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强用工服务“十七项确保” 公开承诺回眸
技能培训,让新员工尽快上岗。
留人:保障职工实现体面劳动
引才为我所用,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则取决于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政策的落地效率,“17项确保”则是最佳写照。
“确保劳动者不因企业欠薪而蒙受损失。”作为“17项确保”的首条, 2011年,全市全面建立“二金三制”:企业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实行一级建筑承包企业解决分包企业欠薪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和欠薪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鲤城、丰泽、洛江、晋江等地还施行欠薪举报奖励制度;14场“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现场接访活动,进一步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调处纠纷、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服务,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的劳动者,不仅可求助于法律援助中心,而且无需出示“经济困难证明”。
确保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是从源头上避免劳资纠纷的有效途径。一年间,全市深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专项行动,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及中小非公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1年底,我市各类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高达93%,泉州开发区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和德化陶瓷等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孕育而生。
过去一年,劳动者是否体面劳动同样是各级各部门的关注所在。如市总工会向26.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赠送专项保险;卫生部门加强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安监部门全面开展企事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连续开展了数年的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在去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37个市直部门联手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在税收、信贷、能源利用、规划用地等方面为和谐企业提供优惠,吸引了15850家企业的参与,已有129家企业被评为首批“泉州市和谐企业”,45家企业被评为首批“福建省和谐企业”。
留心:两类人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所谓“留人先留心,引才需筑巢”。一年来,“17项确保”用工承诺的践行,时刻将目标锁定在来泉务工人员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努力让“迁徙的候鸟”在异乡不感孤立、更好地融入泉州。
安居问题,首当其冲。去年,新鲜出炉的泉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规定,明确逐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来泉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并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由此催生了诺奇、百盛通等一批企业兴建公租房,极大地改善了员工们的居住条件。
2011年,晋江率先在全国试水非本地籍高中班,成为泉州关切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最佳注脚。类似的创新尝试,在泉州大地花开满城:着眼整体规划的强化,泉州开发区一次性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专门帮助园区来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着眼加大资金投入,《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工子女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崭新亮相,各级政府将来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列入当地教育经费预算。
- 2012-02-02泉港企业用工有妙招 “让公司有家的味道”
- 2011-12-31泉州开展企业用工调查 至12月缺工总数5.1万人
- 2011-12-29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 泉州多项活动一月举行
- 2011-12-26泉州缓解企业用工荒活动 政府帮忙明年1月举行
- 2011-12-12泉州将开展企业用工服务活动 外出招聘有补贴
- 2011-03-07泉州对企业用工服务作出17点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