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 今日影剧院召开
规模传奇篇
从小作坊到标准化现代园区
泉州一次创业的浪潮始于3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全国民企如雨后春笋冒出。1980年时,晋江拥有500多家乡镇企业。当时虽说条件艰苦,但机会很多,市场空白也很多,因此“快”字诀成为当年很多企业发家的良策。
“当年的生产规模都很小,一般都是凑合着做,厂房就是家里的平房,拉来干活的也都是亲朋好友,几个人、几万元就开厂、办公司。品牌意识、成本意识都还比较模糊。”忆当年,在泉州率先搞起鞋帽厂的晋江几位鞋业界前辈们感慨万千。1980年,晋江陈埭洋埭村的林土秋等14人合伙创办了洋埭鞋帽厂,开始手工制作皮鞋,随后南安、惠安、石狮等地也跟着发展起来。林土秋、丁和木、丁友义、郭廷志、郭福兴、侯炳辉等人都是早期创业的代表人物。几把锤子、几把剪刀、几台缝纫机往家里一摆就算开工了,主要从事技术要求不高的珠拖鞋、硫化鞋的生产,产量并不大。赚到第一桶金后,从1985年开始,这些由兄弟、亲戚、朋友合伙创办起来的企业开始分家,各自创办制鞋企业。那时的鞋厂数量剧增,但规模依然很小,档次有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福建省外贸公司的牵头下,泉州胶鞋厂、省外贸公司与美国耐克公司合作成立泉州胶鞋厂,专门生产耐克鞋。国际品牌的进入和泉州胶鞋厂的成立,带来了制鞋业人才、技术设备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经历了产业变迁后,原来在胶鞋厂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纷纷走出来创办各自的制鞋企业,于是流行一时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开始得到改变。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泉州的制鞋企业和关联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其中,晋江2000多家、石狮150多家,南安和惠安也分别达近百家。这一时期许多制鞋企业开始嫁接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量也逐步提高。寰球鞋业(外商投资)是泉州鞋业第一个建标准厂房和引进流水线生产的企业。此后,匹克集团等开始建设标准厂房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流水生产线。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底,全市鞋企拥有制鞋流水线180多条,涌现了匹克、安踏、三六一度等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涉及运动鞋、旅游鞋、皮鞋、凉鞋、胶鞋、休闲鞋、时装鞋、珠拖鞋、童鞋等等。中国每10双鞋中就有1双产自泉州,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标准化厂房的建设,让“中国鞋都”名不虚传。
就泉州龙头企业恒安而言,它是从1985年创业之初的安海小镇里的一间厂房起步的,但1997年就已经在湖南常德建了一个6万吨级的造纸厂,用自己采购的木浆,进行一系列的造纸程序,再加工成成品。随后,恒安在湖南、山东、福建拥有了三个大型造纸基地,并在重庆、辽宁抚顺、山东潍坊、福建晋江、湖南常德形成五大国际型纸品加工基地。规模产生效益,如今的恒安早已是行业老大。
在南安水暖卫浴行业里,从打磨一个个小小的水龙头起家,经过多年来的转变提升,九牧、中宇、申鹭达及辉煌等实力企业现已纷纷建成或在建大规模的陶瓷生产线。不久前,记者在中宇去年刚投产的卫浴精品园里看到,年产量600万件的陶瓷生产线已然投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地位。
- 2012-01-29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30日召开
- 2012-01-29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
- 2012-01-29泉州"二次创业"大会将召开 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 2012-01-08代表建议安溪入厦漳泉都市区 "二次创业"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