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释放地 产能群回归
晋江经济开发区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惊喜。图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一区九园引领产城互动 两年多新征3万多亩地
催动晋江“城长”的土地“加法”,要从2009年8月说起。
当时,晋江经济开发区经过十多年运作,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入驻的数百家企业瓜分殆尽,而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规模企业,迸发出潮水般的“圈地”扩张欲望。与此同时,晋江各地还散落着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印刷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基地,行政区划、人力、物力、权限等造成的割据局面,使土地征用举步维艰,也影响了这些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庞大的拓区运动开始酝酿。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全市部分可供成片开发的土地纳入晋江经济开发区,实行资源整合,统筹开发。
如今,开发区规划面积已从25平方公里扩展到98平方公里,在原有的五里、安东两个园区基础上,增拓了东石园、英林园、新塘园、深沪园、安海园、金井园、磁灶园,形成了“一区九园、一园一品”的格局,累计征收土地3万多亩,使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得以落地建设。
打破“领土”框架 联合开发促“三变”
机制体制不灵,再好的“机器”也会“转”得气喘吁吁。20年前,刚刚撤县设市的晋江,于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的改革浪潮中起航;20年间,“晋江经验”孕育而生,机制体制的创新功不可没;20年后的今天,关于机制体制的蓬勃创造力,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同样适用。
以前,晋江经济开发区的“领土”不断向安海、永和等镇延伸,镇里虽负责征地,税收却算在开发区账上,难免让人提不起劲。2009年8月份,围绕拓区发展,晋江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晋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晋江经济开发区运行机制实施意见》两份文件,给出了统筹开发区的积极信号。调整后的开发区将“以地生财、以地养区”,通过盘活土地积累资金,引入与所在镇街合作机制,同时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形成多元投入的运营模式,从而实现了三个转变:镇、街道由原来的被动征迁,向现在的主动寻求联合开发转变;由原来的单一依靠财政投入,向现在的多元化投资转变;由原来的政企合一,向现在的企业化运作转变。去年9月份,为进一步优化晋江市各区域发展建设指挥部所辖园区的运行工作,一纸《晋江市各区域发展建设指挥部所辖园区运行规则》,使得“属地管理,镇区互动,充分授权,责利相应”的原则成为园区发展的“润滑剂”。
园区的发展,还受益于招商机制的创举。2011年1月,晋江市投资促进局成立,这一强化招商选资、加速产业提升的具体举措,有效提升了晋江招商选资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了晋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跃升发展。
同样的创造魄力,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闯越宽——“项目落实年”里,快速响应制度和一线推进制度,令各项目调度组在收到项目主管单位提交的问题协调请求后,迅速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协调意见;改制上市潮中,形成“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的产权、账证等遗留问题迎刃而解……摆脱了条条框框、固定思维的束缚,晋江“二次创业”的起跑线上,迈得一身轻松。