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早年合照(翻拍) 一个好学一个热心肠 谱出“和谐曲” 回忆起当初的种种情形,郑秀英的脸上写满了对丈夫的感激和崇拜。婚后,杨银河果然信守承诺,为了让妻子安心念书,他主动担负起大部分的家务和农活,甚至为她挡下了母亲的抱怨和不理解。1962年,郑秀英考上了暨南大学,欢喜也伴随着忧虑,这意味着夫妻俩必须分隔两地。 “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当郑秀英说出这句话后,杨银河心里就再无顾虑了,放心让她赴广州求学。“当年我很喜欢她,一个中专生能追到一个大学生,应了那句‘鲜花插在牛粪上’。”杨银河搂着妻子开起了玩笑。只有郑秀英知道,一个男人信守承诺的品质远比高学历更重要和靠谱。 正因丈夫给予这样的信任和支持,1991年,当杨银河开始做社区义工时,郑秀英给予了同样的理解和支持。杨银河的“热心肠”在社区出了名,“谁家有事都爱找他帮忙,社区的事情他也要‘插上一脚’。”虽然嘴上这样抱怨着,其实郑秀英对丈夫十分支持,知道丈夫心肠热但脾气急,做社区工作时难免得罪人,她常在背后帮丈夫圆场。10多年来,她也一直是清正社区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帮着社区工作人员处理各种邻里琐事。 “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嘛”,军人出身的杨银河笑声爽朗,一脸和善。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了29年的好事。走进清正社区老人协会,满墙都是他的荣誉证书,有鲤城区“道德模范”、泉州市“社区最美助老志愿者”、福建省“敬业奉献身边好人”“第二届中国社区志愿者之星”…… 原本社区每月想要给他一些补贴,但被老杨直接回绝:“不是为了钱,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多为大伙做些事,也希望给子女,特别是给孙子孙女树榜样,多做好事,常怀善心。” 家有两老如获至宝 和睦家风暖人心 “没有用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再多一份包容。”用这句话来形容杨银河和郑秀英再合适不过,就连寻常人家最难搞定的“婆媳关系”,也被他们用爱化解了。 杨银河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母亲挑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独自抚养他长大。独当一面的艰辛也养成了“大家长”的性格,杨母对儿媳妇的要求比较严格,大小事情常要插手、过问。“婆婆以前过得很苦,我更应该心疼她、包容她。”正因为有这份体谅和忍耐,婆媳二人从未有过冲突。婆婆在世时,不管严寒还是酷暑,郑秀英都会定期给她洗衣换被,细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 “爷爷奶奶的感情特别好”,孙女杨铭佳说,奶奶是个学霸,博学又温柔,爷爷是个热心肠,他们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