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下"订单"学校造人才 泉州高校与企业合作
“订单式”培养人才,对学校、企业、学生来说是三赢模式。(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日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泉州顺丰运输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该校经管系24名同学毕业后将进入该公司工作。近年来,我市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我市的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多所高校与近2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实习就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 □本报记者 陈玉珍 曾聪虹
“订单式”培养人才:学生未毕业先“上岗”
今年5月份,黎明职业大学大一学生小林,经过严格考核进入“安踏班”学习。作为首届“安踏班”学员,小林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已经心里有底:成为安踏集团的一分子。几个月的学习历程,让小林觉得特别实用,因为他不仅可以聆听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与指导,还可以到集团一线生产车间进行实习,掌握基本技能。让家境困难的小林惊喜的是,尚未正式上岗的他在校期间还能领到公司给予的专项奖助学金。与小林一样,许多大学生在实训中克服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真正地深入企业,学习技能,还未毕业便先“顶岗”实习或者直接上岗。
“‘订单式’培养人才,不仅为企业培养了其需要的人才,而且大幅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企业、学生来说是一种三赢的模式。”黎明职业大学招生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学校与省五建、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中国移动、恒安集团、安踏集团、子燕轻工等多家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的8个专业学生总数占在校生总数的40%以上,其成功经验带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其中6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99%以上。
除黎大外,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等多个高职院校均有开设“订单班”,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许多高校在校园建立了实训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帮助企业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些高校在企业中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推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制度,有力推动了校内生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融通。如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冠科公司设立实习就业基地,安排实习学生在4个以上的实习岗位轮换实习,让学生从不同岗位中进行实践锻炼;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选派学生到医院顶岗实习,毕业后医院优先聘用等。
- 2011-12-07十泉企与高校联合办学 高端人才培养实现订单化
- 2011-11-18泉州师院服装学院18日成立 校企合作培养鞋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