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对叛逆期的孩子尝试下放权利
17岁少年苏某鑫因“一时赌气”,给家庭酿下了苦果。他为何会这么做?这一家庭悲剧,又给世人带来哪些警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长期从事家庭研究的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朱冬亮教授。
朱冬亮称,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称之为青少年的叛逆期,属于最懵懂的时期。这时期的人,往往会通过极端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若像放风筝一样拴着孩子,最容易使孩子的叛逆心理集中爆发。
他说,17岁的苏某鑫恰好处于叛逆期,换句话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因此,苏某鑫采取跳楼的极端方式要挟,以博取家长的妥协退让。
“这时期的孩子,你看得越紧,他想挣脱的欲望越强烈。”朱冬亮说,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比如自主权、时间支配权、家庭内的表决权等,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
朱冬亮还建议家长,在叛逆期孩子面前,尽量少说“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因为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
另外,朱冬亮还介绍了5种亲子沟通技巧:
第一,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地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第二,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时,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就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第三,忌从学习入题。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是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等把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第四,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第五,允许孩子犯错。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 2011-06-05汽车北站附近一男子从宾馆跳楼 当场死亡(图)
- 2011-06-02台“最牛跳楼者”:议员陪喝啤酒搏感情终被软化
- 2011-05-31清大女博士生与同学讨论论文意见不合 跳楼命危
- 2011-05-31“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惊人之语警醒谁
- 2011-05-31万昌科技拒绝谈判 股东艾群策称自己曾“被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