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 一个技工眼中的机械设备业蜕变
安全提升:“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
刚进厂时,刘忠义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好手。“当年没有专用辅助工具,全部为手工制作,既考验技术又耗体能。”刘忠义说,“比如原来零配件清洗需要人工用汽油或柴油擦洗。汽油属易燃物,有一定安全隐患;锁螺丝要工人用扳手一个一个地旋好,效率低下。”
之后,工厂引进先进设备,“机械手”代替人工制作。“2004年购买清洗机后,原本人工8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清洗量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且几乎没有危险性;用风炮机锁螺丝2秒钟能旋好1个,既快又牢固。”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属公司2009年从美国引进的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机器集3台不同功能的机械于1台。原来3台机器要3人操作,且产品在不同机器的装卸、转移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现在1人操作2台机器,实现多流程一体化,误差减少,精度提升。”
16年间,刘忠义从一个技术精湛的工人成长为可以操作高端设备的技师,同时,他也目睹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兄弟企业在设备更新上的变化。比如,金天梭纺织机械拥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CNC加工设备及配套设备,采用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和严格的品质检验管理制度,确保了零部件的统一及互换精度。
人员培训:从手把手教到多媒体教学
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一线工人的技术也要紧步跟上。刘忠义回忆起10多年前,技工培训都是靠师傅手把手教,必须花很长时间才能熟悉所有工序。“现在则不同,新人进厂集中培训1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然后再进行现场教学。流水线作业后,工人专攻某一项技术,上手快还不容易出错。”
此外,很多企业为了更便于员工学习,已经或开始考虑引入3D培训系统。利用3D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展现现实场景,为员工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在三维立体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练、考”各阶段的培训后,再结合实际操作,效果十分明显。
同时,在安全作业方面,员工也有了更多认识。“原来下班扫扫地就关门走人。2003年工厂开始与国际化管理接轨,邀请专业讲师到工厂给我们培训,持续了1年多,之后每年都会不定期开展培训。”现在下班时清理现场,对产品进行归类摆放,排查电线等安全隐患,已经成了刘忠义的习惯。每天开早会和晚会,强调安全防患的重要性,持续下来,人为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大大减少。
收入增长:工资涨了8倍
进厂1年后,刘忠义把在重庆老家的妻子也接了过来。据他回忆,刚进厂时,宿舍是铁皮房,每个房间用纸皮隔着,床是铁架子加2块木板,更不用提有“夫妻间”。每个月基本工资240元,算上加班工资也不超过500元。
而如今,企业在发展,产业在壮大,工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普通员工每4人一间宿舍,另外还设置了夫妻间。每个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等电器也一应俱全。”工资方面,他说,到2000年时基本工资翻了1倍,普通员工每月可以拿到900多元。现在,普通员工能拿到2000元以上,如果从计时工转为技术活的计件工,工资可以升至3000元以上,老员工则能拿到4000元以上。如今五十多岁的刘忠义打算等儿子成家时,回重庆老家买套房子。“两三年才回老家一次,这里相当于第二个家了。”刘忠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