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杆秤工艺精细复杂 制秤老师傅坚守四十年
翁师傅在钻秤星眼
本报讯 (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洪金示 文/图)“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杆秤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千百年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安溪龙门镇榜寨村的翁荣富,却仍在制作杆秤,并且已坚守近40年了。
传统杆秤祖传技艺
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华丽的装饰,店内的陈设有些凌乱,各种制秤工具和材料散落满地,略布灰尘、大大小小的木杆秤挂满了墙壁。10多平方米的老店里并没有顾客,只有鬓角发白的店主人翁荣富安静而又认真地做着杆秤。
“我从事制秤这个行当近40年了。”翁荣富告诉记者,他的制秤技艺是家传的。上世纪60年代,翁荣富的父亲在官桥农械厂工作,那个时期农村经济集体化,收入都是集体分配的,每个小队都需要几杆不同规格的秤,杆秤生意非常红火。父亲退休后,翁荣富从他那里继承下这门传统手艺。
“一些制作工具还是祖上传下来的。”翁师傅说,比如利用绳子的正反绕转来钻孔打眼的“武钻”,还有制作“叨子”的模具等。如今,翁师傅自己炼制钢水,借助“模具”制作杆秤的“叨子”。
相关新闻
- 2013-04-1772道工序纺线织成布料 即将消失的手工织布(图)
- 2012-08-17泉州200多年历史白塔疔膏 藏于古巷的外科良药
- 2012-06-15首批18名科班雕艺师“出师” 校企接力技艺传承
- 2012-04-11隐藏民间的传统技艺 探访晋江三吴百年青狮队
- 2012-04-06泉州何志榕:园林古建筑也能以“情”感人(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