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传统新兴多元文化复兴发展 重绽泉州古城光彩
qz.fjsen.com 2011-09-16 07:42  陈丽娟 田米 郑慧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16日讯(记者 陈丽娟 田米 见习记者 郑慧雅 文/图)

【点题:多元文化】

从2007年成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到2008年奥运会上泉州提线木偶的精彩亮相,再到2009年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

从闽南文化进校园,到各种传统剧目尝试商演,再到各式各样的广场文化活动陆续登台,泉州文化越来越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从破旧遗弃的工厂,到一座座充满艺术感的创意产业园兴起,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在泉州生根发芽。

这是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五年,一个新兴文化发展的五年,更是一个全体泉州人同享文化饕餮大餐的五年。多元文化,在这五年里,在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里,重绽光彩。

镜头1

通政小学学生在操场表演南音、梨园戏

9岁江西娃唱出满口地道南音

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眩目的灯光,依然可以翩翩起舞,舞者滑步而行,缓慢优雅,以婀娜娇俏之身段,描述盛世佳人万种风情……昨天上午,泉州市区,通政小学北校区操场上,9岁的小朋友舒佳丽一曲地道的南音《直入花园》,配上梨园科步,表演得惟妙惟肖。

小佳丽来自江西,父母在梨园古典剧院上班,自小受泉州文化熏陶,每次大人们在舞台上排练,她便在台下自行模仿起来。2008年通政小学“南音进校园”时,小佳丽就加入南音兴趣组。小朋友的理由很简单:南音很好听。不会说闽南话,她就死记硬背,一个字一个字记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她也学得有模有样。

去年5月份,学校携手福建省梨园实验剧团,办起了梨园兴趣班,小佳丽也是第一个加入,本就有功底的她,经过老师的点拨,后来还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取得了好名次。

南音、木偶、梨园……各种剧种,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如今,学校里像小佳丽一样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周三的活动课,教室里总能飘出袅袅妙音。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南音、梨园,古剧种也有新玩法:老师们创造了南音唱法配梨园科步,这样更生动形象。

【画外音】

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让全民参与

闽南文化进校园,泉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开始。如今,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泉州的小朋友们越来越文武双全。在泉州实验小学,孩子们动不动就能给你摆出个宋江阵;在泉州十五中,拍胸舞也是年轻一代“潮”的玩法;在泉州六中,还有专门的刻纸传习所。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育毅说,2004年起,泉州就被确定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综合试点城市,这几年,在闽南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方面,泉州下了不少工夫。闽南文化保护不再是文化主管部门的事,而是提升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层面。保护也不局限于项目本身,而延伸至项目所在的生存环境,保护闽南文化的生存空间。

2007年,泉州市被确认为全国第一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活动,许多传承都依托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等。目前,泉州已建立70个传习所、197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展示点,通过这种点面结合,对闽南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设、民俗恢复等活态保护。

另外,泉州文化人才层次也有了大的提升,泉州师院设立了南音专业,木偶设立本科班,接下来还将争取在南音学院下设应用型研究点,使整个传承、研究、保护提高到新的档次。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