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植)开学在即,在暑假中放松的孩子们就要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了。昨日,记者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每年临近开学,都有家长带孩子治“心病”。相关人士提醒,克服“暑期综合征”不要操之过急,要让学生提前“收心”,尽早适应开学。
“暑期综合征”患者多
扬扬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四年级了,这个暑假,他有时把自己关在电脑房疯狂玩游戏,有时一睡就是一个下午。前几天,扬扬的妈妈发现他的暑假作业还有一大半没做,马上逼其完成作业。可没想到,只要一提做作业和上学的事,扬扬就喊头痛。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陈医生说,扬扬没有生病,是心理在作怪,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暑期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精神懈怠、困倦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经过自由的假期后,有些学生为了逃避上学,出现恐惧的心理,扰乱了生物钟,从而出现类似生病的症状,比如肚子疼、头痛等。
暑假仅剩一周左右,记者获悉,这几天市区各大医院的“小病号”增多。
调整作息提前“收心”
陈医生和林女士建议,家长应该在开学前一个星期为孩子“收心”,调整作息。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生物钟,逐渐适应校园作息,情绪平稳过渡。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生活、娱乐有机结合。要给孩子上学的紧迫感,经常提示孩子要上学了,或是陪同孩子检查作业,购买新文具,让孩子顺其自然明白,该为新学期做准备了。
他们认为,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暑假综合征”,但一般在上学一两周之后症状就会消除。家长在调整阶段不能心急,不要以强硬的措施命令孩子,否则孩子容易产生抵抗情绪,要以引导、鼓励和亲情互动方式诱导。新学期开始后,孩子在假期养成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社交与学习,这就需要家长在此期间多多给予鼓励和宽容,老师在开学之初也要注重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孩子。
暑期易养成不良习惯
心理老师林女士说,学生在暑期里过于放松,养成吃完就睡觉、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等不良习惯,这种过度放纵的家庭生活方式,容易引发“暑期综合征”。
据介绍,“暑期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集中在年纪小、容易被环境或事物左右的孩子。这些孩子自制能力较差,在假期被一些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如没人引导或是制止,容易沉迷。陈医生说,小学生心智未成熟,一旦假期太放松而家长引导不利,就会出现这种症状。
- 2011-08-24大一新生开学消费火爆 手机等数码产品最受青睐
- 2011-08-24开学庆祝聚会火热 专家担忧显摆会扭曲孩子价值观
- 2011-08-23开学经济曝学生消费成人化 专家:家长须引导
- 2011-08-23开学在即小“候鸟”不舍还乡 期待来年重返泉州
- 2011-08-23泉州中小学秋季课本费调整 鲤城区小学下月开学
- 2011-08-22市民择校选择多 鲤城小学合八为四下月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