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围绕鲤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外宣传,鲤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鲤城融媒”专栏,讲好鲤城故事、传播鲤城好声音,全方位展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鼓与呼。
参观府文庙。鲤城团区委 供图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探访开元寺、邂逅聚宝城南、打卡三朝巷……这个暑期,每逢周末泉州古城都会迎来一批高三毕业生和返乡大学生,他们在古城讲解员以及青年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详细了解家乡古街巷和世遗景点的故事。 原来,这是由鲤城团区委主办的“带着家乡去上学”徒步游古城系列活动,“我们在和一些青年创业人才交流时发现,包括我们本人在内的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求学时,在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乡,脑袋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只能简单介绍一些景点、小吃。为了让青年学子们更深入了解家乡,我们便举办此活动。”鲤城团区委书记杨鹭桐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系列活动共6期,分别前往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三朝巷等地开展,感兴趣的青年学生通过线上报名参加。每期走访时长约3个小时,由古城讲解员带领青年们深度走访其中一个景点及周边街巷。 就读福建师范大学一年级的吴双同学报名参加了两期活动,分别走访开元寺与天后宫。“在学校里,有一次向同学们介绍家乡时,我内心感觉非常自豪,但我觉得自己讲得不够好、不够深入。我希望参加这个活动能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将来如果有机会再向同学们介绍泉州时,我能发挥得更好。”吴双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参观天后宫。鲤城团区委 供图 今年18岁的李冬煜同学是一名准大学生,在高中班级微信群里看到活动链接时便主动报名参加。他想着开学后,如果有新朋友问他泉州有哪些地方比较好玩,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所以在走访府文庙、开元寺时,他都很认真地用手机拍照并做好笔记。 “虽然我们从小生活在泉州,但我们对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此次跟随古城讲解员走访文庙时,我重新认识了‘万字不断墙’,这是我以前来文庙时总会忽略的一个地方。”李冬煜告诉记者,他希望“带着家乡去上学”徒步游古城活动继续开展下去,除了走访世遗景点及古街巷外,他还想了解泉州非遗文化及地方美食。 据介绍,鲤城团区委将把“带着家乡去上学”徒步游古城活动打造为特色品牌活动,在每个寒暑假组织开展。“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能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热情,鼓励青年学子将家乡文化传播出去,讲好泉州故事、鲤城故事,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来鲤城。”杨鹭桐说。 |
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今天下午,泉州市鲤城区首届“滨遇良缘”邻里相亲节在浮桥街道滨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举行,来自全市80余名单身青年男女相聚一堂,期待邂逅有缘人。 此次活动由鲤城区委组织部、浮桥街道党工委主办,鲤城区总工会、鲤城团区委、鲤城区妇联、鲤城区计生协会、泉州银行蓝湾半岛社区支行协办,旨在拓展邻里中心服务项目,帮助广大适龄单身青年男女搭建交友平台,拓宽交流沟通渠道。 活动中,单身青年男女们在主办方精心设置的“击鼓传花”“听歌猜歌名”“新型婚育文化知识问答”等多个趣味游戏环节中,逐渐消除了初次相识的拘束感,随着活动的进行,大家很快将真实、活跃、开朗的一面展现给了对方,欢愉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在最后心动互选环节中,青年男女们用赠送“心动卡片”的形式向心仪对象表露心意,共有13对男女嘉宾初步达成交友意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浮桥街道 供图 “与以往参加的交友活动相比,此次活动在家门口的邻里中心举办,让我们感觉很放心,整场活动也非常温馨。”参加活动的女嘉宾小戴告诉记者。活动过程中,她与一位男嘉宾在互动环节表现得较有默契,两人初步达成交友意向后,互留联系方式,后续会再深入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 今年30岁的男嘉宾小李由于平时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去认识新朋友,在朋友圈看到主办方发布的链接,他便主动报名参加了。通过现场的趣味小游戏,他很快结识了一位女嘉宾,两人达成初步交友意向。他很感谢主办方举办此次活动,他说,回去后会主动与女嘉宾联系,进一步加深了解,期待能有好的结果。 除了举办邻里相亲节活动,滨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还设立了首个结婚登记分中心,就近服务鲤城江南新区的居民;并结合闽南婚俗特色,引入了婚介所、婚庆公司、宴会酒店入驻,让有需要的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婚姻介绍、婚庆策划、酒宴办理等服务,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 “此次活动吸引很多单身青年男女的关注,这是邻里相亲节的首场活动,接下去我们每个月会举办一次相亲活动。”滨江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黄锦哲告诉记者,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将策划多样化、多类别的邻里相亲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指数,让邻里中心成为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温馨家园。 |
颁奖典礼。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供图 东南网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实习生 张钰琪)10日晚,鲤城区举行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颁奖晚会。泉州军分区大校政治委员李宣良,驻泉某旅大校政治委员孙博,鲤城区政府区长王克思,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良元等领导出席活动。 晚会分为“延安精神代代传”“退役不忘军人志·最美退役军人”“为爱坚守诺一生·最美军嫂”三个篇章,演绎了诗朗诵《军民鱼水情意深》、男声合唱《退役军人之歌》、情景歌舞《妻子》等精彩节目,展现部队官兵赤胆忠心、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讴歌军嫂们无私奉献、敢于担当、胸怀大局的美好品格,真情谱写新时代鲤城区军政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现场还举行“最美退役军人”和“最美军嫂”颁奖典礼。今年4月,鲤城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区妇联共同开展2023年度鲤城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评选活动,共评选出詹明德、洪建家、吴志艺、蔡海洋、张晓强等14名“最美退役军人”,以及陈静、陈荣兰、刘艺婧、李丹、肖艺琼、李欣、黄巧云等7名“最美军嫂”。 鲤城区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鲤城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科技拥军、国防教育等项目,开展走访慰问、军地结对共建等活动,创新打造以“世遗+双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崇军拥军服务示范街区,成功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双拥成绩的取得既饱含各级各部门和全区人民的心血汗水,更离不开驻鲤部队、退役军人、军嫂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奉献。”王克思希望驻鲤部队能够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为鲤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广大退役军人继续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在不同岗位挥洒热血汗水、续写精彩人生;希望广大军嫂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工作,当好贤内助。“我们将持续巩固双拥模范城建设成效,严格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让鱼水深情浸润鲤城大地,让双拥之花开遍鲤城。” |
比赛现场。鲤城区委文明办 供图 东南网8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8月9日,2023年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鲤城区举办,50个项目的选手现场进行路演比赛。由鲤城区委文明办推选的6个志愿服务项目全部获奖。 其中《“检察未鲤 守护成长”普法志愿服务项目》获金奖,《小手护古城——助力打造古城活态保护新样本项目》《空中“志愿者”——基于无人机应用的校园科普及其他服务项目》《“中保公益·暖心义剪”——助困扶老新阵地项目》获银奖,《人间烟火气爱满刺桐城——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项目》《“我的长辈”系列微公益项目》获铜奖。 近年来,鲤城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打造“文明实践+区域品牌”特色阵地网络,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在全市率先将志愿者保险纳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540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各行业、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用实际行动合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 接下去,鲤城区将以此次大赛作为新起点,持续推进“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不断发掘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为广大志愿者强定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添活力,为精神文明创建增动力。 比赛现场。鲤城区委文明办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获奖名单 金奖 《“检察未鲤 守护成长”普法志愿服务项目》 该项目于2017 年在鲤城区各校园启动,后向社区延伸并向线上拓展;服务对象最初为未成年人,后将家长、教职员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纳入普法圈,旨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意识和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6 年来,已开展各类线下志愿普法活动 400 余场次,受众 10 万余人次,覆盖全区 81 个社区及 60 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职校。 银奖 《小手护古城——助力打造古城活态保护新样本项目》 该项目于2017 年 3 月启动,通过拾捡垃圾、环保知识宣传、古城文化宣讲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用心守护古城的环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展至今,累计开展志愿服务 2250 场次,服务对象近 35000 人。学校获第一、二届福建省文明校园称号;责任心课题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获国家、省、市级优秀小导游奖项 5 人次。 《空中“志愿者”——基于无人机应用的校园科普及其他服务项目》 该项目于 2021 年 3 月开始实施,项目探索以现代高科技产品为载体,结合专业化团队,以数字赋能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旨在社会上更好地普及无人机应用技术,使无人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项目团队常态化开展校园科普活动,遇到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可以作为一支服务支撑力量快速投入事件处置过程中。截至 2023 年 6 月,项目累计开展服务 53 次,服务学生及社区群众 10000 多人次。 《“中保公益·暖心义剪”——助困扶老新阵地项目》 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期间,共设立 14 个暖心义剪站,为助困扶老新阵地辐射服务周边群众,定期为社区、乡村的孤寡、残疾老人,环卫工人、退役军人、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上门暖心义剪、义扫、义修等服务,回应弱势群体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幸福感。 铜奖 《人间烟火气爱满刺桐城——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项目》 “我家爱心共享厨房”作为福建省内首家“爱心共享厨房”,自 2022 年 5 月 20 日试运营起,累计服务医患家属、青少年、一线工作者、社区老人、周边职工等近10000 人次。建立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群,贴心为医患家属提供厨房使用引导以外,拓展中高考护航,开展大地美容守护古城环境,结合古城节日传统习俗活动为孤寡老人、一线户外工作者进行慰问等服务。 《“我的长辈”系列微公益项目》 该项目通过联动政府、商会、企业等爱心单位 53 家参与,凝聚“爱”的能量。常态化开展捐资赠物、文艺表演、心灵呵护、应急关怀等 105场活动,践行“爱”的承诺;精准帮扶孤寡困境老人 5000 余名,送油送米,义诊义剪,传递“爱”的温度;得到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点击浏览量超亿次,播撒“爱”的火种。 |
孩子向老师学习珠绣。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8月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实习生 罗雅丹)暑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假期之一,可忙于工作的家长会因孩子在家无人照看而烦恼。对此,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新门社区开展的“快乐暑期”活动营帮辖区内20多位家长解决了这一烦恼。 “以前我总是操心儿子的作业,自从参加活动营,老师帮忙辅导暑期作业,下班回家后就不用检查他的作业了。”海滨街道辖区职工曾钰莹笑着说道,活动营的老师不仅帮助她监督并辅导儿子做作业,还帮她发掘孩子的兴趣。前段时间她还发现儿子对烘焙有兴趣,为了支持儿子的爱好,她承诺儿子学成后,会买制作蛋糕器材让他能亲自做蛋糕给家人庆生。 新门社区“快乐暑期”活动营从7月中旬开营,活动开展时间为早上8:30-11:30和下午3:00-5:50,结合孩子兴趣及社区条件,开设手工制作、非遗文化体验以及作业辅导等不同类型的课程。 今年10岁的李芷妍是第二次参加“快乐暑期”活动营,对她来说在活动营里能参加比学校更丰富的兴趣活动,不仅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做蛋挞和蛋糕等美食,还能在老师帮助下从难以下手到熟练完成非遗“珠绣”制作。“我感觉很开心,所以才会跟爸爸妈妈说要报名参加今年的活动营。”李芷妍说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孩子学习制作蛋糕。王湘玲 供图 无独有偶,10岁的姜豪在活动营也收获颇多。初次接触珠绣课程的他,在一次次穿针引线中也体会到了缝补衣服的不易,他希望回家后,能用自己所学帮家里人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今年,我们区8个街道共开启55个‘快乐暑期’活动营,1500多名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由各个社区负责组织,自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也鼓励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通过社区报名参与。”鲤城区委文明办工作人员陈丽蓉介绍道,各活动营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文体运动、科技实践、闽南特色课程以及小小志愿者活动。 据了解,鲤城区关爱未成年人“快乐暑期”活动营由鲤城区委文明办主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展,是鲤城推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区广大未成年人办好事实事的重要举措,至今已连续举办10年。 |
东南网8月7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凯杰)近日,泉州市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个人事项综合窗口通过邮寄的方式,发出全区首张个体工商户“全程网办”营业执照。 据了解,市民何女士想开一家日用品销售店铺,但因事务繁琐,且身在外地,没时间到窗口申请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她便拨打电话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人员了解到何女士的需求后,窗口人员便指导她登录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通过“全程网办”的方式,成功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并在当天就寄出营业执照。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鲤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个体工商户设立“全程网办”,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为申请人提供材料上传、电子证照调阅、全流程在线审批等服务,同时联动“闽政通”APP在线签名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 “以往办理营业执照,申请人需要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填写表格和文书,步骤比较繁琐。”鲤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全程网办”则在申报环节将申请材料进行集中整合,由申请人在网上一次性完成填报,实现“一套材料、一次填报”,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材料提交、在线审批、执照领取。“申请人办理当天即可现场领取,也可选择邮寄领取。”该工作人员说。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灵活,是许多个体创业者的首选模式。目前,鲤城区现有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数量达61429户,占辖区市场主体总量七成以上。“全程网办”具有信息数据共享化、申报材料无纸化等优势,可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提高个体工商户登记效率,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来,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企举措,在全市首创“大综窗”集成服务,探索实行“一窗通办”试点,梳理生成“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同时,不断推动审批服务下沉项目一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接下来,鲤城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快、更优服务。 |
东南网8月4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淑媚)今天上午,记者从鲤城区了解到,根据《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务企业灾后重建十四条措施》《鲤城区激励“干部敢为、企业敢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和鲤城区委区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要求,推出“全速鲤办 共赢未来”服务企业灾后重建十条措施: 一、开辟灾后重建审批项目“绿色通道” 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涉及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审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审批办结。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帮代办”,企业、群众可通过线上办理渠道申报办理,保证政务服务“服务不减”“效率不降”。 二、积极推广灾后重建专有融资产品 积极推广泉州“信易贷”平台手机端信贷直通车小程序灾后重建金融产品专区,引导企业申请“同舟·易建贷”等定制化产品,助力受灾企业复工复产。 三、因灾伤害工伤认定快审快结 职工因工作等原因在应对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受到事故伤害申请工伤认定的,予以优先办理,对事实清楚、材料完整的,在10日内完成工伤认定工作。 四、推行水费缓缴不停供 落实“因台风受灾影响缴费确有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费用缓缴期,缓缴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缓缴期间欠费不停供、免收欠费违约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五、加强因灾电力设施维保服务 在全区社区、居委会、物业、电力表箱处提供就近服务电话,开展片区网格服务,协助受灾企业群众开展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免费移表、换表、表箱漏电保护开关安装更换等。 六、允许食品生产主体因灾保留许可证号 对因受灾导致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食品生产市场主体开展分类指导,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登记)证且有效期在2023年7月25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届满的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市场主体,受灾情影响无法在规定时间提出延续换证申请的,许可证书号码保留至2023年11月10日。 七、提高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100%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2023年底12月31日前,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80%以上。 八、加强灾后税费惠享精准服务 发布《灾后恢复重建税费优惠政策汇编》,汇集增值税等各税费种、延期缴纳税款等十二类支持政策,并通过“云”上办税服务厅,依托“税事远程帮”和全程可视服务,为纳税人“非接触式”办理各项税费减、免、缓、退等事项,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九、开展灾后恢复农业生产保障 在农业投入品、动物卫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农资打假、动物卫生专项整治等活动,切实保障受灾农户和企业合法权益,助力有序规范农业营商环境。 十、对受灾企业审慎适用执行强制措施 针对受灾企业采用经营性资产“活封活扣”柔性执行方式,审慎采取查封厂房、拍卖生产设备等经营性资产的强制执行措施,降低强制执行对受灾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
市民群众观展。李莹 供图 东南网8月4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莹)8月3日上午,“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南音藏品展”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刺桐艺术馆开启,共展出近百件展品,以“可见之形”展示南音无穷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北朝“阮咸”乐器砖、清末民初手抄本、洞箫、琵琶、三弦、拍板、清代民初指谱、老式唱片、留声机……走进展馆,满满的南音元素扑面而来,一件件与南音相关的藏品、实物拓片、珍贵资料等整齐陈列,将泉州南音悠久历史和文化脉络一一呈现。 这些展品由郭福荣、万冬青、黄东汉、新安文化、吴加增、杨扬旧书店、王鸿福等热心人士及企业提供,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展品要数南北朝“阮咸”乐器砖,据介绍,这件乐器砖于2006至2007年间,在南安丰州皇冠山古墓群首次发现,上面刻有古乐器“阮咸”图案,以及一块“吹拉弹唱”画像砖,对研究泉州的乐器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阮咸”向南传播的路线提供了重要物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南音表演。李莹 供图 “南音传承悠久、历代积淀、多元形成,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亦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泉州市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华平告诉记者,以往大家都是通过唱和听来了解南音,此次展览将让大家通过观看南音资料、器具以及品读南音历史,了解不一样的南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是鲤城区鲤艺知夏——“文艺两新”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据悉,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是福建省首批“‘文艺两新’实践聚集地”,园区内有着众多的“文艺两新”企业,在鲤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牵头下,联动园区多家“文艺两新”企业,共同策划举办该系列活动。 本次展览由泉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鲤城区委宣传部主办,鲤城区委文明办、鲤城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鲤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鲤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鲤城文投集团、泉州市收藏家协会承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展出时间为9:30-11:30,14:30-16:30,每逢周一闭馆,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刺桐艺术馆观展。 |
承天寺内,僧人清理树枝落叶。林万春 供图 东南网8月3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台风“杜苏芮”带来的狂风暴雨,给泉州不少宗教场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连日来,鲤城区民宗局深入辖区41处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摸排各宗教场所受灾情况,并协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据了解,此次台风对宗教场所内树木、建筑造成损毁,其中,开元寺内的古桑树枝丫受损,部分被截断;承天寺内一棵300年树龄榕树被整体折断,会泉宏船法师纪念堂的檐角雕龙掉落砸破屋顶。其余场所树木倒伏225棵、局部断枝277棵,瓦片掉落、建筑轻微受损20余处,部分路灯、烛台、盆栽受损。 “工作人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此次台风对各宗教场所的绿化影响较大,我们也立即组织人员对各宗教场所可处理的树木进行扶正、修复。截至8月1日,基础抢救工作已完成,树木复植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鲤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张晞告诉记者,他们还联合城管部门,做好承天寺古榕树的抢救工作。 开元寺内,开展树木复植工作。林万春 供图 在受灾宗教场所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上,考虑到部分宗教场所为文保单位,鲤城区民宗局也采取了不同措施。针对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帮忙协调文旅、住建等相关部门现场查看,并由专业修缮团队修复;非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帮忙协调住建等区直部门,分情况进行灾后修缮工作。 张晞表示,接下去,在宗教场所防灾减灾工作上,鲤城区民宗局将进一步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宗教场所减少损失。 |
参观鲤城区城市会客厅。鲤城区委人才办 供图 东南网8月2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来鲤城实习体验感很好,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回去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泉州鲤城。”……最近,来鲤城区开展暑期见习实践活动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知行计划·南燕”见习项目团队学生们说出他们的想法。 据了解,“知行计划·南燕”见习实践项目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校本部就业中心于2022年联动推出的地方党政机关见习实践项目,有利于进一步融通资源,加强南北联动,促进校区融合。为纵深推进人才“港湾计划”,推深做实校地合作,鲤城区委人才办负责协调、安排该团队来鲤城实习的相关事宜。 “该团队共有10人,他们学科背景多元、文理知识兼备,且均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们把他们安排到不同单位实习。希望他们在各单位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为鲤城发展贡献北大的智慧力量。”鲤城区委人才办工作人员许璇璇介绍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参观开元寺。李成浩 供图 在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里,鲤城区委人才办为见习团队安排参访鲤城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内涵、深入鲤城人才服务阵地,让他们亲身体验人才在鲤城的生活日常,感受鲤城对人才的满满诚意。此外,该团队还参与“党建引领打造‘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全领域治理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 今年23岁的尤怡靖同学是泉州人,但由于从小在外求学,她对鲤城区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此次实习让她对鲤城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她与小伙伴非常喜欢古城的“烟火气”,觉得在这里生活的市民幸福指数很高。这段时间,她经常通过微信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向大家推介自己的家乡。 “我很开心团队的小伙伴们会喜欢我们泉州,听到他们的评价,我感觉非常自豪。我们学校有不少福建人,其中有不少同学打算毕业后要回福建工作,返校后,我会做好鲤城的‘代言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鲤城、认识鲤城,希望他们将来毕业后能选择来鲤城就业。”尤怡靖告诉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团队成员合影。李成浩 供图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2级硕士李成浩同学也打算向同学们推介鲤城。他此次实习的单位便是鲤城区委人才办,在了解完相关人才政策后,他觉得这座城市不管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相当不错,充满机会,适合就业、创业,希望在自己的推介下,身处北京、深圳的同学也能主动了解鲤城。返校后,他也会时刻与鲤城区委人才办保持联系,了解最新人才政策。 “接下去,我们会从该团队选聘2名‘校园引才大使’,希望他们能发挥青年作用,积极推广鲤城的人才政策和泉州这座城市。”许璇璇告诉记者,“校园引才大使”也能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我们了解、收集和反馈校园求职群体的需求信息,并提出合理建议。 |
陈元生在大水中转移群众。泉州蓝天救援队 供图 东南网8月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实习生 罗雅丹)7月29日,泉州蓝天应急救援队队员陈元生在防抗台风“杜苏芮”中,不幸牺牲,年仅53岁。今天上午,陈元生追悼会在鲤城区金龙街道坑头社区举行,市民群众纷纷赶来,向这位救援英雄做最后的告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陈元生在暴雨中清理沙石。泉州蓝天救援队 供图 坚守救援一线 倒下前转移受灾群众22人 7月29日清晨5时许,台风“杜苏芮”登陆约19小时后,已备勤第4天的陈元生和队友接到指令后,便从鲤城出发前往南安洪濑支援。由于沿路树木倒伐、积水路段多,原本仅需1小时的车程,他们用了近5个小时抵达。当天9时许,抵达后陈元生与队友便投入一线救援工作。 大水中转移群众、暴风雨中清理公路沙石、马路中处理倒伏树木……从现场发回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陈元生坚守在救援一线。“从7月25日预备抗台风救援开始,他和队友们连轴转了好长时间,特别是28、29日,一直处于疲劳状态。”泉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长苏国顺介绍道。 救援英雄陈元生(左一)。泉州蓝天救援队 供图 陈元生倒下的位置位于洪濑大桥头,此时他刚与队友用橡皮艇转移受困群众22人。休息间隙,陈元生安静得有点出奇,且额头冒着冷汗,队友看出不对劲,询问过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就医。令人惋惜的是,当晚8时许,医生最终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当晚8时53分,被队友送回金龙街道坑头社区家中的陈元生,脚上黑色的作战靴上还沾满泥泞。 作为装备组组长的陈元生,在蓝天救援队微信群里的信息则停留在当天下午2时08分,当时他正在报告现场救援情况。队员们说,每每看到这条信息,都非常想念他们的“生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送别英雄陈元生。金龙街道 供图 闲不住的“热心肠” 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 陈元生追悼会现场,不仅有陈元生的家人、队友、邻居发小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还有曾经受过他帮助的市民群众。“热心”“闲不住”“无私奉献”是大家对他的评价,身边的人只要有需要他的地方,他随叫随到,从不计较。 “他永远第一个响应社区的需求,为社区工作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坑头社区副主任陈镜清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清明节,坑头社区后山突发着火,社区发动居民一起上山灭火,陈元生冲在一线,直到山火扑灭,他才与大家一起全身漆黑的回家。 陈元生(左二)参与救援行动。泉州蓝天救援队 供图 “做公益,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这次防台风去救援,还找朋友借钱加了油。”陈镜清说。据了解,陈元生一家的收入并不稳定,但从多位好友、亲人口中得知,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尽力投身公益活动。 陈元生的突然离世,让其妻子苏清彩十分悲痛。她说,从20多岁到现在,只要需要帮忙的地方就能见到丈夫的身影,丈夫的离去让她很痛心,但他也是家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
东街路口车水马龙。张钰琪 摄 东南网8月1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实习生 张钰琪 罗雅丹)车流顺畅、路面干爽整洁、海陆空交通陆续恢复运行、工业用电基本恢复至常态化水平……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过境后的第五天,在各部门和市民全力配合下,泉州这座城正全速恢复它原有的“容貌”。 在鲤城区鲤中街道东菜市场,卖蔬菜、瓜果的洪阿姨来自洛江河市,她告诉记者,因为居民储备食物的需要,台风正式登陆前两天蔬菜和水果销量很好。但台风过后,囤积的蔬菜由于售卖不及时全部坏掉,家中种植的丝瓜、甘蔗、香蕉等作物也被大风吹倒。“幸好政府这次防范很到位,也很快就收拾好,让我们可以出来摆摊。” 在西街景区旁,有几抹红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据悉,这是常年在市区组织公益活动的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该协会副秘书长陈煌炎介绍,志愿者们在29日起开始上街清理路面,清扫被台风刮倒在地的树枝,还到西街附近进行清扫工作。 “台风来,我们关闭门店,但线上外卖订单明显增多。现在台风过去了,虽然没有造成店面损坏,但游客数量有减少。”位于鲤城区的斯丹姜母鸭店内没了往日的大排长龙,只有零星的几名顾客在店内打包,“我们有信心会慢慢恢复!” 风雨过后的泉州处处流露着感动,泉州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台风前的城市样貌,这离不开一线工作者的奋力抢修与维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鲤城区鲤中街道东菜市场恢复往日的热闹。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市区主干道已畅通。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西街,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西街路旁,志愿者清理路面树枝。 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志愿者清理路面树枝。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状元街,被台风吹倒在地的百年榕树被保护起来,等待科学的“治疗”方案。 张钰琪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左邻右舍路边唠嗑。张钰琪 摄 |
调研现场。李泽波 供图 东南网8月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泽波)为加速推进台风灾后恢复工作,8月1日上午,鲤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战江南”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城建·田中里、站前大道西侧片区配套市政道路、承安工业厂房及配套项目,实地察看各项目受灾情况,详细了解项目复工复产情况,并同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询问亟需党委政府帮忙解决的困难问题。 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亲切慰问一线职工,勉励他们要坚定“战江南”决心、扛起“战江南”责任,加快速度恢复生产建设,齐心协力把台风带来的损失补回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当前,鲤城正加速推进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到减灾救灾、复工复产上来,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力促全区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鲤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林清泉说。 调研组强调,要抓紧复工复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在道路清障、设施加固、应急排涝、用水用电保障等方面,迅速行动、综合施策,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助力全区各重点项目尽快恢复建设。要做足要素保障。各职能部门、属地街道要积极靠前服务,及时了解掌握项目需求,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要强化责任担当。各业主单位、责任部门要对照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各项工作措施,倒排工期,加快在建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效,促进投资落地见效;区政府要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跟踪和督查,落实绩效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要谋划项目招商。以建设中央创新区为目标,以“战江南”重点项目为抓手,突出自身特色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资,优化提升产业生态,为鲤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
捐款仪式现场。李淑媚 供图 东南网8月1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淑媚)当前,鲤城正全力推进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加快对城市道路、水电、通信等的修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7月31日上午,泉州市鲤城区举行台风“杜苏芮”灾后重建捐款仪式。 据了解,此次捐款得到鲤城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他们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捐款总额达345万元。其中,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捐赠300万元,鲤城区工商联(总商会)捐赠20万元,香港泉州鲤城同乡总会捐赠10万元,鲤城区青年商会捐赠10万元,鲤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捐赠5万元。 “所有善款将统一汇入鲤城区慈善会账户,定向用于支持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助力鲤城生产生活加速恢复正常。”鲤城区慈善会副会长苏春阳表示,协会将认真做好款物接收汇总及拨付工作,提高善款利用实效,为鲤城灾后重建贡献一份力量,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爱。 “董事会一直密切关注台风灾情,秉承着扶贫、济困、助学、救灾的宗旨,我们一致同意捐赠救灾专款,全力支持鲤城灾后重建修复工作。”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董事长陈庆元告诉记者,面对超强台风“杜苏芮”,区委区政府科学部署,做足准备,并在灾后第一时间开展恢复工作,彰显了鲤城速度与温度,“泉州通淮关岳庙将继续支持政府工作,为鲤城贡献力量,希望我们的家园早日恢复美好。”陈庆元说。 鲤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欧阳春表示,面对台风灾害,鲤城统一战线汇聚力量,奉献爱心,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给全区人民群众送来温暖、传递信心。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好统一战线力量,积极组织开展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物资捐助、困难帮扶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
抢修人员现场布置接地线,设好安全围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7月30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淑媚 吴秋瑜 黄凯杰)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鲤城区多处电力设施受损,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鲤城第一时间成立电力、通讯抢修工作小组,设综合协调组、清障组、电力抢修组,建立微信群,鲤城区工信局、鲤城区城管局、各街道与电力公司直接多方联动、信息共享、协作协同,加速推进应急抢修工作,国网漳州供电公司也派出180人赶到鲤城,支援抢修工作。 古城:冒雨抢修忙清障 “28日台风间歇期间,我们就组织人员对全区故障点位展开排查、抢修工作。”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副主任黄青阳介绍,此次受台风影响,古城辖区约4万户居民用电受影响。“部分故障点位存在线路复杂、需要清障等问题,抢修难度较大。”黄青阳说。 为尽快为居民恢复供电,城区供电服务中心组织300多名电力抢修人员、17部发电车,分赴各故障点位连夜抢修施工,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也前来支援。“我们是28日晚上9点多到的,昨晚先开始现场勘察,研判故障点。”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应急抢修队队长林通松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共组织了37名抢修人员前来,将配合当地调配安排,全力以赴做好抢险保供电工作。 29日上午,抢修人员冒雨来到聚宝社区进行抢修。据了解,受台风影响,聚宝线路发生故障,向阳新村、传春幼儿园等周边1259户居民用电受影响。“经过勘察,我们判断该线路主要故障是树木压断电线杆,导致三相导线断线或者脱线。”林通松介绍道,风雨天抢修,危险性很大,需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抢修人员才能上杆作业。 在确认故障点后,社区积极组织人员清除树障,随后,抢修人员做足安全措施,上杆进行紧线作业,并更换后段导线,终于完成了线路抢修,并于下午4点多恢复送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现场抢修中。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新区:连夜抢修保供电 在江南新区,清濛供电服务中心、漳州供电公司应急抢修队共组织300多人参与抢修,他们昼夜奋战,全力抢修受损设施设备。28日晚11时,抢修人员正在浮桥街抓紧抢修,经过一系列勘测、排查,终于确认了故障点位,“该线路主要供给浮桥街道石崎片区,初步判断是受台风影响,树枝倒伏,压坏了电线杆上的绝缘子,导致线路损坏。”清濛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蔡冬晓介绍。 故障点确认后,抢修人员现场迅速制定抢修方案、分配任务。在设置好接地线、安全围栏等安全措施后,一名负责高空作业的电力工人穿戴好装备,冒着风雨,清除过高树枝等障碍物,爬到电线杆顶部,更换固定导线。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抢修,浮桥街道部分片区的供电线路抢修完成。 在各方的联动努力下,鲤城供电正有序恢复。据统计,截至29日晚,鲤城区共有74条电力支线受损,其中老城区46条支线受损,已恢复44条;江南新区28条支线受损,已恢复24条。目前,仍在紧张抢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