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 正文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启示

2019-12-11 21:31:3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企业学院引发“育人革命”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启示

这学期,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选派两位教师远赴非洲肯尼亚共和国,进行为期45天的烹饪、烘焙、酒店服务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学校继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之后开展的第4个“一带一路·鲁班工坊”项目。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打造“鲁班工坊”,现已招收培养有正式学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00多人,其国际化办学走在福建高职院校前列。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说,近年来学院按“立足泉州、契合晋江、服务产业”的思路,发挥区域实体经济活跃、发达优势以及五大集团企业的办学优势,建设了6个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着力服务区域及“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育人优势和成效已经逐步凸显,“企业学院是新时代职业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模式,将引领职业教育的‘育人革命’。”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是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国家级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创新发展案例校。

“企业学院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办学,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发生化学反应,学生的体内流淌着双方的血液和基因”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本身就是企业的产物,其诞生非同寻常:2009年,在晋江市主导和大力支持下,由金龙集团、恒安集团、安踏集团、浔兴集团、艾派集团五大集团企业共同出资创办。

“这种出身,决定了学院与企业天然的亲缘关系,使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中能先行一步,更精准地服务区域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王树生博士说。

作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校、福建省首批“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校,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精心谋划,主动作为,顺势组建了“安踏时尚设计学院”“恒安智能工学院”等6个企业学院。

“企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达到或引领行业先进水平,必然要求合作培养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王树生博士介绍,学校背靠五大集团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都具有较强的办学意愿,很好地解决了共建企业学院遴选企业的问题。

学校制定了企业学院章程,建立健全由校企主要领导组成的理事会决策制度,设立产教融合办公室,实施双院长、双专业带头人制,搭建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校企二元协同育人平台,切实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

“企业学院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办学,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发生化学反应,学生的体内流淌着双方的血液和基因。”王树生博士说,企业学院是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它关注社会与企业的双重人才需求,办学的最终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行业技术改革创新。

“企业学院打破了学校作为仅有的学习空间,沟通了职前与职后的学习阶段,促进了工作与学习的融合”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6个企业学院以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为依托,全面推进校企二元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依据“能力核心、系统培养、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主线,整合校企双方资源,融合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实施系统,校企共同制定出企业学院“12334”人才培养模式。

王树生博士介绍,企业学院“12334”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企业学院),两个人才培养实施系统(学院专业教学、企业技术培训两个实施系统),三维人才培养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室、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车间),“三段式”人才培养过程(基本职业能力、专项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三个培养阶段),“四化”课程教学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项目化课程内容、双师化课程教学、多元化课程评价)。

学校落实企业学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构建实施了校企“八共同”育人工作机制,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共同建设标准体系和课程、共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共同建设教学和管理队伍、共同建设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以及共同促进高质量就业。

王树生博士介绍,校企共同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举措有三:一是依托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招工即招生”。采用“基础知识考试+员工岗位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单独招生考试办法,招录企业在职员工为有正式学籍的在校生,组成“二元制”人才培养班。二是依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招生即招工”。校企共同研讨制定选拔方案,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学徒的选拔工作,组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班。三是发挥学校具备招收国际留学生的资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学历教育,与百宏集团联合开展越南籍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打造“鲁班工坊班”,服务恒安集团、百宏集团等“走出去”企业的海外人才需求。

在企业与学院双方努力下,学校引进原中国皮革与制鞋研究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博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教授等担任鞋服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财经专业群带头人,开展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专业教学指导、专业师资、学生管理等3支专兼结构教师队伍,打造专业创新型师资团队,服务精准教学。

王树生博士介绍,通过与合作企业安踏集团、恒安集团、友臣食品等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教学基地”“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共建共享,为落实校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开展职工培训和对外服务提供支撑,并逐步向集实习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师资及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研发服务“五位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发展。

“企业学院打破了学校作为仅有的学习空间,沟通职前与职后的学习阶段,促进工作与学习的融合,校企直接按岗位要求培养人才,学生实用技能、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王树生博士说。

“企业学院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精准服务区域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

“企业学院能够较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产教分离的矛盾。建设企业学院,从政策支持、人才输出、技术创新、文化生产等4个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使企业主动担负起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责任,共同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王树生博士说。

王树生博士介绍,企业学院共同开展“二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用结合上更为紧密,学制上更有弹性,借由企业技术能手与高校教师的系统教育相结合,使这些兼具学徒与学生身份的学员,在技能、素养上都能够获得全面提升。

据统计,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福建省一等奖9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62项。

教学相长,教师同样在企业学院育人中受益,教学、科研、实践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建设了一支由校内教师、行业匠师、企业大师组成的创新型双师教学团队,如聘请国家级别厨艺大师胡满荣担任食品专业二元制教师;校企合作编写《运动鞋电脑辅助设计》等20多本教材;教师以校企二元培养项目为主题,依托“校企师资培育暨科研孵化基地”,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6项,发表校企二元培养相关论文76篇。此外,学校校企二元人才培养和“被需值”文化育人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校还与金龙集团、安踏集团、恒安集团等10多家合作企业在校内分别建成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安踏服装设计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恒安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0多个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基于鞋楦设计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开设鞋楦专业方向,填补高职院校专业空白;服装鞋帽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入围泉州市产业实训基地,并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国家、省、市政府部门900万元的资金支持;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休闲食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别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学校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精准服务区域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王树生博士说。

据介绍,学校毕业生年就业率持续提高,72.3%的毕业生已晋升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7.3%。

目前,学校有现代学徒制、“二元制”在校生2600多人,共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近5万人次,承担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改造和革新30多项。

王树生博士说,企业学院打造出“12334”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实施校企“八共同”育人机制,基于“产业实训基地”“企业教学基地”“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同体的建设,扎实做好“二元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着力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精准服务区域及“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在福建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王贞惠 徐艺 罗智蓉 王盛 苏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