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蔡崇达新书《草民》泉州首发 为故乡三部曲画上句号

2024-06-16 11:53:31 谢玉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从《皮囊》到《命运》再到《草民》,蔡崇达深情书写了十年的金色故乡。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这样评价《草民》:“这是一部积极书写时代、书写社会、书写人民的优秀作品。整部作品洋溢着温暖的人文情怀,充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强烈生命责任感,值得大家广泛地宣传和弘扬。”林秀美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福建广大文学创作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紧跟时代步伐,坚守人民立场,以全新创造创作出更多思想深邃、语言清新质朴的文学作品,以真实情感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

“从《皮囊》到《命运》,再到今天的《草民》,蔡崇达用智慧和文字的力量为家乡泉州与世界构建起了一座桥梁,让泉州在文学领域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在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看来,蔡崇达的作品写满了泉州这座城市的闽南世井烟火,他笔下生动的人文让人看到了泉州人的坚韧与拼搏、纯朴与热情,让文化气、烟火气成为泉州最生动、最鲜活的文化底色,并且打开了地域的限制,让它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我用了十年,终于回得了家,我终于把故乡生下来了!因此我更有能力带着家乡去远方,陪着家乡长出伸向远方、看向远方的枝桠,我成为我家乡的一部分了,我就可以代表家乡向远方生长。”蔡崇达坦言,新作品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其实写《草民》写得很辛苦,一开始我本来已经写了7万多字,后来全删掉。”《草民》创作之初,蔡崇达试图用精致的语言去表达,但又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有点像“衣锦还乡”,为了回到最“草民”的状态,蔡崇达又剔除掉华丽的词语,用更准确而质朴的文字替代。

“书中的很多人都是我的家人和亲人,或者说,我们的家乡其实就是这些人,我们构成别人的家乡,别人构成我的家乡。”蔡崇达向记者介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亲友的陪伴,让他们看到世界更多的可能,是身为一个文学创作者反哺家乡的责任,“我不知道我完成得如何,但我努力了,希望我们一起回家去拥抱所有人,再一起去远方,去拥抱这个世界。”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