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许钹钹 实习生 林俊芳 王盼琛
前天晚上10点多,店主老蔡赶到市区水门巷竹器店时傻眼了:店内迎进了一尊观音佛像。一夜之间,竹器店成了观音宫。迎进观音佛像的群众之一,是泉郡三义庙董事会成员老杨。他说,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该店铺的地方就是观音宫,董事会此前与海滨街道办事处几次协商不成,最终决定在农历六月十八晚上先请进观音佛像。
老杨:该地是观音宫原址
“晚上10点多请进佛祖的。”迎进观音佛像的群众之一,是泉郡三义庙董事会成员老杨,他说竹器店从清朝顺治年间起就是观音宫,“文革”后,观音宫被毁,店铺产权收归公社,观音佛像被请至三义庙。多年来,他们一直想在原址重建观音宫。去年10月份左右,董事会成员开始和海滨街道办事处协商。董事会提出,将仍以租赁形式向街道租用店铺,租金按原租金支付。“当时办事处说要研究一下,到现在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回复。”
店主:承包竹器店30多年
竹器店店主是老蔡。“合同一签三年,约定每年向街道交多少管理费,管理费逐步增加,到现在8000多元。”从老蔡承包竹器店到现在,已有30多年历史。
“一个多月前,有个原来的同事打电话给我,说了要请观音进店的事情。”老蔡说当时他回复,财产是属于街道的,应和街道协商,协商好了,他自然会按街道的通知办。
老蔡一再强调,对于神佛之事,他不会反对,“只是进去之前至少应该让我知道一下”,老蔡说,事实上,当天晚上请观音进店时,店铺的门是上了锁的。
街道:已上报 将妥善处理
海滨街道办事处陈副主任说,新中国成立前竹器店确实放过观音像,但“文革”之后资产重组,店铺产权已属街道所有,近三四十年来都由街道经营管理。
陈副主任说,设立宗教场所需要经过审批,如果审批手续不完整的话,也可以由双方协商,而不应该直接进入。目前他们已将此事向上级部门汇报,会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