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花成为祭奠新风尚 (融媒体记者郑银杰 摄) 文明过清明,网上祭拜。 (融媒体记者郑银杰 摄)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祭奠故人的传统节日。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踏青遥祭、云祭扫、无烟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正成为泉州市民缅怀先人的新风尚。 “绿色”祭扫更环保 5日,记者在皇迹山陵园看到,许多墓碑前都放着各色鲜花,祭扫的市民也不少手捧鲜花绿植。“以前烧纸钱、摆一堆祭品,这两年开始我们改用献花的方式来寄托哀思,一是环保,二是节约。清明节祭扫,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市民李先生说。“燃放鞭炮、焚烧纸钱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破坏整洁的环境。”市民苏女士表示,现在,清明期间鞭炮声少了,大家的祭扫方式正逐渐低碳化、文明化。 据悉,3月底,泉州市委文明办、泉州市民政局联合发布《泉州市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文明祭扫,在拜祭先祖的同时自觉做到理性祭扫、节俭祭扫,抵制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 返乡踏青寄哀思 “这就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5日下午,回到家乡永春的陈东一家,与几家朋友、亲戚一同相约踏青,带常居城市的两个女儿看看农田与果树,呼吸新鲜空气,告诉孩子们,这里的土地就是她们的故乡。陈东说,两个孩子目前还小,过几年才方便上山祭扫,现在通过踏青的方式对先人遥寄哀思,带孩子了解家乡,了解乡村,也避免聚集,更加环保低碳。 低碳祭扫,还体现在交通方式上。不少市民就选择公交等方式出行,“泉州宏福园公众号上就有便民交通的公交信息,公交公司在清明节期间的周末及清明节假期开通了2条临时公交线路,非常方便市民。”市民张女士表示。 “云端”祭奠也是“礼” 清明期间市民集中祭扫,公墓里总是人满为患,除了实行预约制控制人流量外,泉州宏福园、皇迹山陵园等也推出了代客祭扫、“云祭扫”等祭扫方式。不少家属“隔空”祭奠,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记录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对于清明节不能回乡的人来说,网络祭奠是非常好的选择。 随着网络祭奠的开通,市民只需要打开电脑或者轻点手机,就能在网络上进行“献花”、“上香”、“点烛”、“祭酒”、“献水果”等高仿真的祭奠活动,向逝去的亲人留言,并在网络“纪念馆”上,写下亲人的生平,纪念故人的美德与品质。 “传统的回乡扫墓是一种礼节,云端祭扫何尝不是礼节?”市民许小琴表示,真正的“礼”在于发自内心地对逝去之人的爱与思念,拘泥于形式“枷锁”,反而违背了清明祭祀的初衷。“云祭扫”也成为全民树立文明殡葬观念的一个窗口,树起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新风尚。在持续升温的“云祭扫”中,绿色祭扫之风得以固化,文明祭奠之风得以延续。(融媒体记者 游怡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