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黑蓝到“我型我秀” 泉州百姓服装变奏曲
昔日千篇一律 今朝个性绚丽
1979年春节合影。4个口袋的衣服是那个时代最常见的。(陈荣玉 摄)
改革开放前,“蓝灰黑”曾是泉州服装的主打色调。改革开放后,青年小伙、姑娘穿着统一颜色和款式的服装成为潮流。如今街头,美女帅哥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个性装束取代了过去单一整齐的着装原则。
时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特点:朴素单调 衣服大多自己做
那个年代,泉州服装的颜色是呆滞沉闷的黑、灰、蓝,款式是几十年一贯制的“中山装”。
家住金山小区的退休职工张大爷说,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设掀起高潮,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穿着朴素是时尚。加上物资相对匮乏,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自己或托人做,很少买成衣。过年扯块布做一身衣服,就够孩子乐上好几个月了。
今年55岁的泉州市人文社科学者朱学群说,那时在农村,很多人将进口化肥的袋子做成衣裤来穿,在路上,会看到有的人衣服后面有“尿素”、“化肥”字样。
时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颜色灰黑蓝 军装最受宠
家住市区田安路和昌花苑的张加泓,上世纪70年代到泉州手绢厂上班。他说,那时候,大家穿的最多就是工作装,过节时穿件中山装,没有什么其他款式的衣服,黑、灰、蓝是当时最流行的色彩。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年轻人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背个草绿色书包,在当时来说可以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真实的写照。西街阮先生排行老六,父亲在国营木材厂上班,经济条件不好,能吃饱已很不容易,穿的根本无法讲究。“当时的衣服可是‘传家宝’,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一茬接一茬,不分男女,穿烂了打上补丁接着穿。”回忆往事,阮先生不觉得苦涩:“大家穿衣半斤八两,谁也不会笑话谁。”
相关新闻
- 2012-10-23石狮在上海召开座谈会 纺织服装是名片和未来
- 2012-10-22天气渐凉 石狮服装企业备足材料开足马力赶生产
- 2012-10-19石狮6家服装企业将进京舞秀 展现闽派服饰设计
- 2012-10-17石狮第三季度出口服装2.74亿美元 形势仍严峻
- 2012-10-17石狮6企业跻身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 2012-10-17泉州快时尚女装崛起 集体扩张遇“快速”挑战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