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 今日影剧院召开
透视
政企良性互动谱传奇
在泉企缔造的规模、技术、品牌和管理四大传奇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穿梭着政府引导、扶持的重要力量。
以成为全省学习典型的“晋江经验”为例,去年底,“晋江经验”第一次写入省党代会工作报告。泉州市也召开了晋江现场会,推动转变提升,促进“两个加快”。
以占全省5%的土地,创造了全省9%的工业产值;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7年居全省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0年保持全国5到7位……这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晋江创下的佳绩。
提到“晋江经验”时,“政企良性互动”一说被频繁提及。“三闲”起步(闲资金、闲厂房、闲劳力),“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联户集资,蔚然成风。由于当时的政策环境条件有限,相关非议四起。压力之下,晋江方面选择的是力挺!陈埭镇召开千人大会,表态“坚决干”。1984年,陈埭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成为福建首个“亿元镇”,省委省政府将其命名为“乡镇企业一枝花”。此后,“亿元镇”接连涌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民营企业的身份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当时的晋江县委、县政府再次出手,帮他们渡过难关。
晋江的模式是泉州“政企合作”的一个缩影,泉州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携手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抓质量、创品牌作为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全市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总量现已增至73件,分别占全国驰名商标总数的2.32%、全省的35.96%,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泉港区有1件商标被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该区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在全国各地尚处于民营企业姓“资”姓“社”的大辩论之中时,泉州就对民营企业采取“放、帮、促”的方针,实行保护、鼓励、扶持、引导的政策,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积极介入企业的产前、产后服务,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帮助企业占领大中城市市场、进军大百货商场。“十五大”前后,泉州更是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研究制定了新的产业导向政策,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家族经营方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不断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政府对企业采取“保姆式服务”,无论是组织领导机构、专家指导,还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都制定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予以推进和保障。北京大学博士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乐进认为,政企良性互动,在产业发展的关节点发挥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早报记者 王宇静/文 潘登/图
- 2012-01-29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30日召开
- 2012-01-29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
- 2012-01-29泉州"二次创业"大会将召开 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 2012-01-08代表建议安溪入厦漳泉都市区 "二次创业"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