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永春一位教师40年的坚守 以校为家当“孩子王”

qz.fjsen.com 2012-07-11 16:51  施由森 姚德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11日讯(记者 施由森 姚德纯)一床盖了10多年的棉被、几十本已经翻得破旧的教育类书籍、10多本荣誉证书……6月29日,在永春县达埔镇乌石小学简易宿舍里,张文忠一个人静静地收拾着行李。

“学生们要我7月7日走,他们说要给我过生日,但我自己不想。”想到要离开耕耘了一辈子的三尺讲台,离开大山里的孩子们,张文忠充满了不舍,“怕到时候会受不了,所以就在学生放假的时候,一个人整理行李。”

不顾家人反对,大山深处当“孩子王”

张文忠家在达埔镇金星村。1973年,21岁的他高中毕业。家人希望他能够找一个好工作,再不济就去帮人拉煤。

“当时拉煤一个月可以赚上百元,在那个年代,10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张文忠说,可自己喜欢当老师,虽然一个月工资仅20元。

最终,张文忠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到离家百里远的大山深处,坑仔口镇西坪小学苏坑分班当起了民办教师。

当时,条件异常艰苦,陡峭的山崖、崎岖的山路,学校的房屋四处透风,很多老师不愿待下去。

张文忠到的时候,学校还没建好,墙只砌到一半,房间里什么都没有,一到夜晚,各种不知名的鸟兽叫声夹杂着呼呼风声。“当时,张老师一个人住在学校,生活非常艰苦,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竹林水,用3块石头垒成小灶烧水做饭,两条长椅加一块木板就是一张床。”曾与张文忠在苏坑分班共事的官联辉老师说起那时的生活条件,还直摇头。

张文忠坦言,本来与他同住的老师不敢住校,一个人住在学校,恐惧加上无聊,当时差点溜之大吉。

三个月的相处,学生们都喜欢上这个年轻的老师,他上课认真负责,有热情,经常家访,而且会吹笛子,唱歌也好听。

“好不容易来了个老师,怎么能让他走?”听说张老师夜里一个人感到有些害怕,家长们很着急,聚在一起合计,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晚上轮流到学校陪张老师,或者把老师接到家里住。学生和家长们的真诚挽留,让张文忠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从此把根扎在了山里。

在分班学校,张文忠教的是复式班,同一间教室、同一节课要教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虽然辛苦,但他仍过得有滋有味。“这种清贫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年轻老师来说,可能根本无法想象,但对我这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农村青年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张文忠说。

以校为家,想尽办法为学生省钱

1978年,张文忠被调到荷殊分班任教。这是一个产煤区,许多村民想的是挖煤赚钱,根本没想到去读书。在乡里提议下,张文忠义务办了一个夜校扫盲班。

就这样,张文忠白天为孩子们上课,晚上还得为大人们上课。由于张文忠的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张文忠坚持每周一至周五晚上上课,把夜校办得有声有色。“没有张老师,我们就不认识字,就无法跟人做生意了。” 如今,很多荷殊煤矿主说起张文忠仍充满感激。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张文忠常常自己修补桌椅,背起柴刀上山砍柴火……虽然,累得浑身酸痛,但他觉得能为学生省下一分钱也是好的。

由于长期以校为家,张文忠对家庭无暇顾及,再加上当时交通非常不便,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妻子孤身一人留守家里,时间一长难免有些怨言。1975年,张文忠婚后的第三年,妻子最后发出通牒,要么回到她身边,要么分手。最终,张文忠选择了大山,选择了那些离不开他的孩子们,他的老母亲因此大病了一场。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