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以人为本温情用工 南安政企合力打造用工环境

qz.fjsen.com 2013-05-01 11:19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成立学习平台“商学院”,利用学院内相应模块的资源为员工“充电”;制定高额工龄奖,引人更留心;为一线员工搭建晋升平台,让扎实肯干的人脱颖而出;拨出专项资金为员工购买团体意外保险;将安全生产列入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人的安全;嘉奖员工在生产、营销、技改等方面的创新之举……在“二次创业”大潮中,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南安市各大企业纷纷使出法宝,全力营造和谐的用工环境,为企业长远发展集聚强大动力。

南安政府也频频发力。今年年初,南安市赴省外引工招工推介计划正式启动,28家公司分成5个批次远赴广西等6个省市展开招聘活动,服务扶持企业发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如火如荼开展,助力企业应对缺工问题;建立市、镇、村、企业工会四级维权网络等系列措施,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政企联动,推出一系列服务企业、关爱职工的力举,营造了一个健康、有序的务工环境。

强化练兵培训 提升职工软实力

用刀片修刮毛刺、用粗砂纸打磨、用百洁布抹平、吹尘、用毛巾清水洗净坯体……4月初,在南安市一陶瓷卫浴企业,50名员工同台比拼陶瓷改洗技能。评委们还现场“授课”,及时指出有质量问题的坯体并传授修改方法,令参赛员工获益匪浅。

岗位练兵是提升队伍技能素质的重要抓手。为助推“二次创业”,该市总工会多次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职工立功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岗位医务人员技术比武、全市针织行业技能竞赛活动……一系列技能竞赛的开展,不仅活跃了各行各业劳动者干事创业的氛围,而且为行业发展发现储备了高技能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全国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工作试点地,南安积极组织首批100名职工参加培训。今年,南安将借助已建的15家职工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务工人员基本素质专项培训、女职工素质提升等各类教育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大赛、名师带徒等活动,着力提升职工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南安市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深入企业,鼓励广大职工围绕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技术攻关、节能减排,开展经济技术创新。职工发明创新项目斩获巴黎国际发明展银奖、德国国际发明奖获银奖和中国国际发明奖金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

实施关爱帮扶 增强职工幸福感

去年以来,南安关爱帮扶职工活动春风不断。如该市总工会举办的“百万真情关爱新南安人”活动,向34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赠送保额52万元的专项保险;59名困难职工子女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圆了大学梦,累计发放助学金12万余元;第六届“第二故乡情”迎新春联谊晚会,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陆续走进企业,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欢乐、送健康、送法律;举办外来务工人员春节免费游南安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亲身感受和了解第二故乡的魅力……

关心和帮扶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12年,南安共组织开展困难职工、困难劳模慰问718人次,发放慰问金84万余元,分别比增19.5%和41.5%。同时,该市也将加强职工服务网点建设列入构建和谐用工环境的重要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确定溪美街道彭美社区、仑苍镇辉煌工业区为泉州市级职工服务中心站点示范单位。去年,该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接待职工来信来访21件31人次,帮助职工讨回被欠工资11.24万元。

此外,南安还频送“精神食粮”,提升职工文化素养。“职工书屋”的大力建设便是例证。去年以来,该市新增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家、泉州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2家。15家职工书屋获赠价值7.5万元共计4000余册的各类图书。“职工书屋”建设,大大方便职工在工作之余借阅书籍,对于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文化品位,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将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南安将推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强化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之间的协调联动,培育一批品牌劳动争议调解室,充实加强职工法律援助队伍。

(翁书静 侯锦超 陈承德 徐炜)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