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荫棚内,老人们带领孩子们一起种出了300多种植物。(孙灿芬 摄)
南安霞美镇金山村,曾是革命根据地,1927年,南安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就在这里成立,金山村也因此被授予“革命老区基点村”的荣誉。七八十年后的今天,金山村再次声名鹊起,却不是因其“老区村”的身份,而是建成了一个集学园、乐园和花园为一体的农家学堂。
金山村的农家学堂设在原金山小学旧址。由村文体中心开始,往学堂一路的两侧墙上,一幅接着一幅,或是彩色印刷,或是红纸黑墨,整齐张贴着安全防范、科学家教、戒赌戒毒、国防征兵、反腐倡廉歌等各类宣传材料,总长度达150米,其中不少还是村里老人们用闽南语押韵写成的顺口溜,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村里人现在管这条路叫做‘文化长廊’。”退休教师、农家学堂校长吴金斗介绍说,为了让文化长廊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单是用于更换宣传内容的大幅红纸,平均每个月要用掉100多张。
倚山而建的农家学堂,有错落两进,背后还有一座小山。其中,地势最低的一排校舍以学园为主,分别有农家书屋、多媒体室、计算机室以及会议室。记者在现场看到,藏书量已达万册的农家书屋内,除了常规的报纸期刊、青少年读物和教辅材料外,诸如《台湾小诗选萃》、《花木病虫害防治》、《家庭养花不求人》等书籍占了很大部分,“充分考虑了泉州的对台特色和霞美本地农民种植花卉的实际”。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说学园是理论的阵地,那乐园则是实践的战场。与学园相对的校舍,一间间教室分别标注自主拼装室、能工巧匠室、农家博物馆、十音室等。“农家博物馆中忆苦思甜,两个模型室可以让青少年亲自动手,感受霞美当下致力发展的光电和机械两大产业。”吴金斗说。不得不提的还有历史室,本报2009年国庆前夕所刊发的数十个《泉州纪事》版面,被完整地张贴于墙上,“教导大家牢记泉州历史,不忘发展艰辛”。
花园指的是校舍背后的小山。这座四年前的荒山,如今被鹅卵石铺就的步道环绕,石凳石椅虚席以待,罗汉松、玉兰花、鸡蛋花等上百种花卉树木迎风颔首,俨然袖珍生态公园的模样。山顶处的园艺观赏室,是吴金斗和学堂30多名“五老”志愿者、10多名教师志愿者以及3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青少年学生一起培植绿化的地方,小小的荫棚内,已培植出300多种观赏植物。
“谁说农村只懂种田种地,小村照样可以办起大文化,人人可为学习之人,处处可为学习之处。”从小山顶远眺,晋江水就在百米之外,吴金斗老人的豪言壮语随风飘散,又似乎仍响彻耳边。(记者 孙灿芬 通讯员 陈加松)
- 2011-09-28泉港涂岭镇建设全面提速 老区镇"变脸"增活力
- 2011-08-25票房不给力 巨星老区献演为何不“量体裁衣”?
- 2011-07-26聂君锋:一份心意 燎原一片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