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各界人士热议胡锦涛总书记对泉州文化的勉励
文化界人士:
“这是泉州文化的荣耀”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泉州提线木偶的肯定、赞许和勉励,是泉州文化的荣耀。”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说,这对泉州戏曲界是一种激励和推动。
尤春成说,泉州市作为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文化一脉相承,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南音,都是以“泉腔”为准,唱起来都一样,这很容易就能激起两岸人民情感上的共鸣。泉州作为“戏窝子”,还拥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众多优秀剧种,“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服务两岸日渐频繁的文化合作交流活动”。
“胡总书记关注泉州文化的发展,这让泉州戏曲界的每一份子都倍感振奋。”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当家花旦陈娟娟说,要以此为契机,精益求精,塑造出更加美好的舞台艺术形象,与两岸同胞分享优秀的传统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不仅是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更是家乡优秀文化的象征。”市民李学珍女士小时候就看提线木偶戏,从本报得知泉州提线木偶戏晋京献演得到胡总书记鼓励的喜讯后,心底感到特别地自豪。她的话语,同样是采访中许多市民流露出的共同感情。
“泉州文化台湾行”渐成品牌
“交流越来越频繁,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镇国说,这是近年来泉台两地文化交流发展的良好态势。泉州市通过打造交流品牌,建设交流平台,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泉州文化台湾行”是泉州市开展对台文化交流活动涌现出来的一个品牌,通过这一载体将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优秀的文化艺术带到台湾,与台湾同胞交流。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曾多次赴台交流演出,该团团长吴毓秀说,泉州文化到台湾演出时场场爆满,受到热烈欢迎。令他记忆最深的是2008年该团在台湾高雄中山大学逸仙馆演出时的情况,当时该团成功演出了《昭君出塞》,折服了在场的数百名观众。“漫说人有思乡念,此马也解恋国情”,在场观看演出的泉籍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听到这句唱词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张镇国说,泉州市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泉州对台“五缘”优势和多元文化资源优势,着重打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展示区、郑成功文化、妈祖文化为代表的信俗文化、泉州戏曲和闽南民间歌舞以及南少林武术等品牌,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泉台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泉台两地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进情感和友谊,共同开创泉台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本报记者 陈智勇 实习生 苏晴雯 靳雅
相关
新闻
小木偶搭起泉台交流桥梁
本报讯 (记者陈智勇 实习生苏晴雯 靳雅)“泉州市木偶剧团是福建文化艺术交流团中赴台演出最早、次数最多的剧团,从1992年首次赴台演出以来,至今该团已经20多次赴台交流演出。”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台湾木偶戏源自闽南,该团每次赴台表演都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同时,该团还经常接受台湾同行来泉州拜师学艺。可以说,泉州木偶戏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已经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
泉州市木偶剧团对外交流历史清晰展示了该团赴台交流的历程:1992年10月,应“台湾鹿港第15届民俗活动”组委会邀请,首次赴台访演;1999年12月—2000年2月,参加由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组织的“中华民俗技艺展演团”,赴台湾参加“首届中华少数民族博览会”演出活动;2006年2月,参加赴台举办“情声艺动·相约东南”大型电视晚会;2008年11月,受泉州市人民政府派遣,参加组团赴台湾举办“泉州戏、茶、瓷艺术节”演出活动;2009年11月—12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中心与台湾中华文化联谊会举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根与魂》”演出活动;2011年3月,参加福建省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赴台湾进行环岛巡演……
- 2011-07-14胡锦涛出席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备受台湾媒体关注
- 2011-07-13胡锦涛等会见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代表
- 2011-07-13两岸青年大联欢 胡锦涛与“电音三太子”击掌
- 2011-07-13胡锦涛: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
- 2011-07-13胡锦涛总书记同台湾青年一道操作泉州提线木偶
- 2011-07-11市直各部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2011-07-07泉州市宣传系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