米船缆与数据缆,新增产值8亿元。项目立足当地金铜主导产业优势,完善了产业链配套。

在宁化,月兔高效节能空调生产项目一期完成投资3.7亿元,预计今年可生产空调100万台套。这是我省唯一的空调整机生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6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聚集。

……

新旧动能的转换,不仅要依靠新兴产业,也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在沿海还是山区,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全省每个地方都在想方设法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初以来,工业经济的运行指标再次显露,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增量呈现良好的趋势。1—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606亿元,同比增长7.7%。整体运行情况好于全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9个百分点,居东部第二位、全国第八位。其中,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同比增长13.5%。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为主的新增长点项目进展顺利。一季度,824项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333亿元,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约40.8%,为结构调整蓄积了更强的后劲。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优增量、推动产业融合,以此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接续,用“双引擎”助推我省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助推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创新引领,智造发力奔向“产业优”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离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2015年5月27日,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家企业、一个城市,唯有坚持创新,才能永续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晋江民营经济这列“快车”驰骋30多年,培育了制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看家”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群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晋江传统产业遭遇了结构不优、产能过剩、企业创新能力偏弱、同质化竞争严重、城市平台承载力不足等困境。对此,晋江并没有沉醉于过去快速发展的荣耀,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经济已然面临的严峻挑战。从2012年开始,晋江就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创新培育内生动能,产值超亿元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在2%以上,一些龙头企业已经超过5%。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6%,新增发明专利年均增长60%以上。

“科技创新是晋江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最突出的短板。如果不能迅速补上这一短板,晋江的发展只会越来越难,甚至在激烈竞争中被洗牌出局。”晋江市主要领导对当前晋江产业经济的痛点有较深的思考。去年晋江市党代会提出了“创新突围、丰富晋江经验”的主战略,今年企业创新大会又提出打造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目的就是整合最好的资源,全方位、全体系、全领域推进创新突围,让传统产业优势迅速嫁接科技创新资源,实现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不是朝阳企业,而是骄阳企业。”晋江市实施创新战略、发力智造突围的强大决心,让众多晋江企业对传统制造业再度崛起看到了信心和希望。恒安集团是晋江首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企业,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持续健康的增长,继续领跑中国家庭生活用品行业。在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看来,企业能够30年稳健发展,得益于持续的变革与创新。继2002年、2008年两次管理变革取得巨大成功后,2013年底恒安联手IBM,启动第三次管理变革,建设端到端可视化信息系统,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扶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同时,晋江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瞄准集成电路、高效光伏、石墨烯、海洋生物科技等重点领域,加快集聚战略性产业项目,推动经济结构调新调优。“十二五”期间,重点布局了装备机械、新材料、光电信息、海洋生物、高端印刷等五大新兴产业,其产值从200亿元增长到425亿元,年均增速17.1%。今年初引进一期投资370亿元的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项目后,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6月25日在晋江揭牌,首期筹资75.1亿元。这意味着,集成电路产业正成为晋江转型升级、创新突围新的重大突破口。

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龙头、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晋江市正在用“匠心智造”理念为“晋江经验”注入新活力。

实践证明,无论晋江还是全省各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着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已成为撬动产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有力杠杆。“十二五”期间,全省滚动实施的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就有2678项,总投资达8361.7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17629.8亿元。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提出要“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初筛选出的首批513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2156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3600多亿元。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年。今年1月,我省以“五新”为重点,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发展新产业、掌握新技术、构筑新平台、催生新业态、应用新模式,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加快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累计对接合同项目5852项,总投资1433亿元,成功对接了三维码、石墨烯、无人机等一大批国内外最新技术,对企业转型、产业发展将起推波助澜作用。

助力我省产业创新转型的新利好一个接着一个。5月,国务院批复福州为全国首批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一。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国家政策对于我省产业重塑新优势、迈向中高端影响深远、作用重大。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由创新“第一动力”强劲驱动,必将引领八闽经济转型发展大潮向前涌流,直抵“产业优”的新福建彼岸。

晋江经验登上央视:百万来泉人员 享受市民待遇

即时 | 2015-10-16 11:04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一年,晋江经验登上央视——

百万来泉人员 享受市民待遇

晋江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增设流动人口落户专用窗口,方便流动人口落户。

核心提示

2014年,我国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福建省的晋江和莆田入围。时隔一年,试点进展如何?近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率央视等媒体单位走进晋江,深入了解新型城镇化下的“新晋江”。

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流动人口长期保持在100万人以上。为了留住这些流动的人口红利,晋江推行了居住证制度、积分优待政策,并率先实行了无房落户政策,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外来人口落户1.9万人。

□本报记者 张晓明 文/图

首推“居住证” 利好百万人

十年间,来自江西九江的甘木林,已从公司最基层的一线操作工,打拼成为公司党委书记。如今,甘木林在晋江买房安家,他的身份又从一名来泉务工人员变成了“新晋江人”。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稳定有序,甘木林的成功是晋江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举措和政策践行落实的有力佐证。

孩子能否就地入学,一直是来泉创业务工人员的“老大难”问题。老家在湖北的谭万昌在2004年毅然辞掉工作来到晋江打拼,两年前落户晋江。但在落户之前,谭万昌的孩子就从老家来到晋江上学,享受到与晋江本地孩子同等的义务教育,而这都得益于晋江实行的“居住证”政策。

2011年7月1日晋江率先实施“居住证”制度后,共有190万人办证,基本覆盖所有外来人口。2014年新出台的《晋江市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的意见〈修订〉》赋予了持证人员参保新农合、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30项市民待遇,打破户口和市民待遇对等挂钩的格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无房也可落户 实现零门槛

晋江近几年来不断降低落户门槛,实行“无房也可落户”、“先落户后管理”政策,在村(社区)、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集体户。外来人口可以通过“购房、投资经商、人才引进、院校毕业、常住人口、先进模范”六种途径落户,基本实现了外来人口落户的零门槛。

为方便流动人口落户,相关部门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增设流动人口落户专用窗口,抽调2名户籍民警集中办公,摒弃村(社区)证明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零阻碍”接受流动人口落户申请、“最直接”办理流动人口落户业务,对相关证明材料齐全的,办理时限由原来10个工作日的服务承诺改为现在的5个工作日。

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晋江市公安局局长陈文荣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中表示:“有些是租住的,租户如果同意,我们可以给他落户在租户那边。如果租户不同意,我们每个社区都有设立一个公共集体户,他可以落户在集体户里面,可以说实现了零障碍、零门槛。”

积分优待办法 留住外来人才

“来晋江10年,这次终于落户晋江,成为真正的‘新晋江人’了。”31岁的冯强来自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兑换“积分”落户晋江。原来,就在今年4月1日,晋江首次对外公布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排名情况,积分排在前1000名的,可享受购安置房、子女择校入学等“超市民待遇”。

来自漳州,去年才来到晋江工作的胡智敏,马上就能拿到新房的钥匙,对比同一个小区相同户型的6000元/平方米的市场价,4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让他很是满意。一个外地人为何能以如此“低价”购得晋江的房产?胡智敏解释,这正是因为2014年《晋江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优待管理办法(试行)》的推出。

这个被俗称为“千人优待计划”的积分优待管理办法,目的是吸引一批在晋江工作居住并已办理居住证(包括以前的暂住证)、有意落户晋江的优秀流动人口优先落户。通过积分管理,外来人口可按照积分高低轮候选择享受优待,起始年度将先行安排“1000个公办学校起始学位、1000个安置房购房(或自行购房补贴)资格以及部分政治待遇”。

晋江城市建设经验亮相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

即时 | 2015-07-05 10:19

东南网7月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建辉)昨天,海都记者从晋江市政府了解到,晋江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亮相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

据了解,该论坛由欧盟委员会、中国国家发改委共同举办。主论坛聚焦可持续城镇化等议题,晋江与中兴、软通动力代表中国亮相“中欧智慧城市合作”分论坛。

晋江作为中国县级中小城市代表,受邀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一座古老城市的新生活》的专题发言,就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向与会人士重点介绍了晋江的经济、城市、民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寻求与欧洲城市的合作机会,包括工业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智能装备、纺织服装高端面料研发制造,绿色低碳、生态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在项目投资、城市道路管网、智能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成就。

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 丰富“晋江经验”新内涵

即时 | 2014-12-23 11:17

城镇化的关键是人,图为今年7月12日第二届新晋江青年集体婚礼,来晋江打工的青年朋友将爱留在晋江

东南网12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建辉 陈紫玄 谢向明 文/图)晋江,作为长期稳居全国百强县第五的经济发达县,城镇化进程一直走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前列。拼搏敢赢、先行先试的晋江,早在2002年就引起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的关注,他提出“晋江经验”,引领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热潮。

在创新转型的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针对晋江新型城镇化试点作出重要批示,6月9日,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带队前往晋江,调研新型城镇化成果,9月29日又在晋江举行全省新型城镇化现场工作会。

晋江,再次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机,正在申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五城同创为跳板,很快,晋江将成为泉州、福建、甚至全国的关注亮点。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晋江多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农村人口市民化、外地人口本地化。

自从住进梅岭街道许厝社区仙格安置小区的新家,老杨总笑嘻嘻的。

老杨是晋江本地人,以前全家9人挤在许厝村的一栋破旧古厝里,每次亲友来,多放几个凳子就会感觉挤,还老漏雨,古厝也成了他的心病。周边同样是破旧的古厝,密密麻麻,污水横流,下小雨都积水成河,倒灌进家里,村道窄得只能过一辆小车。

几年前,许厝村被列入晋江梅岭片区,开始拆迁改造。当时老杨心里还没底。“要上楼住套房,会不会不习惯?”竹苑小区的老李也曾同样担忧。

仙格小区、竹苑小区,早年都属于典型的棚户区,如今都就地安置,不但地理位置好,还让居民不离乡土,周边迎宾路、世纪大道等已四通八达,幼儿园、小学、公园、体育馆和万达广场等公共服务配套也都一一齐全。

再过几年,老杨、老李都年满60岁,到时就可同时领取新农合、失地农民养老金,也就是双份养老金。

老杨、老李都感叹,“没想到政府会把这么好的地块,拿出来盖安置房,还特别给我们一份失地农民养老金”。

另一方面,怎么把以技术熟练工、优秀高级人才为代表的外来人口留在晋江,则是晋江新型城镇化必须直面的课题。晋江拿出的行动是:做到“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让他们“容得下、进得来、融得入、留得住”。

吉林人小芦的32年生涯,有17年是在晋江度过的。

15岁那年,初中毕业的小芦随父母来晋江打工,一开始是跟在父母后面做帮手,在工厂里做流水线,后来也摆摊做过小生意,如今又回到工厂。

在小芦看来,生活就是一个圈,绕来绕去回到起点,圆心则是晋江,始终不曾变化。实际上,17年来,他从未离开过晋江,对于老家吉林的印象,只停留在那个离家时雾蒙蒙的清晨,在脑海里,这个画面也渐渐模糊起来。

如今,母亲都已60多岁,原本该落叶归根,但一家三口对于老家的眷恋,几乎没了,反而担心回老家会不习惯。

眼看着母亲腰间盘突出,父亲中风,患小儿麻痹症而腿脚不便的他,勤快地工作在化纤厂的流水线上,不敢懈怠。

听说可以无房落户,他准备材料,搬出一大堆暂住证、居住证,今年年初,落在梅岭街道碧山社区,因属于困难户,政府还给他安排一套52平方米的两房廉租房,月租金只要140多元。这下,小芦看到父母脸上挂满笑容,不再那么担心他的将来。拿到户口后,还办了新的身份证,他打算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将来还要在晋江娶老婆、买房子,让父母安享晚年。

一张小小居住证背后,蕴含着“同城同待遇”的丰富内涵。经修订,晋江已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今年8月又将居住证待遇拓展至30项,为外来人员提供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保、医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进一步放开落户条件,每年拿出1000个公办学校起始学位、1000套安置房购房资格(或自行购房补贴)等“超市民待遇”以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晋江。

可以说,现在在晋江落户安家,除了不能分原有的村(社区)财和土地外,其他的已跟本地人一样。这正是小芦们愿意落户扎根晋江的根本原因。

从今年1至7月统计的商品房、安置房、廉租房的购买数据看,外来人口购买安置房占比20%以上,购买商品房占15%以上,可见外来人口已愿意落户扎根晋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航拍晋江图

城建现代化

城像城,乡是乡,晋江新型城镇化要让外地人向往,本地人留恋,海外乡亲梦牵。

晋江的城乡差别本来就不大,如今站在晋南的金井、深沪等镇区街头,与站在中心市区青阳的街头,看不出啥区别。城与乡、农民与市民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就在前几天,晋江接连开通市区到深沪、东石的直达公交,就此完成公交“镇镇通”,也向“城乡公交一体化”迈出一大步。

在晋江磁灶镇大埔村吴阿伯看来,农村不比城里差,甚至比城里更好。

一走进村子,眼前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房,3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公园和灯光球场,放眼望去,满眼都是花红叶绿。要不是整洁干净的菜市场、老人活动中心和藏书7000多册的农家书屋的“提醒”,身在其中,还真会以为走进别墅村。

看到村里敬老院其乐融融,80多岁的吴阿伯也和老伴搬了进去,住进夫妻双人房。房间里,各种生活设施齐全,床头还有个红色警报器,一旦有紧急情况,按一下,护理人员马上就赶过来,吴阿伯说“比亲儿子还贴心周到”。饭后,吴阿伯和老伴,聊聊天、看看书、打打牌、看看戏曲,日子惬意。敬老院还每周组织两次身体常规检查,一季度做一次心电图、血糖和血脂检查,老人都享受“贴身保护”。

大埔敬老院,占地20多亩,共投资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村委会委员兼敬老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平说,建设资金来自村集体土地的补偿金、村里企业家乡贤和华侨捐款。村里成立敬老基金,每个月有10多万元的利息收入,用来维持敬老院的日常运营。

大埔村现有村民4800多人,60岁以上老人500多个,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209个。敬老院有220个床位,共有房间101个,其中夫妻双人房54间、三人房47间。吴建平说:“只要年满70周岁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本村老人,都可以无条件完全免费入住敬老院。”

去年,大埔村村财收入400万元,比1997年增长63倍,增长幅度超过晋江市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达2.9万元,是晋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城里空气哪有大埔好,还堵车。”吴阿伯说,大埔环境好,适合养老,儿女虽然在晋江市区安家,生活都不错,他和老伴也只是一年去住几天,看望儿孙,最让他留恋的,还是村里的风景、村里的人。

当然,城市建设现代化,也是题中之意。正如晋江多次提出“为民建城,建设环湾新城、幸福康城、生态绿城”。

早在2005年,泉州市政府正式启动桥南片区改造,这里的九成区域属于晋江池店,这也是晋江第一个成片改造项目。

2009年起,晋江先后开启九大组团、五大片区大规模城市改造,累计完成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如今,晋江市区建成区面积已增至1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64.3%,中心城区尤其是梅岭、罗山等街道,面貌已焕然一新,初现都市容貌。

“能把最好的地块拿来盖安置房,为拆迁户创造齐全高档的生活配套,不可不说是实实在在为民建城。”中国日报驻福建站采编室孙主任和农民日报福建站蔡站长,在采访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后,都印象深刻。

“这样的和谐拆迁,百姓当然会拥护。”孙主任还注意到,为留住乡愁、留住城市文脉,晋江还特地在黄金地段,拿出一块200多亩的地,规划建设五店市传统街区,力求做好城市改造中文化的传承,保护城市的文脉和晋江人的集体记忆,通过保存延续文化DNA,避免城市改造中“千城一面”的弊端。同时,又选择交通便捷、就学就医方便、配套齐全的地块作为安置区域,让拆迁群众就地就近安置,充分享受周边景观、市政配套,让百姓“幸福回巢”,这正是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贵之处。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清新福建,要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留得住乡愁。晋江由此提出2015年年底争创全国生态市,治水治空气,可反映到百姓生活中的,无非就是窗外的美景、门前的绿山清溪及鼻子底下的新鲜空气。而文脉保护,则是对传统记忆的呵护,要留得住乡愁。

晋江把文化传承贯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始终,对一些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底蕴、有建筑保留价值的古民居建筑群、宗族祠堂都进行成片保护,尽量不拆并原貌修缮,如果因为公共基础设施被迫要拆的,就集体迁移到合适的位置集中保护起来。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总体采取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等方式。

由此,即使经历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与更新,晋江仍完好保存着一些珍贵古建筑、传统戏曲等。五店市就是典型代表,保留了庄氏、蔡氏两个大祠堂,还有6个规模较小的宗祠及成百上千栋古建筑,成功地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弊端,最大限度彰显了晋江城市文化特色。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