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理工将申办本科 吴滨如:围城里的教育人生
回乡掌舵 民办学校,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作为一名学业有成的女“少帅”,吴滨如给这所“摸着石头过河”的民办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超前办学思路。
财务管理、人事制度,再到招生工作,就业辅导,吴滨如逐渐熟悉办学流程,也步步规划着发展蓝图。
“民办学校,要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根据吴滨如的预算,在校生数要到4500人以上,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招生,无疑是重中之重;就业,则是招生的方向标。吴滨如从专业结构、资源管理、校企合作、双证教育、职业素养方面,都做了完善的规划,她希望,“毕业生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为了加强教育素养,吴滨如还考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给教育的蓝图,多一个理论指导”。
“做学校就和盖房子一样,能够看到每天都有一点一点的进步,都会感到很欣慰,所以辛苦一点都没关系。”学院地处闹市,地少人多,成为继续发展的桎梏,为了寻找一片办学热土,吴滨如辗转南安、惠安、晋江、石狮等地,最终,选定晋江内坑。吴滨如说,选定内坑,是因为该地土地资源充足,接壤沈海高速公路,毗邻高铁站、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晋江市品牌工业园区。
2009年,内坑校区开工建设;2011年,就有1100多名新生入驻。到今年,晋江内坑校区已有2000多名在校生。在吴滨如的规划里,学校以后将逐渐转移到晋江校区;泉州校区则作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教学试验基地。
在学生面前,吴滨如是个良师。由于年龄都属“80后”,吴滨如很容易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在她的管理下,泉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就在不久前,学院还开展了微电影节并举行公映仪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吴滨如来说,学校就像一个围城,从小就在城里生活,长大后却想飞出城外;游历后再回城工作,却发现再也离不开了。
- 2012-09-03泉州理工学院国家级实训基地 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 2012-06-19泉州理工学院:实行“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
- 2012-05-30泉州理工学院招生2550人 扩大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 2011-09-08泉州理工学院搬新家 2000余师生入驻晋江内坑校区
- 2011-06-20泉州理工学院今年首次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