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入强化防控
社区村居有自己的专职联防队或护村队,形成一个个治安防范“点”,支持配合派出所、边防所警力管理的治安“面”。2007年11月份,一个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大手笔举措强势推出,由市财政每年拨付1500万元,组建一支500人的治安巡防大队,在“点”与“面”之间“穿针引线”,在全市形成“立体”的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压缩各类违法犯罪空间,特别是对路面违法犯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和打击。在敏感时期,该大队组织武装巡逻和设卡,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交通要道的巡逻防控工作。
经过四年发展,作为专职巡防队,石狮治安巡防大队已经成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力量。记者从该大队获悉,去年以来,该大队经移交审查,破获刑事案件630起,查处行政案件268起,抓获(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1368人,为民服务4799起,调解纠纷1856起。其中,抓获两抢案件121起196人,盗窃机动车案件103起165人,其他盗窃案件276起383人,销赃案件18起27人等。
今年7月份经过改革,巡防大队利用各派出所对辖区治安情况掌握较全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接合部、农村区域的治安巡逻工作,提高了防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整合警力装备资源,加强警情分析研判,调整提升巡逻布局,强化了市区各主干道的巡逻力度,提高了对路面可防性案件的控制能力。在坚持24小时主线巡逻的同时,加强多发案路段的定点检查。在整个巡逻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巡查方式,坚持车步巡相结合,公开巡与便衣巡相结合,打压盗抢等路面违法犯罪的时空条件,有效防范和打击盗抢现行违法犯罪。
保障经费制度化
记者从石狮市委政法委获悉,全市共有村(社区)联防队122支,专职保安人员1810名。联防队、护队村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背街小巷等偏僻路段治安防控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平均每天各类案件发案近40起,这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也给社会治安带来新的问题。目前,全市常住人员有30余万,登记录入的流动人口达34万多,加上晋南龙湖、永和、英林、金井、深沪等居民在石狮开店、做生意者众多,全市实有人口超过百万。而警力主要以常住人口的数量来配置,造成警力严重不足,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力量。
对于基层联防队和护村来说,如何保障经费的长期稳定,事关一支基层专职治安巡防队伍能否长期运作。经费投入与保障不足问题,在石狮不同村居之间存在的程度不同,有的甚至难以保障工作正常运转,造成群防群治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人员流动性大。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基层联防队和护村队的经费,来源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村(居)全部负担;二是由辖区企业成立治安协会等社团形式,筹措治安经费;三是向村民(居民)收取一定治安费用。还有一种组建方式是,村主干牵头组织,对村民实行“出人不出钱、出钱不出人”的形式,以弥补村财不足,维持基层治安力量的正常运转。另外,有的街道、镇办会对村居(社区)联防队、护村队拨付一定经费,向村财薄弱村“输血”,维持治安巡防。
对此,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维持一支8人的专职联防队或护村队运转,仅一年人员工资就要十多万元,再加上装备、车辆等其他开支,一年也要二十万元左右,而且这是一项长期投资,需要年年投入,这对于基层来说,压力都比较大。在经费保障方面,确实需要一个有效机制来加以保障,让群防群治人员得到应有保障,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群防群治经费保障力度。
对于联防队员(护村队员)的招募,在把好“进人关”方面,不仅事关一支联防队的声誉,而且关系到全市联防队的声誉。曾有个别联防队员做出有损整支队伍声誉、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此类害群之马,最终都被开除出队伍。为此,退伍兵成为联防队招募的首选,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纪律性强,有些联防队的队员全部是清一色的退伍兵。
- 2011-12-01徒手抓获十多名小偷 联防队员勇当“编外警察”
- 2011-10-04男子市区夜遇盘查逃跑跳河 联防队员拉他上岸
- 2011-07-05镇区商铺每户收10元 梅山联防队被指收“保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