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出水大量德化瓷,印证德化瓷器在古代海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如今其产品亦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南海一号”的德化缘
历经时代变迁,德化龙窑依然文脉相承,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德化 供图)
本报讯 (记者 庄建平 王金沛 通讯员郑金勤 寇婉琼)昨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执行主席王山带领的专家考评团来到德化,对德化申报“世界陶瓷之都”工作进行复评。同日,远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正在慢慢揭开神秘面纱,船上层层叠叠的宋代德化古瓷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戴云山麓、晋江源头,历史和现实的交织,正将“世界陶瓷之都”的梦想照进德化。
“南海一号”试发掘出的瓷器中,过半产自福建泉州德化窑和磁灶窑。古船文物总数预计为6万—8万件,德化陶瓷数量可能占两成。因此,多名专家推断,“南海一号”始发港很可能是刺桐港(现泉州港)。
有学者发现,沉没的“南海一号”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推断船只可能是因超载导致沉没,这也说明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非常大。“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认为,德化窑业技术的发展和外销瓷器的大量出口,带动了德化本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国瓷器到达亚非和欧洲地区,也推动了当地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制瓷技术的提高。
“南海一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有望于今年10月正式施行。届时,更多的德化古陶瓷将会出现在世界面前。
“南海一号”装载的大量德化瓷器,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印证了中华民族通过这条商贸之路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友谊之路。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延续当年“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与世界各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南海一号”不是第一艘出水德化古瓷的沉船,也不会是最后一艘。迄今,世界多地的沉船都能见到德化陶瓷的身影。
回溯历史,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的陶器烧制始于新石器时代。唐末五代,德化出现陶瓷专著《陶业法》。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和“东方第一大港”的兴起而畅销海外,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德化烧制的白瓷,被誉为“象牙白”、“中国白”,一代“瓷圣”何朝宗的白瓷瓷雕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清代,德化陶瓷生产和外销都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发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以独树一帜的民窑青花瓷而闻名遐迩。上世纪初期,苏学金、许友义等民间艺人锐意创新,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殊荣。
改革开放以来, 陶瓷业逐渐成为德化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等三大产品体系。如今,德化陶瓷坚持“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全县陶瓷企业达1400多家,2014年陶瓷产值177.15亿元,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
2000多年来,德化窑虽历经时代变迁,但窑火不熄、文脉相承,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世界陶瓷之都”的荣誉也能花落此地。
“南海一号”带出德化瓷的辉煌
精美的瓷器曾在海底沉睡
□本报记者 庄建平 王金沛 通讯员 郑金勤 寇婉琼/文
图片由“南海一号”考古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古船发掘】
佐证始发刺桐港: 船上的货在泉州就能装满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长30.4米、宽9.8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发掘工作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已发掘陶瓷大量来自泉州德化窑系,专家推断:“南海一号”始发地很可能是刺桐港。
透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透明的玻璃,来自各地的游客好奇地看着这艘名声显赫的古船——“南海一号”。在古船上,船舷等木质结构被盖上白布并保湿,防止腐化,考古工作人员正小心处理船上的凝结物,将文物整理出来。目前,共发掘了8000多件文物。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黄铁坚表示,已发掘的瓷器过半产自福建泉州德化窑和磁灶窑,“目前来看,泉州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
“古船文物总数预计为6万—8万件,德化陶瓷数量可能占两成”,“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分析道,其他瓷器来自福建其他窑口和浙江窑口,尚未见到广州窑口的陶瓷,“个人认为,该船很有可能从泉州始发”。他分析说,多个方面能够佐证这个判断,比如船上货物在泉州就可以装满了,无需加货,又比如这是一条典型的福船,与泉州后渚出土的古船相似,而且从航线上看,也没有必要再到广东,因为停靠一次还要增加成本。
“古代交通不便,商船一般就近配货,降低成本。”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斌也支持上述观点,“‘南海一号’发自刺桐港的可能性极高”。
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王连茂、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德化陶瓷艺术大师等根据发掘瓷器、古船特点等进行分析,亦支持上述推断。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处理“南海一号”的瓷器,其中有大量的德化瓷。
【阅读延伸】
“亚洲第一吊”将最大远洋古商船拉出水
“南海一号”的发现完全是一次美丽的邂逅。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时,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沉船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是一个长30米,宽10多米,高3—4米,连带海底凝结物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整体打捞”即采用一个巨大的钢制沉箱,将埋藏于海底淤泥之下的古沉船及周身淤泥整体打捞上来。沉箱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分上下两部分。下沉箱高5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方便沉箱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上沉箱的底部预留了36对方孔,36根底梁将从中横穿而过。按照方案,巨型沉箱被压入海底后,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然后再从沉箱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还在梁与梁之间加防漏板和橡胶,以确保密闭。然后,上下沉箱分离。沉箱起吊前,全潜船下潜至与沉箱大约平行的位置,由具有4000吨起吊能力的“亚洲第一吊”之称的打捞船“华天龙”将沉箱平移至全潜船的甲板上,然后全潜船一边上浮,“华天龙”一边起吊,实现了“双保险”式整体打捞。整体出水后的“南海一号”沉箱经过加固后,被拖轮拖往临时码头,再通过气囊拉移的方法送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
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属首创,也为今后打捞古沉船积累了新经验。
2007年12月28日,“南海一号”成功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进行保存、考古挖掘及供人们参观。“水晶宫”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情况完全一样。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人们可以看见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工作场景。
2013年1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表示,启动“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万—8万件文物。
白釉刻花大盘
【历史追溯】
多国风格“定制瓷”漂洋过海走世界
如今流行的“定制风”,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在德化陶瓷产品中流行。当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多个国家的德化瓷器,根据客户需求和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在器型、釉色等方面进行了改变,显示出外向型经济的灵活性。“南海一号”发掘的德化瓷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德化外销瓷有“异国风”
在“南海一号”考古试发掘中,精美绝伦的德化窑瓷器重见天日,其中有国内难得一见的大型执壶、印花扁壶等。
“这么大的德化瓷执壶,我第一次见到。”“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给我们欣赏了一件德化窑青白釉印花执壶。该瓷壶为喇叭形口,束颈,颈部呈竹节状,有7道弦纹;耸肩,鼓腹,肩部印一圈花卉纹,腹部印竖向条纹,腹中以胎接痕分为上下组;矮圈足,无釉露胎。更为奇特的是,该执壶体形硕大,尤其是该执壶的流很短,不似以往出水的有长流的执壶,而且是直接与壶口连接在一起,壶口靠流方面还有半圈的隔挡,以免倒水时水从壶口处溢出,设计十分精巧,令人赞叹不止。该负责人认为,该器型应是专为外国市场定制的。
另一件德化瓷的器型也颇有新意。一件德化窑印花扁壶,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扁壶两侧堆贴有两排的鼓钉,壶之两面则分别模印有“福”“禄”二字及跳跃灵动的鹿,寓意吉祥。上述负责人表示,该扁壶造型也十分罕见。
当时,外向型经济已经对福建的经济影响巨大,德化陶瓷生产的风格也深受国外需求影响,根据当地文化、风情、习俗来做改变,因而出现不少国内少见的器型。上述负责人说:“比如,有五支钉的大盘,器型不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是外国人用的。碗的色圈不施釉,到了所在国再施以金银釉,显然是阿拉伯风格,葵口折沿碟也是根据阿拉伯国家需求设计的。军持器型来自印度,皮革、乳钉纹则是游牧民族的特色……”
“‘南海一号’上的陶瓷就是我国宋朝时期东南沿海省份外销陶瓷生产窑口的一个缩影”,黄铁坚推测,透着“外国风”的瓷器,有可能是“来样定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通商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青白釉印花小罐
德化瓷清代已达到全盛
“这种粉盒最多。”在发掘现场,“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指着一些正在脱盐池里进行脱盐的瓷器,给我们介绍发掘文物的情况。只见这种瓷盒大小不一、纹饰丰富、品种多样,釉色青中泛白、白中带青,盖面印有精美的莲瓣纹,造型精巧规整,“这是典型的德化窑青白瓷”。此外,发掘的德化瓷器还有碗、碟、壶、罐、盒、杯等各种生活用器。“南海一号”出水的德化瓷器,成为德化外销瓷发展的一个缩影。
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开始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据调查,德化现存的宋元时期的窑址多达33处,1976年发掘的屈斗宫古窑址,窑基全长57.10米,宽1.40—2.95米,共分为17间,其生产规模可想而知。宋元时期,德化瓷产品以青白瓷为主,主要是国外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器型主要有碗、盘、炉、盒、壶、军持等。这些瓷器造型优雅,釉色晶莹润泽,温润如玉。
明代德化烧制的白瓷,以其“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的玉质美感驰名中外,被誉为“象牙白”、“中国白”,标志着中国白瓷生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代,德化陶瓷生产和外销都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发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以独树一帜的民窑青花瓷而闻名遐迩,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清代“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已达到全盛时期。
瓷器底部的墨书依然清晰
碗底墨书浸泡千年仍清晰
在“南海一号”出水的古瓷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喇叭口”大瓷碗,其碗底书写的毛笔字迹在海底深埋浸泡千年后,依然清晰可见。这些有墨书款的德化窑青白瓷,有的碗底写着“李立”字样,也有的写着“林上”字样。
文字装饰,历来是德化窑瓷的一大特色。据《福建省德化碗坪仑宋瓷窑址发掘简报》介绍,在出土瓷器的内壁和底部出现不少如“林”、“林立”、“李立”、“三卿”、“张逅”、“后山”等墨书款识,很可能是生产者的产品记号,即陶瓷器货主标记自己货物,以免混淆。“李立”和“林上”就是其中的产品记号之一。此外,专家分析认为,宋代是我国对外贸易非常繁荣的时期,应“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瓷的需要,一些德化窑青白釉、米黄釉粉盒上印有“金”、“金玉”、“寿山福海”、“长寿新船”等祈求平安吉祥的字句,“福禄”扁壶则是此类的代表。“南海一号”沉船上的海量德化青白瓷,再一次见证了德化窑的繁盛,见证了刺桐港的繁华,为研究德化窑瓷器的对外输出历史和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增添了珍贵的资料。
追寻德化瓷辐射世界的“印记”
地 位
德化窑把文明散播到世界
“15世纪之前,东南亚的地层都是由中国的瓷片堆成……”这句话形象说明了中国瓷器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不仅在东南亚,在欧洲、非洲,中国瓷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理想的食用容器和高端装饰品,提高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其中,外销瓷的重要代表——包括德化窑系在内的福建窑功不可没。
陶瓷生产车间工人正在为工艺瓷上彩。
为多国提供理想食用器皿
用手抓、用树叶装、用硬陶盛——这是古时东南亚人民日常食用东西的一种状况。在中国陶瓷到达东南亚之前,当地居民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容器是很难的。
宋《诸蕃志》载:东南亚地区,流眉国“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勃泥国“无器皿,以竹编具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元《真腊风土记》说:柬埔寨寻常百姓,做饭用“瓦瓮”,做糕用“瓦铫”,以树叶为碗,用菱叶为匙,取椰壳为杓,盛饭用的“瓦盘”还是从中国进口的。明《东西洋考》也说:大泥国“以蕉叶为盘”。
食用的器皿如此匮乏,中国瓷器备受欢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明《瀛涯胜览》云:占城国对“中国青瓷盘碗……甚爱之”,《明史文郎马神传》也说:该国“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以德化窑系为代表的福建窑口的出口产品以日用之碗、盘、杯、碟为大宗,正是迎合了各国人民的这种迫切需求。这就是说,随着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瓷器的大量外销,中国瓷器逐渐成为各国贵族乃至平民十分喜爱的生活器皿。
“且不说树叶不适合作为食品容器,就东南亚当时有的硬陶而言,存在缺少釉面、不卫生、硬度低、易漏水、低温烧制而对人体有害等多方面不足,根本不是食品级容器。”“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德化宋元以来生产的瓷器,造型美观大方,釉色透明滋润,胎质坚致细密,不仅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的优点,而且表面光滑,易于擦洗,不漏水,无疑为各国人民,尤其是那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迟缓的地区,提供了理想的卫生饮食器,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认为,当时的东南亚没有生产瓷器,这些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入,甚至改变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福建瓷器不但在亚非地区受欢迎,在欧洲也卓有影响。特别是明清两代,由于产品质量的长足进步,花色品种的日渐增多,福建瓷器在欧洲人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推动了西人传统器皿的变革,瓷器逐渐取代了金银器。中国瓷器盛极一时。
2013年9月14日,央视《寻宝走进德化》录制现场。
制瓷技术在外落地开花
伴随着外销瓷输出的,除了文明,还有窑业技术。以中国制瓷技术为师,东南亚、欧洲等国逐渐发展出成熟的制瓷业。
陈春惠、林忠干在《福建古瓷外销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引用了多位专家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德化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
宋代德化窑发明的伞形支烧窑具,采用约高12厘米,直径8厘米的黏土柱,上托直径约40厘米的泥质圆盘,盘上再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一盘一层往上叠摞,直至窑顶,其状如伞,高度可达2米左右。粉盒、碗碟之类瓷坯就放在圆盘上。古陶瓷研究专家熊海堂在其研究中表示,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日本的铃木已代三在《窑炉》一书中写道,明代德化的阶级窑,由一个个状如馒头的窑室组成,各自成室而又彼此串通——也在明末清初时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到了明代,晋江一带的百姓大批移民菲律宾,带去了家乡的烧瓷技术,大量烧制中国式的陶瓷瓮。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盛赞德化的瓷器:“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1292年,马可·波罗归国时,从福建带回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尼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于是,又有了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的说法。当前,欧洲不少皇家陶瓷品牌的历史,还与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重要奠基人之一的朱培初在《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一书中谈到,17世纪以后,德化窑的乳白釉瓷流传至欧洲,其细腻洁白的瓷胎和著名的象牙釉令欧洲人惊叹。18世纪,欧洲瓷器艺术中心德国迈森的匠师柏格特,首先吸收德化工艺,开始试制真正的硬质瓷器,约于1715年成功仿制出两件德化白瓷。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瓷器的热潮。乾隆五年(1740)前后,英国的切尔西和“弓”瓷厂大量仿制德化瓷,法国的圣科得和钱蒂雷瓷器厂、丹麦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厂等,都先后吸收了德化窑的先进工艺,所烧制的白瓷器皿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德化制瓷技术影响世界,也造福了当地百姓。
民窑烧瓷造福当地百姓
“把不值钱的土,变成值钱甚至昂贵的瓷器,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如是评价德化陶瓷业的发展。
德化陶器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至唐朝时,德化出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德化屈斗宫宋元古窑址是我国宋元时的古外销瓷重要遗址之一,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窑址系独特窑炉类型——“鸡笼窑”,其长度居同时期福建古瓷窑之最,也是我国目前发掘最长的宋元时期窑址。
“德化拥有瓷土、水源、木材、地形等烧制陶瓷的条件,当窑业技术传入那里,就得到发展和成熟,并带动了当地人的就业”,上述负责人分析,同时,德化制瓷技术的成熟,亦带动了人员的再次迁徙和制瓷技术的传播,“整个福建窑系的发展就得益于这种人员迁徙和技术传播”。因此,外销瓷产业的发展,应该说,亦造福了当地百姓。熊海堂说,“福建窑口对于产量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也是由于这种缘故。
在该负责人看来,少数人使用、存量不多的官窑,对社会、经济影响很有限。而以德化窑系为代表的民窑,技术开放、产量巨大,瓷器生产成了支柱产业,促进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德化制瓷技术成熟
启 示
如何“食古而化之”
21.7万人次,这是“南海一号”所在的海陵岛今年“五一”3天接待的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这样的成绩足以甩开不少县市几条街,况且海陵岛是仅辖两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这一切,完全可以归功于“南海一号”。
10年前,在“南海一号”及其“水晶宫”入驻海陵岛前,这个漂亮的小岛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拥有“十里银滩”、“广东鱼仓”和丰富的滨海资源,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爆发点,旅游业不温不火,岛上并没有像样的酒店、娱乐等配套设施。
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从发现、打捞到落户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让海陵岛一下子有了世界级的曝光和宣传,其亮丽的身姿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眼光。
当地政府顺水推舟,围绕“南海一号”这一独有的文化品牌,对海陵岛的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规划。“南海一号”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在博物馆尚未建成开放时,已经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旅游、参观。在博物馆建成之后,先后有保利、恒大等著名开发商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周边投资开发,多个知名酒店品牌也相继进入,目前已形成集文化产业、旅游、房地产等项目的巨大商圈。如今,岛上另一座大型博物馆——广东海洋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已被列入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工程和全省的“十二五”规划中。
景观还是那些景观,资源还是那些资源,唯一的变量,是强大的文化品牌。在海陵岛的采访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集聚效应,感受到文化对当地旅游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如果不是交通不够便利(飞机和高铁无法直达),海陵岛的旅游产业还将再上一个台阶。
文化旅游,如今与自然旅游一起为人们所热衷。事实证明,考古带来的名胜与古迹,在依法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完全具有巨大的磁吸力,围绕其进行产业链设计,能够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这方面,阳江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人文古迹众多,潜在价值有待系统性开发。以德化为例,千年窑火延绵不断的“中国瓷都”德化县,拥有商周原始青瓷窑址、屈斗宫宋元古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龙宫(全国独有的祭祀窑神的圣殿)、月记窑(400年前使用至今的古龙窑)等一大批丰富的文化遗存,拥有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九仙山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一旦加强陶瓷文化遗存与自然山水资源的有效整合、互动,以文化古迹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人流,以自然景致来留住游客,创造舒适体验,岂不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以文化来拉动和引领产业,显然易于创造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欧洲仿制德化瓷 国外仿制的德化瓷还带有中国印记
链 接
德化瓷在古船上的“痕迹”
德化陶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在出口陶瓷中占到很大分量。世界各地海域古代沉船的发掘中,几乎都有德化瓷现身。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
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海域发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沉没。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1986年开始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发掘,持续了十年。这条船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它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999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发掘中国清代“泰兴号”沉船一艘,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德化瓷器35万件,由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拍卖。
2007年在阳江海域发掘的“南海一号”南宋商船沉船,出水大量外销瓷器,其中德化瓷占大宗。
2009年南澳海域“南澳一号”明代商船的发掘,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本报记者 庄建平 王金沛 通讯员 郑金勤 寇婉琼/文 德化 /图
青白釉四系小罐
青白釉印花执壶 (寇婉琼 摄)
德化瓷造型精巧规整
德化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之一。
青白釉印花盒
原始青瓷瓷片
何朝宗《渡海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