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共完成40.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1.2%,超序时进度6.2%,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项目建设 刷新进度条 一批项目进度条刷新。政永高速公路德化段有新突破:今年以来,项目共完成投资4.5亿元,占年度计划27.49%,目前该项目B合同段石牛山收费站工程桩基工程顺利完工、ATB—25沥青碎石层上基层试验段铺筑圆满完成。国道G358线安溪城厢至官桥段公路工程(第V标段)有序推进,项目路基工程已完成90%;目前路基附属及市政管线等正在施工中。金屿大桥、百崎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项目均已进入陆域、海域全面施工阶段,其中金屿大桥已完成桩基75%,百崎通道已完成桩基31%。 一批项目新开工。贯穿虎邱、西坪、芦田、龙涓等四个产茶重镇的“绿色大道”——国道G358安溪虎邱至龙涓段公路工程已于今年2月正式开工。沙厦高速德化草村出入口工程也于今年3月开工,计划建设工期24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德化县西半片乡镇30分钟上高速,为沿线服务产业布局优化和全域旅游战略的稳步推进筑牢坚实的交通根基。 运输服务 港口多个“首次”亮相 今年1月14日起,泉金航线班次由原有的每日1个往返航班增加至每日2个往返航班。今年第一季度,泉金客运航线累计载运旅客21553人次,同比增长271.5%。 泉州港也实现突破,多个“首次”亮相。一季度港航建设投资完成1.5亿元,泉州港锦尚作业区6号泊位工程使用港口深水岸线获交通运输部批复;锦尚作业区开通福建首条直达东帝汶海运航线,启动市场采购外贸出口业务,“一带一路”航线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斗尾港区完成首船丙酮原料接卸,首次外贸进口乙二醇,进一步助力石化产业布局的加快完善;围头港区成功实践首票海铁联运。 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拓展公铁水联运业务,共完成6票公铁联运、10票公水联运业务,累计运送货物约400吨,实现陆运、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 此外,招商引资也有新进展,我市新增4艘集装箱运输船舶入籍泉州,总载重吨约22.1万吨,最大吨位达6.1万载重吨。 智慧交通 全省首创智慧执法新模式 科技治超不断提速。今年以来,分批启用全市33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设备,提升“线上+线下”治超执法效能;3月底全省首创具备认知决策能力的智慧执法新模式,逐步实现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执法典型场景提智的双向奔赴。 推广AI智慧路面巡检等技术在公路路面病害自动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今年以来,通过每周对电子围栏内的路线巡检一次,巡检路段里程(3车道/车次)约120.75公里,累计巡检(车次)里程约1127公里。采集和识别路面病害(去重后)24578处,其中严重病害62处,一般病害3778处,轻微病害20738处。(通讯员 林燕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