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举小事为例,逛街时找公厕,就够难的了。家住市区清源街道的王明源先生因为肠胃不好,常常要碰到这样的难事,恰恰是因为这样,这“如厕难”反而激发了他的创造力,经过4年的钻研,他终于造出了流动公厕。
四年来屡屡失败
失败品当废品卖
王明源说,自己设计的流动公厕与普通公厕最大的不同是:无臭味。
“因为我设计了一个微生物处理循环水系统。”他打开公厕后面的铁门,指着一个人高的铁箱子说,“通过这个系统,排泄物可以经由发酵—降解—消化—回流四个流程循环,不用排出,也不会有臭味。”
“为了这个设计难关,我头发白了不少呢。”王明源笑说,作为一个“门外汉”,他边学边问,“看书、查资料,向朋友打听,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不耻下问嘛。”
即便付出了比专业人士更多的艰辛和努力,王明源的探索之路还是没能一帆风顺。“4年里,我不知道失败了多少回。”王明源说,因为“不专业”,他制作出来的样本不是这出了问题,就是那出了问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用切割机把它们都毁了,当废品卖掉。”
发明初衷很简单
就是遭遇“如厕难”
“朋友都说我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王明源说,4年下来,到全国各地考察、设计图纸、买材料,而这个大玩笑的初衷,仅仅是因为他以前肠胃不好,逛街时经常找不到厕所,每回只能难堪地到大商场、餐饮店借厕所。
让他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寂寞。“曾经有人要跟我合作。”王明源说,两年前,一个浙江商人听说他在搞发明,特地前来跟他谈合作,不过这个浙江商人最终还是放弃了与他的合作,“可能他回去后又慎重思考了。”
“可是我不想放弃!”王明源说,他相信泉州人也能制造出最生态最环保,能节约建材的流动公厕,“现在泉州市区的土地寸土寸金,这个流动公厕只有2吨左右,只要用叉车一铲,就可以移动到别的地方。一天可供150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