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传统民间手工艺手刻印章 方寸间的指尖艺术

qz.fjsen.com 2012-11-09 14:35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印章艺术

好奇心驱使 做出泥巴印章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手工制作的木质公章生意最为红火。因为印章代表着信用与承诺,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要专配一枚印章。”刻章业的行家曾永卿回忆道,生活在物资紧缺年代的人都知道,私章就是身份的象征,领各种票据、领工资统统要用私章代替签名。

曾永卿年近四十,从小就喜欢跟着摆摊的手艺人学做手艺活。说到曾永卿与印章结下的不解之缘,得追溯到他儿时在农村的快乐时光。身处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没什么可玩的,除了学习就是帮着家里干活,偶尔还得跟着家里人到集市上帮忙。某次,他看到街上有位师傅在帮人刻印章,觉得特别好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开始在捡来的木头上刻字。有一天,他和小伙伴在稻田里用泥巴捏泥枪,突然想到用泥土制作刻章也应该挺好玩的。于是,学着老师傅的样子,用毛笔在泥坯上画上花纹,然后再用自制的竹刀刻,等泥巴干后,把家里的煤灰当印泥印在纸张上。就这样,他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

长大后,曾永卿仍然将书法、篆刻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只要一得空就会去请教一些手刻印章的师傅,交流篆刻的章法和刀工。后来,随着电脑刻章的出现,流水线式的制作,让手工刻章逐渐没落,许多老艺人纷纷转行。

可是,曾永卿并不认为印章是夕阳产业。他认为,相比电子印章,手工刻章更有个性,并具有不可复制性。在身边没有人可请教的情况下,曾永卿决定自学。他常常用省下来的钱买篆刻方面的书籍,回家潜心钻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了《篆刻人生》一书后,更有一种觅得知音与良师的兴奋,从那时起,就开启了他的篆刻之路。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