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古文的精髓融入自己的为人处世中,这位大学生明显比高中生多了很多自己的见解。
昨日,一场简短的“开学仪式”结束后,130名来自南安各地的在校初、高中学生,分别在南安实验中学免费提供的4间教室,接受一场将持续5天的特殊教育。轮流上课的“老师”,其实是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40多名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早报记者 陈祥木 林志安 潘登 实习生 池晶 文/图
40多名“老师”均是大学生
据介绍,为了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家乡,早年毕业于南安一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大三学生许志钦从去年暑假开始,和高中同学,现分别为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三学生的王加祥、苏松毅等人,创办了纯公益性质的“致远班”。随后,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大学的40多名在校大学生,先后加入,利用暑假、寒假,为家乡在校中学生进行长期性大型公益特色教育活动。
目前,参加“致远班”的中学生人数也从第一期的20多名扩大到现在的130名。
昨日上午,第三期“致远班”正式开学。在此次为期5天的活动中,40多名“90后”在校大学生在以之前探索出来的教学新模式为蓝本的同时,充分发挥“90后”大学生特有的创造力,自行组织活动,自行准备上课内容,自主设计教学方式。
旨在为家乡作贡献
“致远班”最初是如何起步的?这想法又是如何萌生的?
许志钦介绍:“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一直想做一些对家乡有意义的事。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开始做。最初想从了解泉州产业开始,建立‘泉州发展’(大学生组织)。后来觉得从学生的教育开始很重要,遂创立了‘致远班’。为了创建一个更宽广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回报社会,于是把‘泉州发展’和‘致远班’合并,拟成立‘致远书院’。”
2010年初,有了这个想法后,许志钦便不遗余力四处奔走、游说。在“饮水思源,思源致远”理念的感召下同学们纷纷响应。2010年1月,这批大学生创立了“泉州发展”大学生组织。在活动中他们深刻感受到教育在家乡发展中的重要性。于是2010年8月第一期“致远班”便应运而生。
为了创建一个更宽广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回报社会,2011年,这群在校大学生将“泉州发展”和“致远班”重组,在社会各界支持下于福建泉州南安一中成立新的组织“致远班”,并在网上创建了“致远书院”论坛。
- 2011-08-03大学生“被办”多张信用卡 学生隐私信用咋保护?
- 2011-08-02晋江市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工作正式启动
- 2011-08-02大学生"包工头"的繁忙暑期 "打工"生活有苦有乐
- 2011-08-02大学生暑期兼职再掀热潮 体力劳动占多数
- 2011-08-01“我在皇宫里上班”港澳大学生的北京实习记
- 2011-08-01大学生短信威胁老师给高分 否则将报复其家人孩子
- 2011-07-29既不打工也不实习 大学生“徐霞客”游走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