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军事海防部署 明代海防图暗藏四大玄机
玄机一
两座城门更名
印证德济门熊熊火光
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泉州府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倭寇再度犯境。
从当年春开始,早前被戚继光和俞大猷多次击退的倭寇,重新纠集力量(时称“新倭”),进犯浙江温州、台州诸府,其中乐清、临海、象山等地受害最为严重。至同年四月初四,新倭自浙江温、台等府窜入福建福州、兴化、泉州,皆登岸焚掠而去。1558年4月19日,新倭攻陷福清县,抓走知县叶宗文,劫库狱,杀害男女一千余人,焚毁官民廨舍无数。
而据万历《泉州府志·卷之四·规制志上·地池》记载,那年“倭寇煽乱,久益猖獗,拥众直抵城下。昼夜戒严,百姓走入城中,城门闭数日不开以为常。是年,德济门灾,守熊汝达重建之,改通淮门曰迎春门,南熏门曰通津,余仍旧名”,即在1558年,守卫泉州的知府熊汝达在德济门发生火灾后,重建了这座城门,并且将通淮门改名为迎春门,南熏门(水门)改为通津门,其他各门仍旧保留原名。
在《泉州府图说》中的泉州府地图上,我们恰恰找到了这样的变化,即通淮门和南熏门已经更名为迎春门和通津门,市考古学者刘志成先生称,“这份图说应该是成型于明嘉靖三十七年之后,图上的标注正好与史书相印证”。
但是,这张“泉州府图”标注的迎春门位置却引起了市海交馆原馆长王连茂、市史学专家吴幼雄和刘志成的共同质疑,与《泉州府志》所标方位不同,图上标的迎春门“位置略有偏差,应向西南方矫正”。但考虑到古代绘图技术的缺陷,这点“误差”倒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不过,另外在“晋江县图”与“祥芝巡司图”,城隍庙、房平仓、法石澚、鹧鸪澚等的位置标注却偏离较大,令人颇为吃惊,“画图人似乎对这几个地方的位置把握不太准确”。
玄机二
明朝地图
为何有“清军馆”?
《泉州府图说》的图注中有两个机构一度让专家们捉摸难定,一处是“清军馆”,一处是“兴泉道”。有部分专家认为,这两处机构应该是清代才有,不应也不会出现在明朝的地图册中。不过,随着史书的翻阅,我们还是在《泉州府志》、《晋江县志》、《中国历史大辞典》等书中找到这两处机构始于明朝的证据。
刘志成在翻阅明万历《泉州府志·卷之四·规制志上·行署》时发现记载:“清军馆在集贤铺文庙北,后改为兴泉道,馆徙察院西,即旧参戎府,督粮馆在清军馆西”、“兴泉道在泉州卫右察院之左,即宋观察推官厅。元初改为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为肃政廉访司。至正十年,监郡偰玉立修。明洪武八年,改按察分司。二十四年,分司移卫东,改漳泉道。二十九年,改福宁道。嘉靖三年,以山寇窃发,特勅兼整兵备徙镇于泉守高越,即正堂西,置吏舍,增构后堂。三十八年,倭入寇,郡邑多事乃分福宁道备兵福州,驻省城。改本道为兴泉道,备兵兴泉。”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十三·公署志》载:“清军馆,在府治东南,儒学北,同知厅政所也。旧为布政分司。成化十二年改为公馆,旁有羡地,居民侵焉。嘉靖四十五年,知府万庆复之。后徙厅于察院西,移兴泉道署于此。国朝乾隆四年,改为督学试院。”
从史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兴泉道其实是为抵御倭寇而设的机构。而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对“清军”的解释是“明官府对军伍之清理。因军士逃亡、病故或脱漏隐蔽,致军伍缺耗。宣德年间,制定有关清理条例……各司、府、州、县亦设官主持其事”。“清军馆”实是各府设立的军伍清理的机构。
- 2012-08-02明末泉州府海防图在美国被发现 情况记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