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热心人士再次聚集泉港清善庵看望彬彬。
实习的她:
梦想成名记助人
以前的彬彬,是记者笔下的故事主人翁;现在的彬彬,已经在记录别人的故事了。虽然还在念大一,但是已经开始迈进媒体实习的彬彬,更期待“记者麦彬彬”的日子早点到来。
彬彬更能懂得社会的冷暖。19年前,清善庵的释福量师父在庵中走廊里发现了出生仅20多天的彬彬,收养了她。彬彬和另外4位跟她命运相似的姐妹,以庵堂为家。靠着师父辛勤的耕种和热心人士的接济,2010年,彬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
去年8月26日,“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已到兰州大学报到的彬彬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记者”是崇高的职业,就像行走江湖、古道热肠的侠客,勇于追求真相,帮助民众排忧解难……我想成为这样的记者,成为社会需要的记者,展现人性的真善美,维护正义,追求真理。像你们帮助我一样,将来我也会用手中的笔、相机,帮助困难的人……
彬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暑期,通过老师介绍,彬彬在福州一家媒体实习。实习期间,彬彬奔波于福州大街小巷,采集不同的新闻事件,踏出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一个月下来,彬彬晒得更黑了,但“她的笑容更多,更阳光了。”
幸运的她:
见证各界大爱
提到彬彬,就不能不提到抚养她长大成人的释福量师父。对于彬彬而言,47岁的福量师父是姐姐,更是母亲。
彬彬管释福量叫“阿姐”。彬彬说,“阿姐”27年前捡到第一个被遗弃的女孩,为她起名阿参,那时,阿参唤师父“阿姐”。彬彬是第二个跟着叫福量师父为“阿姐”的孩子。1991年3月,刚出生20天就被父母遗弃在庵里走廊的彬彬,大声啼哭,引起了正在扫地的福量师父的注意,师父收留了她。此后,释福量又先后收养了3个相同命运的女孩。
除了靠庵里微薄的香火钱,释福量还种了三分地的花生、大豆,暑假往往是农忙时,彬彬的身影经常和师父在地里出现。和其他女孩不一样,彬彬打小起,皮肤都是黝黑黝黑的。除了老大阿参已经从莆田佛学院毕业外,包括彬彬在内的其他4个女孩,都还在念书,福量师父的担子很重。
幸运的是,近年来,彬彬的境遇得到了泉港区各方的关注,除了政府部门,很多社会人士也伸出援手,帮助彬彬和她的师父。“没有这些好心的叔叔阿姨,我的明天都不知道在哪里。”昨日,彬彬不断向好心人鞠躬,表示深深的谢意。相比去年,彬彬长大了,也更加懂事了。
正是毫无血亲的“阿姐”,商海里打拼的企业家,乐善好施的好心人……不同身份、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用同样的慈爱,演绎着人间真情,孤儿彬彬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诚如一位热心人士所言,这些爱心感动着我们,也在向社会传递着温暖。当这种爱心助学、乐善好施的慈善风气渐渐宣扬开来时,我们的社会就会更融洽、更和谐。 (记者廖培煌 林劲峰 实习生陈瑜婷 文/图)
需要帮助的高考特困生和有意参与此次助学活动的热心人士可拨打泉州晚报社助学热线:0595-22200000
泉州市慈善总会助学电话:0595-22500671
泉州市慈善总会助学账户:356052012(泉州银行丰泽支行)
户名:泉州市慈善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