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要闻时政 > 正文

2023年泉州市6万余人无偿献血 汇聚点滴热血 谱写生命乐章

2024-06-15 12:28:3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24年是设立“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泉州市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献血量年年增长,无数生命因此获得挽救。2023年泉州市无偿献血61361人,献血量达98383单位,实现预期目标115.7%。

在泉州,无偿献血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连日来,许多志愿者到血站、街头献血车,以无偿献血的方式,迎接献血者的节日。

大学生

献血绽放青春风采

6月9日,端午节放假,泉州师范学院的研究生张晓晗来到市中心血站祥远路献血屋献血,他说,即将到来的“世界献血者日”让献血者很有荣誉感、仪式感。张晓晗今年23岁,已是第83次献血,他于2022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今年血站将为他申报金奖。他还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期待配型成功以帮助白血病患者。

2019年,张晓晗考上大学。“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必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庆祝。”他选择无偿献血,作为自己18周岁的成年礼和上大学的纪念。上大学后,他仍坚持献血,当了解捐献血小板间隔期较短,能帮助更多的人,便报名捐献血小板,现在每两星期就捐献一次。有次学校放假,他拖着行李箱准备搭火车回家,忽然接到血站电话,有一名患者急需与他同一血型的血小板,征求他的意见能否帮忙。他二话没说,提着行李赶到血站献血,第二天才回家。

张晓晗说,无偿献血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它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青年要有社会责任感,应秉承善意,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温馨和谐。”

退伍军人

不改“热血本色”

趁着“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张银良抽空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庆祝节日。

张银良年轻时参军入伍,在部队锻炼成长。退伍后,他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地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目前在晋江从事物流工作,经常开车在道路上跑,目睹过不少交通事故。他意识到,意外伤害随时可能发生,救治伤者保证血液供应相当重要。到物流公司上班后,他便打听到哪里可以献血。有个客户曾到泉州血站献过血,便热心地向他指引路线。于是,张银良就成了献血志愿者。

迄今为止,张银良已献血10900毫升。每当献血间隔期满,他就驾车来到血站献血400毫升,“献血对健康人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血液不能人工制造,伤患者又每天需要用血,每个人都奉献一点,很有意义。”

志愿者

7次获全国献血金奖

日前,志愿者涂开伟赶到血站,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涂开伟是血站上下都熟悉的“知名”志愿者。

从1998年开始献血,涂开伟牢记当年献血帮助危难中的同胞的初衷,至今已坚持26年,共计献血162600毫升,若以每人每次输血300毫升,他为540余人带来生命的希望。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1次、银奖1次、金奖7次,2022—2023年度血站为他再申报奉献奖金奖,他是目前泉州市献血量最多的人士。

涂开伟说,无偿献血也让自己受益。为了保证身体符合献血条件,他生活非常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作息有规律,因此身体状况好,“身体健康是献血带来的收获。”

大爱无言,善举无声。涂开伟献血获得许多荣誉,但他不张扬,他的家人和同事都不知道他献血救人的事迹。随着年纪接近献血年龄上限,他很珍惜献血的时光,每隔两星期准时献血。他认为多献一次血,就能多帮助一名伤患者。他说,无偿献血提供了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窗口,献血挽救生命,最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许艺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