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三农 > 正文

一根竹养活一村人 德化集约化经营盘活竹林经济

qz.fjsen.com 2012-07-18 16:1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技术人员与德化县雷峰镇溪美村村民在探讨毛竹“高效培育经”。

“几年前,山上的毛竹林大多荒废,而现在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养活一整村人。尤其是集约化经营后,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300元到现在的2000元,短短几年翻了好几番。”指着眼前一大片翠绿的竹林,德化县雷峰镇溪美村党支书张贵帆与记者分享了这份山林“红利”。

不只在溪美村,“以竹致富”的观念在德化全县渐成共识。近日,记者驱车行走在德化的大山深处,随处可见绿竹婆娑。据德化林业局局长连硕卿介绍,该县竹林分布面积达50.5万亩,以毛竹居多,是泉州市毛竹的主要产区。但其中经营较好的毛竹林面积仅为23.8万亩,每年生产商品毛竹260万根,整个竹业年产值不足两亿元。按照规划,将深挖竹材资源,至2020年全县毛竹立竹量达6300万株,竹业总产值将在15亿元以上,使竹业经济成为德化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 王美金 文/图

“联营”模式 农民得收益大头

“以前毛竹只有茶杯般大小,一根只能卖两三元,现在普遍能长到碗口大小,价格也跟着提高了四五倍,今年10寸胸围的毛竹每根可卖到18元钱,新鲜笋每斤2—3元,笋干则每斤40元到50元不等,竹农积极性比以前大有提高。”张贵帆介绍,目前溪美村竹林面积约2000亩,仅竹林一项,人均年收入能够达到2000元,而这一切要归功于“联营”模式。

“这其实是一种股份合作、有偿经营的形式,农民只要出山地,运营机构出资金、技术,收成‘三七开’,农民得收益大头。”据德化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成立专门的运营机构,结合林业部门的技术力量,与各村联办示范基地。特别是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所有权明晰,短短几年内,现代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联营模式,已经创办了包括溪美村在内的毛竹股份合作林场12个,经营面积达2.6万亩。”该人士介绍,经营集约度提高,毛竹的质量也有了显著变化。据了解,该县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毛竹王”评选活动上,一竹农两年时间里,就养出了胸围56.86厘米的毛竹,捧得金奖。

精细管理 坚持“科技兴竹”

“林农以前总以为竹子栽下后无需管理,完全‘靠天收’。但现在大家都明白,山要当田耕,竹要当菜种。”雷锋镇林业站站长程文珠向记者介绍了毛竹“高效培育经”:现在一片稍加护理的毛竹,每年一亩收入800元左右。但是要进一步提高收益,就必须要做到留笋养竹、抚育管理、合理采伐、注重病虫害防治、开设竹山便道等等。比如,除了每年锄草一次,更为重要的是每隔四年要深翻一次,深度一般掌握在20—30厘米。

“今年,德化县被列入福建省10个现代化农业(竹叶)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之一。项目建设总投资将达到81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也主要将用于提高竹林产量和效益。”该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竹林配方施肥投资就高达703.3万元左右,项目建设地点将覆盖5个乡镇22个村。

“以后给毛竹施肥,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细管理,跟人一样,身体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一株竹苗一次只需要5厘米的营养液,更方便竹农经营。”据介绍,按照项目内容,德化还将组织技术人员以及农民技术人员开展20多期竹业技术培训。

加大投入 争取平均亩产值翻番

无论是“联营”模式,还是科技兴竹,记者发现,这些均离不开政府方面的大力推动。据了解,近些年,《关于大力发展竹业生产的决定》、《护笋养竹公告》、《关于加快低产毛竹林改造步伐的工作意见》等政府引导政策相继出炉,德化掀起了竹林复垦、造林育林的热潮。目前,拥有竹林5万亩以上的乡镇达4个,拥有3万—5万亩的乡镇有4个。立竹度由平均每亩120株提高到163株,立竹平均胸径从6.8厘米提高到8.7厘米,丰产结构初具雏形。

“下一步,还要着力提高亩产效益。”德化县林业局局长连硕卿透露,借此次被列入省级资金扶持项目县的契机,县级财政将整合各类资金476万元支持竹业生产。通过项目带动,德化县将建成11165亩高产竹林基地,竹林单位面积竹材、竹笋产量平均增长50%以上,预计平均亩产值将从现在的800元提高到1550元以上,直接增加竹农收入。

眼光出市场

村民收入增加,溪美村依靠的是盘活竹林经济。

溪美村村民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幸运。在我市,仍有大量山村的资源被闲置。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要把人真正“养”好,却并不是易事。有些农民一辈子务农,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有时多少有些无奈和无助。

靠山吃山,溪美村对竹林有序开发。没有钱投资,没有种植技术,产品没有销路,这些担心在这里都是多余的。引进股份合作,统一规划统一筹措资金,集中连片开发;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项目;生产以需求为导向,牵线搭桥,企业集中收购……带动农民致富,溪美村做了一些尝试。

什么是资源,哪里出效益?眼光不同,出路就不同。溪美村或许会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美金)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