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于15日-16日,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省领导来泉州调研,重温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的“晋江经验”,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此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晋江经验”是“泉州经验”一部分,对晋江的肯定也是对泉州的肯定,总结“晋江经验”,也是总结“泉州经验”。我们在学习贯彻省领导来泉调研讲话精神时,尤其要学习、运用、创新、丰富“晋江经验”,使其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打好“五大战役”、实施“两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动力。今日起,本报推出一组述评,与广大读者分享泉州这片热土上滋养的“晋江经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泉州晋江,注定是个不甘寂寞的地方。
西晋时绵延千里的迁徙之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明清之后的大批海外移民——多元文化的交融,历史经验和现代精神的交织,铸就了晋江、乃至泉州人“敢拼、爱拼、善拼”的性格。这样的性格特质,在继往开来的发展历程中,呈现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可以说,这就是演绎“晋江经验”的活力之源。
思想决定行动。“晋江经验”再次证明:只有思想解放了,才有行动上冲破桎梏的“敢拼”。
乡里乡亲,兄弟朋友,把酒言欢。探讨商机,投入股金,签字画押——30多年前在泉州,特别是在晋江街头巷陌上演的这一幕,现代人或许习以为常。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这不啻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在那个年代,一顶“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是戴在国人脑门上的紧箍咒;一系列关于资金、雇工、价格的敏感问题,如锁在先行者脚踝上的镣铐。正是这个时候,晋江人从解读、运用政策,到改造、适应条件,再到剖析、应对困难,一步步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从1980年晋江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规定企业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就可以看出,晋江人已经超越了传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们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独辟蹊径,办起了“小五匠”农村工业;在民营企业姓“资”姓“社”的问题前,绝不徘徊,戴上了挂靠集团和境外企业的“红帽子”、“洋帽子”;在拓展市场的营销困境下,撒开了“五十万供销走天下”的销售网络。在披荆斩棘、前仆后继的发展历程中,走得筋骨强壮,气势昂扬;在穿越金融危机寒冬时,不仅把品牌做大做强,更瞄准了资本运作,在企业改制上市方面再吐“一枝花”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