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年”如何深化 泉州下发实施方案
短评:
项目要深化 建设要攻坚
300多个建设项目、300多亿元建设资金、十个十项工程——延续去年“城市建设管理年”的良好态势,今年泉州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大手笔的计划,让市民更加期待城市为生活带来的美好。
回望过去,相对经济领域的高歌猛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一直是泉州发展“短腿”。受其制约,高端人才和企业难以引进,经济转变提升受到制约,居住在这里的市民幸福指数也受影响。因此,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势在必行,2011年的活动实践也证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收入,不但让惠民利民真正落到实处,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支撑。
2012年,定名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何谓深化?单从字面意思看,就绝非收尾或者鸣金收兵,而是强调要纵深、要攻坚。对于各个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来说,就是要在吸收借鉴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做得更快。兵贵神速,城市建设管理项目同样要讲求速度。不管是路、是桥,还是景观,这些项目既在市区,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早一天完成,市民就早一天受益。晚一天完成,市民就要多承受一天因施工带来的麻烦和困扰。动辄圈地围墙晒工地、十天半月没动静的做法要不得。
做得更好。有一句流行语说:“做事要像种树,种一棵、活一棵,做一件、成一件。”放诸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道理亦然。项目全面铺开固然多多益善,但最为关键的是,启动一个,就要做好一个。无可否认,2011年已经完成的城市建设管理项目中,路面要返修、隧道没灯光之类的小问题仍留待善后。突出深化主旨,2012年,像这样“完而未好”的遗憾也要少下来。
做得长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的建设管理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正因如此,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更要注重长效机制体制的建立完善。不久前,媒体曝光市区内沟河百米河面漂浮大量垃圾一事,最后通过领导批示方得妥善解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纷繁复杂,要实现步步高、日日好,靠批示解决个案并非长久之计,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孙灿芬
- 2012-02-29泉州公交站积水 乘客“跨栏”搭车各显绝技(图)
- 2012-02-25泉州市区市容市貌全面提升 晋江街边路灯焕新颜
- 2012-02-24泉州津淮街一路口天桥受伤了 铁皮张口灯管坏
- 2012-02-24泉州浮桥街路面裂口坑洼已修补 排水配套待改善
- 2012-02-22泉州桥南立交地下通道 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图)
- 2012-02-22千米涂门街暗布螺钉阵 系绿化带围栏拆除所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