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敢拼到巧拼 泉州民企军团练内功急流勇进
打通筋脉
精细管理学会巧拼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潮下,泉州民企渐渐意识到,除了掌握设备、技术、资金、市场等经营资源外,如何获得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作用的生产方式、组织能力、管理技术,是推动企业飞跃的关键。精细化管理进入了泉州企业的视线,由创业之初的“敢拼”到资本时代的“巧拼”,几年时间里,民企的管理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全周期时间管理,到“二八”工作法则,引进“外脑”美国汤姆斯公司推行管理变革的6年时间里,恒安的经营规模增长了7倍,利润率增长了6倍多。受益匪浅的恒安并没有止步,继续推行二次管理变革,推行生产系统的标准化作业。“企业要依靠管理创新提高竞争力,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恒安集团CEO许连捷道出了泉州民营企业的心得。
的确,曾以“家族式管理”为特色的泉州民企纷纷自发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努力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竞争力。许多企业抓住国内同行业重新洗牌,技术管理人才流动加快的时机,南下北上“招贤纳士”;类似恒安集团建设“恒安管理学院”,打造提升自己管理团队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市委、市政府则持续开展“送管理进企业”活动,建立“企业管理专家顾问团”,举办管理咨询对接活动、公益性管理提升等培训,引导广大民企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精细管理,挖掘潜力,实现质的飞跃。
广借外力
竞相上市破茧成蝶
泉州企业上市的热情有多高涨,通过一个案例就能看出。目前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监管市场挂牌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13家,其中泉州企业占到半壁江山,今年年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有三家晋江企业在德国上市。
“远赴欧洲上市目的在于树立公司品牌,打开国际市场。”一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坦言,在境外上市对提升公司形象、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作用。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大批民企通过上市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截至目前,泉州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已经从2007年的30家增长到76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首位。
上市融资,玩转资本市场是近年来泉州政企联袂演出的一台发展大戏。2010年,启动实施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采取财政直接奖励、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促进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通过改制上市,恒安集团仅用8年的时间,让销售额从10亿元飙升到100亿元以上;七匹狼集团仅用5年的时间,销售额从6亿元增长到60亿元以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上市企业数量可观外,泉州还有另一张体现质量的靓丽成绩单。融资额是衡量一个地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去年我市14家公司IPO总融资93亿元,比2010年的56亿元多了37亿元,增加67%;去年全省IPO融资210亿元,泉州占44%,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