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石狮日报9月23日讯(记者 林恩炳 见习记者 郭雅霞)最近,在蚶江石湖海滩搞养殖的渔民老周有点烦,他想铲除红膏蟹养殖池旁的一大丛大米草,以扩大养殖规模,但却找不着良策。“手拔不完,药不敢用,真没招!”老周近日在向本报热线来电求助时显得很无奈。
大米草是何方神圣?有无除草良方?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蚶江石湖海滩,记者看到了渔民老周家的红膏蟹养殖池,在养殖池往蚶江村方向的海滩上,半人高的大米草一望无际,连老周家的一口未使用的养殖池内都长满了大米草。记者走进滩涂,双脚没至膝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出一把大米草。因大米草根系十分发达、盘枝错节,拔出的大米草根系大部分还断在淤泥中。
“靠人工拔除并不现实,如果用割除的办法又无法根除。”老周告诉记者,为此他也曾向有关方面求助,希望能发放一些药品对大米草进行化学清除,但未有进展。
大米草又称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一种禾本科植物。上世纪六十年代,为防浪固堤、促淤保滩,我国引进了这一外来物种。然而,大米草在滩涂的迅速繁殖蔓延,导致了人们始料未及的一些后果。该物种因其生命力特强,疯长之下,不仅造成滩涂中的蟹类、贝类、藻类等沿海水产资源锐减,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影响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另外,大米草的无序生长,使得进港潮汐流速减缓,滩涂快速淤涨。在沿海,大米草与渔民的滩涂争夺战不断上演,大米草因而也被称为“食人草”。
日前,记者走访蚶江石湖至水头沿海地域发现,这些海域几乎被大米草包围,有大米草生长的地域,红树林等其他生物无法存活,水头蛏农的蛏田也不断减少。记者注意到,蚶江海堤一带红树林逐年减少,原有生长地不断被大米草吞噬,在有害与有益的自然物种互相争斗中,有害物种处于上风。有数据统计,从水头——蚶江——石湖内侧沿岸,外来入侵物种大米草、互花米草面积已达12.41公顷。
“大米草危害是世界性难题,至今未找到有效的‘剿灭’方法。”市农技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些年,国内一些地方包括一些科研机构,尝试用药品化学清除的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随着近年来各地对环保的重视,化学清除大米草的办法被禁用或慎用。“因为化学药品在清除大米草的同时,药剂流入海水当中,对其他生物带来的危害也不可避免。”该人士解释道。
据介绍,目前可对大米草采取的措施主要起抑制作用,如物理隔绝或人工割除,但无法治本,而且割草、拔草,再引海水把大米草的根淹烂后铲除,若想大面积拆除,确实费工费力。采用机械铲除的办法,滩涂松软又不便作业,费用投入也较大。
看来,老周的除草计划得从长计议了。
- 2011-08-15泉州湾河口湿地出现互花米草疯长 红树林可阻击
- 2011-08-01疯长互花米草 危及滨海滩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