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民间艺术瑰宝 永春纸织画传承呼唤新思路
【经营纸织画】
道路坎坷的财富路
如今,周文虎的儿子、儿媳、女儿都是纸织画能手,堪称“纸织画工艺之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在经营市场的道路上,当初却步履维艰。
1983年的一天,为了生计,周文虎和大儿子周梅森带着一幅4尺大小的纸织画作品去厦门卖。他们到每一家工艺店询问,却少有人“识货”。终于在一家工艺店里,碰上了两个客人,一个来自台湾,一个来自新加坡。两人看到他们带的纸织画,如获至宝,抢着要买。工艺店老板见此情形,急忙花80元钱买下,并给了周文虎父子500元定金,让他们2个月内再拿来10幅。
“高兴得要命,赶紧拿着钱跑回家。”这是他们当时的第一反应,580元钱实在是笔巨款。当父子二人从工艺店出来时,那个新加坡客人也跟了出来,说要请他们吃饭,但他们拒绝了。“当时根本不懂得这是做生意的机会。”周文虎遗憾地说。只懂生产不懂销售、只懂艺术不懂市场的他们,就这样错过了一次和外商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
此后,那个台湾客人连续通过工艺店买他们的纸织画。然而好景不长,3年后,那家工艺店因老板个人原因关门停业。此后,便与台湾客商失去了联系。
如今,纸织画销售仍没有固定的渠道。在一些媒体的宣传下,周文虎的纸织画小有名气。“外国友人来永春时,县领导把人带到我这儿。”这是周家纸织画的一大销路。有时候会参加义卖,2006年拍卖了两幅代表作品,“一幅《老虎图》和一幅《六子登科图》,2幅卖1万元,给我颁发了一个关爱残疾人的证书”。
有人来买纸织画,就有些收入;没人来买也无计可施。这种“看天吃饭”的销售方式,让周文虎一家在纸织画的市场经营上陷入困境。
【传承纸织画】
力不从心的无奈
周文虎深知,“学的人少,技艺就要失传”。他不仅把技艺传给子嗣,还开过一个13人的纸织画学习班。但也许是看不到从事纸织画行业的前途,学徒们纷纷中途放弃。“除了2名女孩,其余11人都参军去了。”
为了能把纸织画艺术发扬光大,周文虎父子在1996年向永春县政府申请了6亩地建设纸织画专业学校。周文虎告诉记者,原本已经批准了,但10多年过去了,这6亩地还是没有拨给他们。“我们是搞艺术的,其他的也不懂得操作。”周梅森无奈地说。
如今,在“非遗进校园”的政策号召下,周文虎和周梅森定期到永春侨中、二中、仓满幼儿园等学校开展纸织画的技艺制作讲座,让孩子们认识纸织画,学习纸织画制作。“每个学校都有纸织画工作室,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这让周文虎看到了纸织画发扬光大的希望。“孩子们都很喜欢纸织画,很多会做小幅的了。”周文虎感到些许欣慰。
周文虎告诉记者,永春县作为纸织画之乡,目前只有他一家是全家人都在从事纸织画工艺,其他还有几家,但发展得都不太好。这让我们不禁感慨:纸织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不应只是一家人或几家人的事,而应是大家的事。传承纸织画,亟须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化发展的新思路。
- 2012-06-01今年如何过"六一"? 到泉州锦绣庄免费体验非遗
- 2012-04-06永春纸织画传人周梅森:现实版的“画壁”高手
- 2011-07-28即将消失的技艺——永春纸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