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考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注重沟通平等交流
填报志愿时家长可以做什么 当好孩子的“参谋”
考后,很多家长问孩子:“你想学什么专业,将来想干什么?”孩子的答复经常是“不知道”或者“随便”。专家认为,家长应该好好地引导孩子,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免得“过分”帮忙,让“协助”变成了“做主”。
协助孩子规划未来
去年参加高考的小林成绩不错,他本来想报考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可是他爸爸为了让他继承家业,一手包办他的高考志愿,为他填了经济学专业。如此这般,小林一开始就带着消极懈怠的情绪走进校园,接下来更是越读越没劲,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觉得自己失败、落魄。中学时代成绩优良、生性活跃的孩子,竟变了一个人,乃至发展到怕上学、怕见人……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过分“做主”,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俗话说,兴趣是入门最好的老师。黎明大学党委书记林其天表示,填报志愿时,要先确定未来的方向,再去了解学校和专业,选择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擅长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然就算上了所谓的热门专业,也有可能“学得郁闷”,入校换专业、考试挂科、甚至退学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对于未来要做什么,可能很多考生心里有梦想、有计划,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梦想如“空中楼阁”,并不现实。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上,协助孩子制定人生规划,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志愿填报的规划。比如说家长可以将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及前景告诉孩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特长,确定本科学习结束后是就业为先、还是深造为先等原则。
尊重个性考虑长远
在考虑兴趣的同时,尊重个性也是影响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性质不同,对于个性的要求也不同,数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工程学、天文学、建筑学需要空间想象力;公关人员需要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选择工科;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可以选择新闻、法律、管理等专业。
如果考生对自己未来发展还不清楚,也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可以优选大学,选择一些综合性院校的大类招生的专业,待入校后经过就读再判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具体的专业。
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还要考虑基础和长远的发展。如果考生计划在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挑一些侧重实践、就业率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或继续深造,那么更应该注重夯实基础,考虑长远发展,选择那些学术实力雄厚、科研水平高,并且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高校。
帮忙打包“志愿资料”
俗话说“分数是基础,志愿是依据”。要想填好志愿必须做好准备,这时候,作为考生“后勤部队”的父母该出马了。
在与孩子充分沟通确定好志愿填报的方向后,家长就要承担起志愿准备的“主力军”角色,比如对高考政策、大学、专业等资料进行搜集,并分类整理,如有精力还可以制定几种方案供孩子参考。
需要家长帮忙搜集的资料首先是与高考相关的各种政策性信息,如招生条例、录取体制、投档原则、体检要求、照顾政策及填报志愿细则等;其次了解本省招生计划和录取比例,如今年考生总数是多少,各类考生分别是多少,较往年有什么变化,省内和省外院校在本省共招多少人;再次是院校录取信息,比如本省(区、市)近两年文、理科重点、本科、专科最低控制线是多少,自己拟报的学校和专业近两年录取的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高分学生都选择了哪些专业,分数段较低院校造成低分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直比较低还是忽高忽低等。这类资料多,家长在搜集过程中要注意分门别类,免得临到用时却难找到。
家长还可以搜集考生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信息。大学信息包括了解院校沿革和归属、师资情况和《招生章程》,专业信息包括所报专业学什么,有哪些主干课程,该专业将来趋向如何,发展前景如何,专业师资如何,有无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专业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等。
- 2012-06-26福建省高考文理状元揭晓 泉州五中下“双蛋黄”
- 2012-06-18高考阅卷点24小时录像监控 作文分差控制值最严
- 2012-06-13晋江荆山学子高考归来 教学班或完成"历史使命"
- 2012-06-11福建省高考成绩预计6月24日可查 23日外语口试
- 2012-06-10石狮网友晒高考记忆 高考期间曾经的那些人与事
- 2012-06-10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 这些瞬间触动你我(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