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三五”工作法为非公党建添活力 “五共”强作用

qz.fjsen.com 2012-04-25 10:26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100多件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年创产值超过5400多亿元,财政收入、就业岗位均占全市90%以上的份额……打开泉州城市名片,非公经济无疑是其中最抢眼的一笔。如果说,是品牌企业、活力企业推动了泉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那么,在支撑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党建工作迸发出的活力。

近年来,泉州市按照习近平同志“希望(泉州)把联系点办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示范点”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全国联系点的先行先试作用,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延伸提升“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实施非公企业党建“三五”工作法,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为泉州市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和现代化泉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五化”创体制

泉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起步、发展、提升、完善四个阶段,不懈的探索创新,最终成就了泉州非公企业“百花齐放”的党建胜景,并成为中组部和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的联系点。

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层级管理的做法,在市、县两级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在80多个非公企业较多的乡镇(街道)成立企业党委,将150多个企业较多的村(社区)升格为党委或总支,健全了市、县、乡、村(企)四级联动的非公企业党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坚持思想认识先导、规模企业先行、适合组建先抓、不够条件先派、群团组织先建,抓好党组织组建,并采取“提升一批、撤销一批、整合一批”综合措施,着力解决党组织空壳化、家族化等倾向性问题,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同时,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实际,泉州市积极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涉企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和指导工作体系。

组织设置多样化、领导管理层级化、党的活动区域化、工作推动系统化、责任落实常态化,在“五化”的推动下,目前全市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000多个、工会20000多个、团组织4000多个,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全市所有非公企业。

“五双”建机制

要求难落实、业主难支持、党员难覆盖、活动难开展、组织难加强,是长期困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

泉州市各级党组织探索总结出“班子建设双进入、党务干部双选聘、党员队伍双培养、党群活动双联动、党建经费双保障”的“五双”机制。

企业党组织“无人办事”?泉州市按照社会招聘、企业内聘、机关事业单位选聘的思路,探索地方基层党委与企业共同选拔、共同聘用、共同管理企业党务干部,推动企业党务干部队伍职业化,目前全市共“双选聘”企业党务干部800多名。

党建工作业主难支持?泉州市实行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决策管理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企业党务工作者兼任群团组织负责人。目前,全市76%的企业党组织书记由业主或管理层党员担任,36.2%的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群团组织负责人。

责任编辑:谢玉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