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得手关键是个人信息泄露 究竟谁出卖我们?
如何防范?
——能不填尽量不填 复印件注明用途
在现实中,市民该注意哪些细节,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成为不法分子买卖的商品?泉州警方提醒,要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最好的办法是,能不填的个人信息尽量不填,能少填的信息决不多填,对那些你不大信任的机构的填写信息要求,多加警惕。有了这样的谨慎,才可能使自己受到精神干扰和利益侵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本降到最小。
对于个人身份证的复印材料要特别谨慎,使用时一定要在上面注明用途。例如:“此身份证复印件仅提供给某某银行,他用无效不负责任”。
此外,市民在提供个人资料给对方时,最好索要回执,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作为询问和查找的依据。一旦个人权利被侵犯,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保留好来电记录,与对方交涉的录音,为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最后,个人电脑一定要安装防火墙,勿轻易接收或安装不明软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某些网站上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选项,如Cookies甜饼。若点击了这些选项,接下来所进行的操作都有可能被复原出来,造成信息泄漏。
怎么打击?
——泄露信息涉嫌违法 可向警方举报
针对屡屡被泄露的个人隐私,泉州警方表示,近年来,他们已加大对此类信息的监管,包含信息买卖内容的网页一出现就删除,一些QQ群也受到监控,但是总有人铤而走险。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陈警官表示,早在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中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任何窃取、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涉嫌违法。他提醒相关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公司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防止员工将公民个人信息外泄。
陈警官提醒,因信息遭泄露而导致利益受损的公民,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也可以通过民事起诉的方式来追讨损失。
□本报记者 杨佳彬 实习生 傅淑瑜
相关案例
去年8月5日,北京市最大一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宣判,23名被告人分别因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到缓刑不等。
去年11月份,北京市破获数起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被称为“QQ联盟”的信息倒卖QQ群浮出水面,秘密交易数量之大、从业人员之多令人瞠目。
- 2012-03-22梦想一夜暴富 电信诈骗团伙大部分来自安溪长坑
- 2012-03-22女子刺桐大桥只身斗数贼“挂彩” 被拖行数十米
- 2012-03-21广东灵修培训鼓吹通灵穿越 实为“心理邪教”
- 2012-03-21泉州一诈骗团伙每天打数百个电话 "钓"走2500万
- 2012-03-20泉州、惠安两级警方联手侦破系列电信诈骗案
- 2012-03-18信息屡屡被泄诈骗无孔不入 不轻信不贪婪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