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篾匠:即将消逝的老行当 手工编织辛苦盈利少

qz.fjsen.com 2012-04-01 11:19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本报讯 (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洪金示)曾几何时,篾匠走村串户,备受人们欢迎;后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传统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学习篾匠手艺了,这个行当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13岁与竹子结缘

今年54岁的钟文根是湖上乡盛富村人,做篾匠已40年。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做篾活儿,他小时候总喜欢蹲在旁边看人家怎么劈竹子。见到完整的竹子被劈成一根根小竹条,小竹条又分成细细的多层篾片,他心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13岁时,由于家境穷困,农闲时他跟着父亲“吃百家饭”,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或挑着已剖好的箍桶篾到湖头街卖。后来成家立业,自立门户,妻子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夫妻俩白天耕地劳作,晚上借着灯光编制各种竹器。10年前,他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城区祥云路做篾活儿。

多年练就娴熟技艺

钟师傅家屋角有数十把五花八门的刀具,见记者好奇,他便拿出十多把,介绍起各刀具的用途。钟师傅说,竹子能成宝,刀具很重要。每位篾匠都必须掌握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基本功,其中最难的要数剖竹条了。剖竹条需要用一种特制的砍刀,砍刀口很锋利,稍有不慎,便会砍到自己的手指。

钟师傅说,一只竹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破篾竹,讲究削竹夹时的力度和均匀度。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削出来的扁担,要刚韧恰当;编的筛子,要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它是一门细活,要经过多年磨炼才能成就娴熟的技艺。钟师傅介绍说,俗言道:七竹八木。农历七月后,竹子才干了水气,编出来的竹器最耐用。“编竹器是个细致活,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

说话间,钟师傅的妻子已系上围兜,给记者演示了编畚箕的过程。只见她用已做好的篾丝、竹夹打底固定箕身,一根3米多长的细竹条围着几根竹签,来回游走左环右绕,很快一只畚箕雏形就显现出来。她说,夫妻俩一个劈竹篾一个编畚箕,一天大概能编10只,每只畚箕卖11元。

传统手艺面临失传

钟师傅的家里摆放着许多竹篾成品,大到床铺、躺椅、制茶用摇青笼、竹梯,小及提篮、茶筛子、簸箕、茶篓、扁担、捞笊等等。钟师傅说,现编织竹器仍存在一定市场,30多年前,竹器生意特别好,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学这手艺,嫌手工编织辛苦,盈利不多。

当地有这么几句俗语,形容篾匠手艺人的艰辛。“千学万学,不学篾活;磨破衣服,割伤手脚。”还有一句是“篾姐(音)篾姐,篾打嘴姐”,是说做篾匠是发不了财的,能糊住嘴巴就不错了。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