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论】
从本质上看,企业的发展就是变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快速识别环境和市场变化以及对其做出迅速的反应。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就是为使企业在不同阶段实现量和质的提高。
思变为了走得更远
经济形势动荡、通货膨胀、银根紧缩、劳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等现象,时刻敲打着泉州企业的发展神经。应对每一次风吹草动,泉州以思变应对。无论是从“耗能”到“节能”,从“传统型”到“技术型”,还是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都是泉州企业谋求发展的转型之路。
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全省首次“试水”水煤浆项目,完成了漂亮的“转型”。(陈英杰摄)
从“能耗大户”转向清洁企业
节能减排是发展的主旋律,泉州不少企业走上了“低碳”、“清洁”的转型之路。
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全省首次“试水”水煤浆项目,完成了漂亮的“转型”。三年前,该公司装有6台链条锅炉,年产蒸汽约100万吨,年耗原煤约12万吨,是“能耗大户”。公司董事长王清源敏锐地觉得,公司的能耗大,若不进行彻底改造,将很难满足时代要求,为此,他们决定“首吃螃蟹”,上马节能减排水煤浆及余热发电项目。
“水煤浆与燃煤相比燃料成本相当,技改后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影响,但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将不超过300吨,甚至达到‘准零排放’的水平,远远低于目前在用燃煤炉的排放量。”王清源说,项目建成至今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和试运行,证明水煤浆是理想的代油、代气、代煤的清洁能源,年生产能力可达70万吨,如全部投入应用,相对燃煤工业锅炉可以减少生成二氧化硫8500多吨,节能量超过10万吨。王清源建议,在全省推广水煤浆,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他这一建议得到采纳,近期市政府将组织对石狮市三大集控区77台导热油炉进行节能环保改造。
福建华泰集团也尝到了“转型”的甜头。集团通过自主创新推出了以低碳为主要理念的“TOB”陶板,占了全国80%以上的陶板市场,得到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该公司又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研发,在陶板的基础上开发出节能环保的陶瓷太阳能产品,在全世界首家生产。“现在,本地跟进生产陶板和陶瓷太阳能产品的企业很多,陶板‘福建板块’将很快形成。”集团董事长吴国良说。
- 2011-08-22苏树林在泉州与民企座谈 共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 2011-08-07被迫到主动 大学生就业不再把民企当"备胎"
- 2011-08-03实施民企项目对接,积极推进回归创业
- 2011-07-29民企外迁引起市政府重视 学者认为泉州缺乏魅力
- 2011-07-28泉州:民企总部“集体”闹外迁 一线大城市得青睐
- 2011-07-28实施民企项目对接 积极推进回归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