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林铭珊 陈淑华 吴晓凤)这个秋季,随着晋江“六省一市”高中教学班招生范围的扩大,更多的外省籍孩子们在第二故乡就能聆听到家乡老师的授课,学习的也是自己今后返乡参加高考必需的高中教材。
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的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粉刷成橙色的走道护栏在淡黄色的教学楼中分外显眼。新学期开学在即,不大却光线充裕的办公室里,数名教师们正在接受异地高中教学班新老学生们的报名。交谈中,该校陈校长告诉记者,2009年,学校尝试开设川、渝、皖、赣籍高中教学班。该班运作方式就是:学生们的学籍挂靠在家乡的对接中学,所用教材也是家乡的,由学生所在家乡省份的老师传授相应省份的青少年课程。如此特色教学,将使他们在三年后返乡参加高考时,不再有教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麻烦。今年秋季,异地高中班扩大到川、渝、皖、赣、湘、鄂、贵等六省一市。招生范围扩大的消息传开后,学校咨询电话火爆。“2009年新开班时招收了40多名学生,今年到现在已经招收170余名学生。”陈校长说。
老家在湖北十堰的柯云云就是学校的一名新生。其父母来泉务工6年,她也跟着来泉读书6年。“我秋季就升高中了,本以为必须回家乡读书,成为‘留守学生’,挺难过的。”当得知异地高中班今年把湖北籍的学生也纳入招生范围后,柯云云的爸爸第一时间为小柯报了名,一家人笑逐颜开。
晋江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古人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很多人则是“孩子小,不远游”。在“留守学生”日渐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到自己上班所在地求学。如今,在晋江上学的外省籍孩子已达15.7万人。但困扰当地教育部门的一个问题是,因我省的高中教材与外省市的不一致,外省籍的孩子如果在晋江上高中,回老家参加高考时会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异地高中教学班的开设,较好地解决了外省籍青少年在泉就读高中的后顾之忧,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2011-08-27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的另一面
- 2011-08-19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 因分流太远辍学告政府
- 2011-08-19北京连续关停2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遭网友质疑
- 2011-08-17北京教委回应关打工子弟学校 不让学生失学
- 2011-08-18北京海淀5所公办小学接纳打工子弟学校学生
- 2011-08-16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停 涉及近3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