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13日讯(记者 何金 通讯员 李绍鹤)近日,惠安县十多家石雕龙头企业及当地行业工会的专家联合起来,起草石雕行业首个省级地方标准。被誉为中国石雕之乡的惠安,面对石雕行业这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困境,终于迈出了转型提升的关键一步。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惠安石雕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与现代雕艺相结合,使石雕文化含量更高,门类更全,形成了圆雕、线雕、浮雕、影雕、微雕、沉雕六大类石雕工艺品,成为全国最大的石雕石材集散地。
在石雕产业的带动下,惠安已发展形成矿山开采、石雕石材机械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产业体系。惠安石雕工艺享誉海内外,惠安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 之乡”称号,惠安石雕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惠安全县有中外合资、联营、个体等形式的石雕石材及配套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11.8万余人,2010年,石雕工艺品产值超过100亿元,产品90%以上出口,出口量占全国石材出口总量的43%,出口的碑石几乎垄断了欧日韩市场,石雕石材产值、规模和出口量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转型之迫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惠安石雕业开始遭遇新烦恼。
产品同质化,行业白热化杀价。当地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安现有的石雕石材加工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小企业和小贸易商相互恶性竞争,造成各种档次的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下降。
其次,企业规模、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惠安的石雕石材企业大都为小型私营企业,在全县1300多家石雕石材企业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家左右,占企业总数的0.8%,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730多家,占企业总数的63%。85.5%的企业属于年产值数百万元以下的小规模企业,这些小规模的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参与竞争时就显得底气不足。
商标意识与创牌热情的缺失,也是一大软肋。惠安石雕石材行业曾经研制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石雕艺术作品,而享誉海内外的影雕技艺更被誉为“中华一绝”。然而,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些精华作品一面世往往迅速被轻易复制。复制石雕艺术作品的成本低而且鱼目混珠,给惠安石雕石材行业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惠安全县石雕石材企业的注册商标仅50多件,获省级著名商标和市级知名商标认定的也屈指可数。没有全国性的驰名商标,这与惠安石雕石材行业“融承中西文化及建筑艺术之精华”的声誉和“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 之乡”的地位极不相称。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在给外向度高的惠安石雕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没有取得定价权的前提下,不少出口型企业面临“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惨淡现实。
此外,由于金融政策波动,去年以来,在紧缩的信贷政策下,越来越多的石雕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现状。多数石雕中小企业对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尤其是缺乏对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了解,很难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和进行贸易融资。
- 2011-08-01惠安石雕起草省级地方标准
- 2011-08-29多少惠安石雕成就各地“标志” 亟须创新高手
- 2011-08-26惠安崇武镇举办当代石雕艺术展 废石变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