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博物馆——保护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
泉州南音博物馆里的南音表演雕像
东南网-石狮日报11月17日讯(记者 范佳平 洪亚男)每个夜晚,在泉州路边都会搭起一座座简易的小舞台,演员在这里粉墨登场。舞台中间站着一位年轻的小生,手持云板,通身白衣,素雅俊逸。左右各坐两人,左手的一男一女,男的弹三弦,女的拨琵琶,右手的一女一男,女的拉二弦,男的吹洞箫。如凄如诉的南音,让观众心甘情愿地坐在台下一条条木凳上。棚外是喧嚣的车流,舞台旁是老式的放映机,白色的光照亮黑夜中的尘土。这就是泉州南音!
建陈列馆保护南音
泉州南音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 在国外,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由于它保存着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因此成为极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
为进一步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这份文化遗产,20世纪90年代泉州开始筹建泉州南音戏曲艺术陈列馆。泉州南音南戏陈列馆位于泉州市博物馆, 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馆藏有3000余件与南音有关的文物。通过文献、图片资料及复原景观、文字的形式,展出包括南音、梨园戏、傀儡戏、高甲戏、打城戏及掌中木偶戏等戏曲的历史及现状。
一进陈列馆首先是南音的展区。从中人们可以了解南音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形成。
泉州南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它以中原音乐文化为主轴,与外来多种文化及古闽越文化、当地民歌兼容并蓄、交融发展而来。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体系。它又与江南丝竹、广东粤曲同为我国最主要的民间音乐。展区内有南音艺人手抄的曲谱,南音主要的演奏乐器、演出的形式及渊源,南音发展史及对外的传播史,南音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现状。
南音成文化交流纽带
从唐代起,泉州海外交通就十分发达,移民现象普遍。移民的闽南人,必带华夏音乐之珍品——南音,在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区,南音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在祖国宝岛台湾,闽南话的优势使得南音受到广泛喜爱,民间南音社团达70多个。跟随着闽南华侨的足迹,南音更流传到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世代传唱,生生不息,形成一个约5000万讲闽南话人口区域的南音文化圈,南音也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南音那深情、悠久的旋律与具有清商乐的“古士君子之遗风”最能勾起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他们在异国他乡以曲会友,不分贫富贵贱地在一起共同切磋南音技艺。
- 2012-11-12参加2012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 南音备受瞩目
- 2012-11-09刘兰芳:泉州人有福听南音 千年雅乐传唱幸福歌
- 2012-10-19历时三年打造 首张中小学南音音像教材出炉
- 2012-09-17刘兰芳:希望泉州培养高水准艺术家传承南音
- 2012-09-16第七届牡丹奖颁奖晚会南京举行 李白燕获表演奖
- 2012-08-25泉州南音名角首获“牡丹奖” 李白燕夺表演奖
- 2012-04-15十八年抢救泉州南音资料 突围“人亡艺绝”困境
- 2012-02-09"泉州之声"频频唱响国际舞台 彰显闽南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