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循环经济废石再利用 “织”石为画附加值高
声音
延伸石材业 创独立产业
据南安市环保局局长黄立新介绍,对碎石、石粉的处理,在当地已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并成为石材产业的延伸。
南安现有的石材企业每年生产附带的石粉、碎石废料达300多万吨。“堆在一起就会成为一座大山。”黄立新说:“如果这些碎石、石粉不处理,整个石材产业将无法持续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安就着手处理碎石、石粉问题。首先是合作,找意大利的专家到南安实地考察,联合开发。接下来,南安石材公司开始自主地成规模处理碎石、石粉,变废为宝。整个开发过程带给了我们两个惊喜,一是碎石加工成艺术品,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这是石材人带给我们的惊喜”;另一个方面,碎石加工成艺术品,融入创意,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一些石材公司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则让碎石、石粉可以按照标准大规模处理。
据介绍,目前,南安统一收集石粉、碎石。按照10家企业配置1部石粉专业运输车辆、2部碎石专业运输车辆的标准,市场化运作设立碎石石粉分选中心。通过收集分类,石粉作为瓷砖、建筑涂料、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砖、多孔砖等产品的原材料,碎石用以生产复合板、马赛克、人造岗石、人造玉石、拼图壁画及筑路填充材料等,最终实现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分类、集中利用,促进石材产业废弃物集约化、减量化发展,促进石粉、碎石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开展石粉废料替代生产原料的技术攻关,形成特有的石粉配方技术,提高石粉替代比例;推广利用碎石生产综合产品的生产技术。
同时,完善并推广污水处理系统。推广应用石材行业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活水与磨屑、磨粒分离,并将活水循环利用于工业生产。
提升
碎石拼出的蒙娜丽莎
利用碎石做成马赛克石砖,是将碎石回收利用的有益做法。而将碎石这些下脚料变为艺术品,于碎石的附加值无疑是一次重生,相比前者更是一次提升。南安几家石材公司正在这些方面探索。
走进万灵石艺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记者的视线被摆放在车间内的石材工艺画所吸引。“这些画都是客户订制的,题材由客户指定,多是著名油画,或是中国国画、人物头像等,其中油画作品全部出口。”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小洪说,这些石材工艺画全部由毕业于美术院校的工人手工制作。他指着两幅名为《蒙娜丽莎》的工艺画告诉记者:“这两幅画一幅颜色较暗,一幅较明快。两幅工艺画采用的是同样的摹本,只不过由不同的工人完成,成品就完全不一样。”制作的工人都是美术师,他们制作时,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融入作品中,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创作。
石材工艺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工人们先将碎石切割成一个个长方形、规格为1厘米×1.5厘米的小颗粒,按照不同颜色分装入袋。然后按照作品尺寸制作模具,并在模具后侧贴、绘摹本,比如要制作《蒙娜丽莎》的石材工艺画,就要贴一张该画的印刷品,或者让美术师先用彩笔绘画。接下来,将碎石颗粒粘贴到背景画上,美术师根据画的颜色,挑选对应颜色的石头小颗粒粘贴。
“粘贴是很有讲究的,整幅画各种颜色分散,就算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明暗深浅之分。”因此,要完成一幅作品,就必须懂得颜色的使用和过渡,这是非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
粘贴后,还必须对边边角角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修补。“一幅0.6米×1.2米的画需要用1万多个颗粒,花费美术师一个多月时间来完成。”作品完成后,不能用机器来打磨或水磨,这是因为每个小颗粒的上层的颜色和下面的颜色都不一样。
英良集团公司的仓库中有一幅用不同颜色的碎石组成的巨幅泉州古城风情画。不用画笔,“织”石为画,在欧洲传统的宗教建筑上早已运用。而南安的石材企业则将这种技术运用到了现代艺术品上。
- 2012-08-02晋江永和借石材退转之机 实现“二次创业”
- 2012-08-02关注中小企业"钱流" 300亿助泉州石企产业升级
- 2012-08-01访长沙南安商会黄志聪:骄子多气魄湘江之畔展风华
- 2012-08-01安溪斥资5.7亿重塑矿山环境 改造成数千亩茶园
- 2012-07-31石材行业退出期限到期 晋江573家石企全部退出
- 2012-07-31全面关闭石材行业进入收关阶段 还晋江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