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郭文梯(左)到季延中学查看建设情况(资料图片)
【报乡】 躲避抓壮丁出国 18年后回乡建校
他捐资6587万元,吃不完的饭菜却要打包
1923年,郭文梯出生在晋江罗山镇梧垵村(现罗山街道梧垵社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6年,一群强盗闯进郭家,打死了他的父亲。这一年他14岁,不得不辍学,与母亲靠卖金纸银箔为生。1939年,在姐姐的帮助下,年仅17岁的郭文梯为躲避抓壮丁,怀揣着母亲节衣缩食筹措的36块银元,离开故乡,几经辗转抵达印尼泗水。
在异国他乡,他做过帮佣,当过搬运工,开过糕饼店,经营过食盐。而后,他把握商机,逐渐成为东南亚“饼干大王”。
1957年,阔别家乡18年的他第一次回国。这时,郭文梯才知道母亲在他出国没几年就去世了。
郭文梯的堂侄、梧垵社区老人协会会长郭徽煌回忆,那时,郭文梯是想回来好好孝敬母亲的。得知噩耗,他非常悲痛,决定将对父母的报答,化为回报家乡。“那次,他捐了1.8万元,为村里修了一座桥,并以他父亲的名字‘季延’命名。”
1963年,他再次回到家乡,捐建了梧垵小学。“季延桥”和梧垵小学此后的两次重修也都由他出资。从1988年至今,他总共为家乡捐资6587万元。
“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他很慷慨。但是,个人却非常节俭。”每次郭文梯回来,都由郭徽煌负责接待,他清楚地记得:“每次在外面吃饭,吃不完的他都要打包。他跟我说,以前刚到印尼,正值抗战,他经常都吃不饱,所以现在有钱了也不能浪费。”
【重教】 为了学校选址 他落下了眼泪
校址在外村,引起家乡人不满,还有人骂他
在郭徽煌看来,小时候没能继续学业,是堂叔捐资办学的原因之一。“那时家里没钱,他没能上私塾,但是又很想读书。7岁时,他就偷偷跑到村里的私塾去旁听。后来私塾先生被他感动,经常趁空余时间教他。但后来他的父亲过世,他也不得不去谋生。”
1989年,郭文梯回国斥资3000多万元,准备创办季延中学,选址在罗山山仔埔上。郭文梯以为,这里原是县中心区域的荒地,交通方便,又不占用耕地,是再好不过的。
但是,不少村民跟他产生分歧。“当时,我们村很多人说,他的根在梧垵,办中学就应该办在梧垵,怎么反而办到山仔村去了?而山仔村的人则希望把学校建在离水库近点的地方,对他的选址也不满。有一次,很多人围着他不停地说,有的人还开骂了。他很生气,眼泪都掉下来了。”郭徽煌说,堂叔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跟村民解释,学校办在梧垵得占用耕地,交通也不方便,不利于招生;办在水库边,对以后发展扩建不利。
最后,他顶着众人的压力,没有改变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